《怪物彈珠》停運,本地化運營有多難?


日本游戲開發商Mixi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4~6月)財務報告顯示,《怪物彈珠》的總銷售額達到了470億日元(約25億元人民幣),而國內方面騰訊卻宣布《怪物彈珠》國服將在10月19日正式停止運營。雖然這不是第一款在國內折戟沉沙的日產手游,但日本第一的手游在國服停運絕不僅僅只是水土不服那么簡單。
自從盛大代理《擴散性百萬亞瑟王》一炮而紅之后,最近中國刮起了一陣日系手游的代理狂潮。僅盛大一家就一口氣拿下了《鎖鏈戰記》、《Love!live!》和《圖拼三國志》等產品,而另外一大手游運營商騰訊也不甘示弱,拿下了《怪物彈珠》和《智龍迷城》等名作。但是一邊是日系手游成了許多手游運營商眼中的香餑餑,另外一邊則是市場對于這些日系手游卻并不買賬。除了一開始的《擴散性百萬亞瑟王》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產品都活得并不滋潤(即便是《擴散性百萬亞瑟王》如今話題度也是直線下降,甚至在日本已經停服)。
而面對市場對于日系手游的不認可,有些運營商捏著鼻子認了,反正代理協議還沒到期,能賺一筆是一筆,而像騰訊這樣的財大氣粗的企業,干脆就是停服停運,用“理念不同”四字搪塞過去,但這次《怪物彈珠》停運卻遠不止是“理念不同”這么簡單。《怪物彈珠》上線近一年的時間,給玩家玩的還是“刪檔內測”版,而且至今連新浪官方微博都沒有,想想這也是挺醉人的一件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此次《怪物彈珠》的停運,多多少還是與騰訊方面的不作為有關。
很多玩家可能還記憶猶新,當年盛大在推廣《擴散性百萬亞瑟王》的時候,將上海幾大地鐵站包場,讓人首次意識到手游營銷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人們對于手游營銷的態度一直就是“手游反正都短命,砸錢搞營銷估計還會虧本”的態度。而《擴散性百萬亞瑟王》的熱賣讓業內對于手游營銷態度陡變。
時至今年,國內手游競爭已經進入刺刀白刃的互搏態勢,各大游戲廠商手中的資源有限,只能有針對性的對一些市場反響不錯的手游進行重點推廣。在《怪物彈珠》上線前期,有傳聞說因內測數據沒能達到預期,所以它在騰訊內部的評級降低了不少,于是導致推廣費用和資源的削減。雖然這只是道聽途說,但《怪物彈珠》和《我叫MT2》推廣檔期的撞車卻是事實。于是乎,更多的資源自然給了在國內名聲更大的MT。再加上這款游戲在玩法上與當時的國內主流重度游戲相差甚遠,上手難度又高,初期的留存率自然成了游戲的硬傷,這也導致了游戲愈發的不受重視。
關于《怪物彈珠》在國內的運營,那只能說是騰訊根本就沒上心。從年初上架開始,游戲雖然變著法兒的給玩家們送福利,但游戲內的核心玩法卻一直被玩家詬病。活動副本刷新時間太長,體力滿了卻沒有副本可刷,甚至出現了玩家想在游戲中花錢都沒處花的窘境。以上或許還能說是運營策略失誤,那么2月12號的“黃曉煙事件”就是一次游戲運營的大事故。2月10號,《怪物彈珠》官網與公眾號放出消息,聲稱將在游戲中加入5星彈珠“黃曉煙”,并且玩家可以在2月12號時使用友情點數(游戲中的獎勵貨幣)抽取得到。不料到了12號,預期的活動并沒有到來。很多玩家抽光友情點后,發現蛋池里壓根沒有黃曉煙,一時間貼吧和其他社區被抗議刷屏。對此騰訊官方直到13日下午才放出延期公告,也沒有對之前出現的錯誤公告進行解釋,更沒有給于玩家補償,可想而知這些玩家對國服的運營多么絕望。
《怪物彈珠》在4月底曾經還出現了一個大BUG,在相當長時間內,Android用戶只能抱iOS用戶大腿來創建房間,而這種大BUG竟然在一個月之后官方才將其予以修復,期間未見任何聲明和公告。這其中除了因為《怪物彈珠》收入遠不如騰訊預期,已經從親兒子轉職為了討債鬼之外,未必和與日方溝通不暢沒有關系。
回顧國服《怪物彈珠》這近一年的運營,總感覺游戲的運營團隊像是吃錯了藥:項目組仿佛與世隔絕,一直在冷漠地運營著這款游戲,一切都是例行公事,官網和公眾號都像走過場。無論玩家怎么吵,也無論玩家下意識地認為運營在使壞—依然不會對任何質疑發出回應,不做任何危機公關,這也絕不像騰訊代理游戲的尋常做派。或許騰訊覺得這款游戲受到日方的限制太多,本地化運營權限過低,不愿再投入過多資源進行運營維護。又或許騰訊覺得彈珠類手游實在不符合國內游戲環境,與其讓《怪物彈珠》半死不活,不如直接停運,騰出更多資源為下半年的新游服務。
目前《怪物彈珠》已經關閉了激活通道,說什么都已經太晚了,停服已是板上釘釘。關服到底是因為騰訊還是日本版權方,誰都說不清楚,但唯一苦了的還是《怪物彈珠》的玩家們。
結束語
騰訊最近停運了旗下一大批的手游,看來過于龐大的體量讓騰訊也有些吃不消了,得砍掉一些虧本的游戲,讓自己輕松一些,而首當其沖就是這些難伺候的日系手游。可在騰訊手游上還有《天天智龍》這款日系手游大作,它又將何去何從?接下來騰訊是要冷藏手上的日系手游,還是專攻本土游戲,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