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長安 田紅
[摘要]旅游交通是旅游碳排放最主要的來源,對旅游交通碳排放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使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2000—2013年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結果表明,2000—2013年間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逐年上升,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總體呈下降趨勢,航空交通和公路交通是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主要來源,并提出從征收碳稅,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廣清潔能源,倡導綠色旅游等方面降低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旅游交通;碳排放;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F5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2-0052-03
[作者簡介]丁長安(1989-),男,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管理。
[通訊作者]田紅(1967-),女,山東濟寧人,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旅游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管理。
[基金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山東省旅游業低碳化發展機制與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13CJJJ01)。早在2000年,山東省就確定將旅游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近年來,山東省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的旅游大省和旅游強省,旅游業總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都已位居全國前列,旅游業在山東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越發凸顯。旅游業雖然先天具有低碳性,但其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碳排放問題也不容忽視。旅游碳排放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即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動,旅游交通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全球看約占旅游業碳排放總量的90%。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路建設具有通車里程長、通車密度高、路面等級高的特點,二級以上公路通車里程更是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近年來山東省其他交通運輸方式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航空、鐵路、水運相互連接的立體網絡和綜合運輸體系。鑒于山東省旅游業在全國的地位和旅游交通的快速發展,其迫切需要大力發展低碳化的旅游方式,而對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估算是探明其旅游業節能減排潛力的重要前提,提出旅游交通碳減排對策對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獻綜述
國內學者對旅游交通碳排放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近年來才逐漸增多。魏艷旭等(2012)[1]發現近三十年來我國旅游交通碳排放量中公路和民航的碳排放最多,旅游業較為發達的地區相對集中。肖瀟等(2012)[2]研究了不同景區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間結構,結果發現旅游平均距離偏低的景區碳排放結構最不均衡。竇銀娣等(2012)[3]基于生命評價理論,評估了衡山風景區旅游交通碳足跡,結果表明公路交通對景區的環境威脅最大。孫瑞紅等(2014)[4]采用碳排放系數法估算了九寨溝景區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得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97%來源于游客所乘觀光車輛的結論。綜上,國內外對旅游交通碳排放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家宏觀層面上和景區微觀層面上,對省域中觀層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以山東省為例,研究其旅游交通的碳排放問題能夠有效地彌補相關研究的不足,而對其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估算則能從直觀上把握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現狀,從而更好地為制定旅游業節能減排相關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準確計算旅游碳排放量比較困難,在既有的關于旅游碳排放量估算的研究中,主要有“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兩種?!白陨隙路ā奔粗苯庸浪阋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業碳排放量;而“自下而上法”則是以分析到達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數據入手,根據對旅游行為的分類統計,向上逐級統計各個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對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測度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法”的思路。具體的估算公式為:
Mt=ni=1Pi·Di·β1(1)
公式(1)中:Mt 為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Pi為選擇乘坐i類交通方式(航空、公路、鐵路、水運等)的旅游者人數;Di為旅游者乘坐i類交通方式的出行距離;βi為i類交通方式的CO2排放系數。其中,Pi·Di 為i類與旅游相關的交通方式的旅客運輸規模。
根據公式(1),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估算需要確定各類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系數、各種與旅游相關的交通方式的旅客運輸規模等參數。
各類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系數選用英國環保部門溫室氣體轉換手冊,其中公路為132g/pkm,航空為396g/pkm,鐵路為65g/pkm,其他交通方式為66g/pkm。
各種與旅游相關的交通方式的旅客運輸規模則用相應交通方式旅客周轉量的9%來表示。在發展中國家,每人每天大約出行6千米,其中與旅游休閑有關的出行占不到10%,即每人每天大約有06千米的出行是與旅游相關的。一般來說,某一區域的經濟水平越發達,其居民的出游意愿和出游幾率也就越高。山東省是我國的重要經濟強省和旅游大省,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全國各省份中名列前茅,以2013年為例,其旅游業收入占GDP的比重為948%,而當年我國旅游業收入占GDP的比重僅為518%,結合石培華(2011)[5]的研究結果,本文使用旅客周轉量的9%作為與旅游相關的旅客運輸規模,而計算所需的2000—2013年山東省旅客周轉量來自《山東統計年鑒》(2001—2014)。另外,由于居民旅游所選擇的出行方式多樣化,根據2009年《中國旅游城市網譽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我國有356%的游客選擇通過公路交通完成旅行,有327%的游客選擇鐵路交通,有25%的乘客選擇航空交通,而選擇自行車、水運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旅客約占67%,本文使用以上數據作為游客選擇各種交通方式出行的數據。用與旅游相關的旅客運輸規模乘以各種交通方式的出行比例即可得到相應的與旅游相關的各類交通方式的旅客運輸規模,具體的計算公式為:
S=V·Ri·009(2)
公式(2)中:V為旅客周轉量,Ri為游客中選擇i類交通方式出行的比例。endprint
三、計算結果與分析
查閱歷年《山東統計年鑒》獲得2000—2013年山東省旅客周轉量后,代入公式(2)即可得到與旅游相關的各類交通方式的旅客運輸規模,再根據公式(1),分別與相應的各種交通方式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數相乘后,即可得到相應的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再將各種旅游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進行加總處理,即可得到2000—2013年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然后除以各年相應的山東省游客總數之后,即可得到2000—2013年山東省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詳見表1。
表12000—2013年山東省各種
旅游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年份公路
(一)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
