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闡述國際貿易結算貨幣選擇理論研究現狀,新疆與中亞國家跨境貿易結算貨幣選擇情況,分析新疆與中亞國家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的制約因素,包括新疆本地企業缺乏對貨幣結算的選擇權、中亞國家對人民幣的持有意愿不強以及匯率存在不穩定性、石油等大宗商品貿易習慣采用美元結算,以此提出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對人民幣跨境結算的認識,提高人民幣在中亞國家的認可度,提升新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完善商業銀行清算體系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跨境貿易;結算幣種選擇;人民幣結算
[中圖分類號]F83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2-0103-03
[作者簡介]華默然(1991-),男,新疆烏魯木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金融。一、國際貿易結算貨幣選擇理論研究現狀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國際上開始對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展開深入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有:
美國經濟學家Mckinnon(1979)認為,發達國家的生產商因其生產的產品具有差異性,因此可壟斷產品的市場價格。由于要穩定本幣計價結算的利潤,出口商一般偏向于使用出口國貨幣作為結算貨幣。此外在貿易活動中,出口商較進口商處于有利地位,為了防止匯率風險,出口商大都使用本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
Grass man(1973)通過對瑞典和丹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貿易情況進行分析,深入研究了1968年兩國貿易中的計價貨幣,發現兩國在貿易活動中都傾向于使用出口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即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國貨幣往往被用作計價結算貨幣。
美國經濟學家Krugaman(1980)指出:一般而言,對于差異性不強且替代性較強的行業,出口商為了避免因匯率變動而引起價格波動,更傾向于與競爭者使用同種貨幣,并會采用行業中較為認可的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同時,在國際貿易結算中,某種貨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主導地位一旦被確立,就會出現慣性,而貿易商品的同質性越強,就越會采用那些具有規模效應的貨幣作為結算貨幣。
Giovannini(1988)認為,貿易結算貨幣的確定取決于廠商利潤對于匯率函數曲線的凹凸性,出口商選擇貿易結算貨幣時,匯率的不確定性起著決定性的導向作用。如果廠商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壟斷勢力,即需求對于價格的彈性不大,則出口商會傾向于用本幣計價以規避匯率風險。某個出口產業面對諸多競爭對手時,出口商傾向于使用同一種貨幣進行結算,在現實跨境貿易活動中通常會采用美元進行結算。
Tavlas(1991)認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選擇與出口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密切相關,出口產品的差異化程度越高,則國際貿易結算越傾向于采用出口國貨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大多選擇發達國家的貨幣進行結算;而在那些大宗均值商品市場上,信息傳遞的經濟性要求采用單一貨幣。
Hartmann(1998)認為,某種貨幣作為結算貨幣與其流通范圍及接受他的交易者的多少有關。國際貿易結算的雙方愿意接受某種貨幣作為計價貨幣,是因為這種貨幣也被其他人用來作為支付工具,接受該種貨幣的人越多,該貨幣的媒介交換功能就越強,交易適用范圍也就越大。
進入到21世紀,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研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Goldberg(2005)認為,當前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主導地位,不僅僅是因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影響力,還因為很多國家實行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尤其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結算時,如果結算貨幣是本國貨幣釘住的貨幣,可視為用本幣進行結算。
二、新疆與中亞國家跨境貿易結算幣種選擇情況
(一)一般貿易主要采用人民幣結算
近年來,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新疆一般貿易主要采用人民幣結算。從2005年中哈兩國簽署《中國人民銀行與哈薩克斯坦國際銀行關于邊境地區貿易銀行結算協議》開始,中國與中亞各國相繼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同時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周邊部分國家也簽訂了雙邊本幣結算協議,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般貿易人民幣結算。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世界第一大能源進口國,中國需要向中亞進口大量石油,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主要用于原油進口支付業務,占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總額的90%以上。
(二)邊境貿易主要采用美元結算
新疆的邊境貿易對象主要為中亞各國,美元成為最常用的結算幣種,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亞國家長期處于美元體系內,同時中亞各國外匯儲備豐富,美元在其國內可自由兌換,所以中亞客商更傾向于使用美元進行結算;另一方面,由于新疆的經濟實力不強,在中亞市場影響力不大,同時缺少優質產品,在貨幣選擇上缺乏話語權,這也間接導致美元成為新疆邊境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
