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陽朔圖Sven
讓利開發商,渠道為何自降身段?

最近在小米互娛媒體溝通會上,小米互娛副總裁詹旭敏表示,小米平板手機游戲和電視游戲聯運渠道分成將從50%降低至30%,開發者分成將提高至70%。國內的手游渠道正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渠道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想要活下去手上沒好貨可不行。
小米互娛最近發布數據稱,小米游戲中心2015年上半年下載量為6.67億次,同比增長159%,環比增長35%。同時,上半年給游戲開發者分成的總金額達到了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環比增長47%。對比2014年全年小米給游戲開發者的分成也不過是6億元人民幣,今年小米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分成。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結合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渠道返利事件看,小米互娛給出的這份數據還有待考證。
根據騰訊近期調查數據顯示,在年齡為20~39歲的游戲用戶主力群體中,一半以上的用戶認為自己的應用下載次數出現明顯下降。其中30~39歲用戶中認為下載次數減少的比例最多,20~29歲用戶稍微落后。反映到手游產品上就非常直觀了,以前大渠道首屏推薦位一天可以得到20萬次的自然下載量,但今年已經掉到了8~10萬次。從這份數據就可以得知,為何小米互娛要提高游戲開發者的分成比例。沒有好的手游產品來吸引用戶和提高下載率,渠道商也不得不自降身段,拿出更多利潤來吸引游戲開發商的精品手游了。
手游不比手機上的一些功能性應用,并不存在硬需求來促使用戶下載,手游玩家更多的是通過游戲廠商的宣傳以及IP效應等因素下載手游。在用戶下載需求減少的大趨勢下,要保證游戲產品得到充分的下載量變得更為困難。這也造成了渠道對老產品的依賴加深,收入榜和下載榜單的固化正是表象。但很明顯,老產品所提供的玩家下載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渠道商,特別是中小型渠道商更需要大量的新游來刺激玩家下載。但因為手游行業內的競爭加劇,多數發行商選擇將資源聚攏,只會發行和推廣手中少有的幾款S或是超S級手游,而其他的手游產品就被擱置了下來,自然渠道能拿到的手游產品就減少了。
渠道對于游戲開發商和發行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游戲的下載量和分成,為此一般S級以上的手游都會選擇與大型渠道合作。根據易觀智庫最新發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中國移動應用分發市場百度、騰訊和360已經穩穩包攬了84%的市場份額,中小型應用商店基本退出競爭。其中,百度系占42.2%,騰訊系22.6%,360系20%。小米作為國內最暢銷的手機廠商之一,自家的應用商店卻只能在16%的市場份額中艱難的分得一杯羹。為了能夠提高市場份額,就必須得拿到好的手游產品,想要拿到好的手游產品那就只能拿出更多的利潤吸引游戲開發商。這對于靠手機衍生服務賺錢的小米來說,無疑就是舍孩子套狼,但這也是小米的無奈之舉,畢竟誰都不想少了手游收入的這塊肥肉。
手游市場的天平正在向游戲開發商傾斜,手里握著強IP和精品手游產品的開發商成了香餑餑,渠道如今反倒得賠上笑臉“求”開發商拿產品給自己。
隨著用戶紅利的結束,整個行業的生存門檻正在日益抬高,創新產品和數據表現合格的新游戲缺口也在不斷加大。一款質量上乘的手游產品,無論是在發行商還是渠道,都會集中資源對其進行長期而穩健的推廣和運營。而從另一個方面看,市場的變化對于游戲產品要求也更加的嚴格了,開發商需要更專注于產品開發,但這有利于市場的良好發展與規范。
再者,游戲開發商獲得的流水分成提高,以后可能很少再能見到開發商在手游產品發行成功后,還會因為流水分成太低而活不下去的情況。在如今資本市場普遍不看好手游市場的情況下,既然都能靠游戲產品在競爭激烈的手游市場活下來,資本市場自然會注意到開發商,到時候與資方談融資也會更有故事可講。
手游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巨變,Android渠道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被用戶倒逼的危機,然而這確實是游戲開發商難得的一次機會—一次翻身做主人的機會。
結束語
渠道對于開發商態度的轉變,印證了手游市場的變化。游戲發行從最初的“開寶箱”,逐漸向精品化運營轉變,渠道對一款好的手游求賢若渴,而游戲開發商也獲得了更好的生存環境。手游市場正在趨于正規化,一次全行業的大洗牌正在進行,最后能活下來的都會是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