2000年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為0848Mt,2013年增至2924Mt,是2000年的345倍,年均增長999%。2000—2013年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2000—2003年和2010—2013年為緩慢增長階段,2004—2009年為快速增長階段。2000—2003年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長緩慢,2001年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長率為831%,2002年為818%,2003年旅游業由于受到“非典”事件的影響,山東省旅游業收入和接待游客總數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同步下降393%。2004—2009年,山東省旅游業發展迅速,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年增長率都在10個百分點以上。由于國務院在2009年提出要大力實施旅游節能節水減排工程,倡導低碳旅游方式,國家旅游局又在2010年進一步提出推進旅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山東省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響應國家號召,實施了旅游業節能減排政策,使得2010—2013年旅游交通碳排放增長較為緩慢,2013年僅增長332%,旅游業節能減排工作初見成效。
(二)山東省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從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來看,山東省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總體呈下降趨勢。進入21世紀以來,山東省旅游業無論是總體規模還是發展速度都位居全國前列,2000年山東省游客總數為7079萬人,2013年增長到54714萬人,是2000年的773倍,雖然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逐年上升,但山東省游客總數增長率總體上仍要大于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長率,這就使得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其中,2003年受“非典”事件影響山東省當年游客數量減少,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當年的游客人數增長率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這就使2003年和2008年山東省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出現短暫上升。
(三)航空交通和公路交通是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的主要來源
為消除個別年份的數據對總體結果的影響,以2000—2013年各種交通方式累積的碳排放量來看,可發現各種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碳排放占2737%,鐵路交通碳排放占1238%,航空交通碳排放占5767%,其他交通方式碳排放僅占258%;各種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碳排放的年平均增長率最大,航空交通次之,說明航空交通和公路交通是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這主要與山東省公路交通發達,航空運輸發展迅速有關。以2013年為例,山東省8家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884萬人次,同比增長134%,同時公路交通是山東省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其公路建設遍布城鄉,四通八達,截至2013年底,山東省已經初步完成了“五縱四橫一環八連”的高等級公路網建設規劃,形成了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環連相通的大通道。
四、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結論
通過對2000—2013年山東省旅游交通碳排放量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旅游交通碳排放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即2000—2003年和2010—2013年的緩慢增長階段,2004—2009年的快速增長階段。2除了2003年和2008年之外,山東省游客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均呈現下降趨勢。3旅游交通碳排放主要來源于航空交通和公路交通。
(二)對策建議
1山東省可以借鑒國際上對交通業征收碳稅的做法,適當提高燃油經濟標準,對燃油、天然氣等按含碳量的比例征收碳稅,通過經濟激勵手段推動替代燃料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以達到旅游交通節能減排的目的。
2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通過技術等手段降低航空旅游交通的碳排放。航空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通過優化航路、截彎取直縮短飛行距離、精確計算所需攜帶的能源量達到合理配載、盡量減少地面滑行、提高空管效率、推廣橋載設備、鼓勵使用生物燃料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航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
3在公路旅游交通減排方面,應積極研發與推廣清潔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加強汽車尾氣的治理。在機動車的保有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現狀下,應建立長期的補貼機制,優先發展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車、混合電動車等清潔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汽車。
4在景區內部交通方面,鼓勵乘客采取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等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游覽方式,應禁止私家車和出租車進入景區,以達到降低景區交通碳排放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魏艷旭,孫根年,馬麗君,李靜中國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區差異的初步估算[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6-84
[2]肖瀟,張捷,盧俊宇,鐘士恩,尹立杰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間結構與情景分析[J]生態學報,2012(23):7540-7548
[3]竇銀娣,劉云鵬,李伯華,劉沛林旅游風景區旅游交通系統碳足跡評估——以南岳衡山為例[J]生態學報,2012(17):5532-5541
[4]孫瑞紅,高峻,葉彬九寨溝景區交通碳排放與低碳路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7):143-148endprint
[5]石培華,吳普中國旅游業能源消耗與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學報,2011,66(2):235-243
Abstract:Tourist transport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ourism,it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study the problem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ourist transportation.Using “bottom-up” method, this paper estimate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 transport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2000 to 2013,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 transport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 transportation overall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ir traffic and road traffic is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 transportation,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carbon tax,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romoting the clean energy, advocating green travel in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t transport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tourist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Shandong province(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