(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發展迅速
新疆跨境人民幣業務自2010年6月啟動以來,取得了較快發展。2011年,新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約為180億元,2012年,實現550億元,同比增長了近3倍,其中經常項目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額達4916億元,資本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額為584億元,新疆貨物貿易進出口人民幣結算額占同期海關貨物進出口總額的31%,超出全國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其中,貨物貿易進口人民幣結算額4669億元,貨物貿易出口人民幣結算額247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了24倍和74倍。2012年新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躍居西部十省區第一位。2013年,新疆轄區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額為42526億元,占同期涉外收支總額的28%,其中,經常項目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額37198億元,資本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額5328億元。截至2014年7月底,新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累計達144356億元。
截至目前,新疆已經與哈薩克斯坦、美國等62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同時新疆積極與境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截至2013年10月底,周邊及中亞4國的商業銀行在新疆轄內銀行開立12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人民幣兌哈薩克斯坦貨幣堅戈實現現鈔掛牌交易,成為全國繼俄羅斯盧布之后,第二個實現現匯、現鈔雙掛牌的小幣種貨幣。endprint
三、新疆與中亞國家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新疆本地企業缺乏對結算貨幣的選擇權
Mckinnon指出,生產商因其生產的產品具有差異性,壟斷市場價格,同時為了穩定本幣計價結算的利潤,出口商一般偏向于使用出口國貨幣作為結算貨幣。從新疆進出口貿易結構來看,新疆出口的多為低附加值的輕工產品,此類商品不具有差異性,更不具備壟斷特性,削弱了新疆出口企業在結算貨幣選擇上的話語權。同時美國經濟學家Krugaman(1980)認為對于差異性不強且替代性較強的行業,出口商為了避免因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價格波動,更傾向于與競爭者使用同種貨幣,并會采用行業中較為認可的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這個觀點更能解釋為什么新疆的出口廠商不具備選擇結算貨幣的能力,新疆出口的產品面臨著來自國際市場上同類商品的激烈競爭,而在中亞各國,美元是被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貨幣,所以新疆出口的產品只能被動的與競爭廠商選擇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二)周邊國家對人民幣的持有意愿不強
Hartmann認為,某種貨幣作為結算貨幣與其流通范圍及接受他的交易者的多少有關。國際貿易結算的雙方愿意接受某種貨幣作為計價貨幣,是因為這種貨幣也被其他人用作支付工具,該觀點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新疆與中亞國家的貿易結算大多使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原因:我國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相比美元的可自由兌換,人民幣目前還未完全實現自由兌換,雖然人民幣也在向國際貨幣發力,但與美元仍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匯率市場化改革尚未完成,人民幣在中亞各國流通渠道有限,只能用于向中國進口結算,所以境外企業持有人民幣的意愿不強,人民幣在中亞國家的流通范圍小、接受程度不高,導致新疆與中亞國家貿易結算時大多使用美元進行結算。一直以來,中國與中亞各國跨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都是由政府間簽訂的雙邊本幣協議,而民間組織對于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持謹慎態度。
(三)中亞國家匯率穩定性差
Giovannini認為,貿易結算貨幣的確定取決于廠商利潤對于匯率函數曲線的凹凸性,出口商選擇貿易結算貨幣時,匯率的不確定性起著決定性作用。一直以來,美元作為新疆與中亞各國貿易結算的主要幣種,現在引進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有利于中國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但國外的企業會產生匯兌風險。雖然我國與中亞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本幣結算協議,但由于近年來新疆對外貿易一直保持順差,自中亞國家進口額大于出口額,由于中亞國家的貨幣與人民幣沒有基準匯率,而且大多為不可自由兌換貨幣,這樣就需利用美元進行套算,而這些國家的貨幣穩定性較差,進一步加大了匯率風險,所以雙邊企業更愿選擇直接用美元結算。
(四)能源等大宗商品貿易習慣于美元結算
中亞國家自然資源豐富,長期以來都是以出口能源為主,而在國際市場上,能源產品通常以美元結算,因此這些國家的美元儲備比較充裕,以美元結算更為便捷,從而更加減少了對人民幣的需求。Tavlas指出,在那些大宗均值商品市場上,信息傳遞的經濟性要求采用單一貨幣。而能源類的商品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習慣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雖然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主要用于原油進口支付業務,但結算額遠遠低于美元結算額。
四、促進新疆與中亞國家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對人民幣跨境結算優勢的認識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出口企業、邊境客商和居民意識到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優勢,在跨境貿易結算時樂于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這不僅有利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有利于降低匯率風險。新疆邊境貿易結算中間環節較多,每一環節都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成本,使用人民幣結算則可以減少中間環節,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二)提高人民幣在中亞國家的認可度
在我國廣西、云南等地,對外貿易人民幣結算推進得相對順利,其重要原因是人民幣在東盟國家的認可度很高,屬于流通貨幣。而在中亞各國,對人民幣的認可度較低。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新疆與中亞國家在邊境貿易結算中常見的支付問題,并且可以減少雙方對美元的依賴,降低匯兌等中間成本。因此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互利互信,提高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認可度,從而提升新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比例。
(三)提升新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新疆對中亞國家出口的商品多是低附加值的輕工業產品,而進口的多為國內剛性需求較大的資源類商品,這種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利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新疆企業應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積極打造品牌,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多出口高附加值、具有品牌效益和知識產權的商品,而且積極主動地研發和生產中亞各國需求較高的商品,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結算幣種選擇權。
(四)完善商業銀行清算體系
進一步優化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國際結算系統,不斷完善商業銀行本幣結算代理行方式。我國商業銀行的系統按本外幣分為兩大系統,國際結算屬于國際業務系統,不能做本幣業務。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需要對現行的系統進行調整以便適應業務開展需要。還可以鼓勵與境外銀行建立代理關系,為人民幣提供存放、結算服務機制和渠道,引導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參與國際貿易。
[參考文獻]
[1]高巖推動中亞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思考[J]金融經濟,2014(2):30-32
[2]高巖,張雯新疆與周邊國家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4(2):87-88
[3]付華蓉新疆對外貿易發展的探討[J]新疆農墾經濟,2014(5):46-49
[4]董有德,王開國際貿易結算幣種的選擇——實證分析及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經濟研究,2010(10):17-21、34、87
[5]薛煒中國(新疆)邊境貿易發展與跨境人民幣結算問題研究[J]金融發展評論,2012(2):109-116endprint
[6]董有德,王開國際貿易結算幣種內生選擇機制研究——兼論人民幣國際結算前景[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12):64-68
[7]國家外匯管理局新疆分局課題組現鈔收匯成為新疆對外貿易主要結算方式[J]新疆金融,2008(11):30-31
[8]陳青松推進新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問題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2
Abstract:On the basic of elaborating theory status on the currency op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ettlement, the situation on the trade settlement currency options between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constraints of the trade settlement currency options between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ncluding that local enterprises in Xinjiang are lack of monetary settlement option, the wish that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old the RMB is not strong and exchange rate is unstable, oil and other commodities trade accustomed to using US dollars. So we should increase the efforts of propaganda, strengthening the cognition of RMB cross-border settlement, improve the RMB recognition in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n Xinjiang, perfect commercial bank clearing system.
Key words: Xinjiang; cross-border trade; settlement currency selection; RMB settlement(責任編輯:董博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