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平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528000)
關懷理念用于ICU危重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羅瑞平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528000)
目的研究關懷理念對ICU危重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該院ICU住院的危重患者共2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關懷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投訴率進行調查并記錄;對護理人員在護理行為中出現的差錯進行記錄。結果治療組患者的投訴率(2%)和差錯發生率(8%)均低于對照組(8%、12%),治療組患者的滿意度(98%)明顯高于對照組(8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結論關懷理念有利于減少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有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病人滿意度; 護理工作; 危重病人醫療; 抑郁; 重癥監護病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護理質量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滿足遵循醫囑和基礎護理工作的要求,而更多的是能夠更好地輔助疾病的治療并獲得更好的就醫感受[1]。在醫療服務中,護理人員與患者直接接觸,對患者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護理工作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疾病的康復,尤其是ICU危重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2]。本院將關懷理念運用到ICU患者的護理中,取得較好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ICU住院的危重患者共200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ICU危重患者的情況,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將20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100例。對照組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27~75歲,平均(52.31±4.28)歲。其中重度創傷14例,呼吸衰竭21例,腦梗死34例,心臟手術31例。治療組中男64例,女36例;年齡28~77歲,平均(53.17±5.17)歲。其中重度創傷19例,呼吸衰竭20例,腦梗死30例,心臟病手術3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1.2.1.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嚴格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及時更換患者的床單、被褥,保證病房和環境衛生,對患者日常的飲食及其他生活進行照顧。
1.2.1.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關懷理念的護理措施。(1)保持患者ICU環境整潔,環境不僅包括患者病床和病房環境衛生,還包括保持患者病房的安靜、光線充足,需要時可以配合舒緩的音樂,從整體上營造一個適合疾病康復的環境[3]。(2)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地溝通。與患者的溝通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消除患者的恐懼感,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是要取得家屬的支持,讓家屬對患者進行親情安慰,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關懷著[4]。(3)護理力度比對照組強,幫助患者吃飯、擦身體,輔助患者完成必要的生活[5],還要對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進行更加嚴格的監測,以便及時發現患者各個時間段內發生的情況,避免意外的發生。(4)對患者進行護理安全管理,保持病房環境光線充足,病房地面、走廊內如果有障礙物要及時清理,雨雪天或地上有水時要及時鋪設防滑墊,全面防止老年患者摔倒。加強對患者的溝通和培訓,明確告訴患者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讓患者務必小心。必要時對患者進行運動功能培訓,尤其是對于臥床時間較長的患者,包括患者的感知功能、四肢和軀干的運動功能及表達能力的培訓,加強患者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以便于患者能夠自主地應對一些突發的不安全事件。注意控制醫源性不安全因素,包括藥品的使用和醫藥器材的管理,避免用藥的不安全性,減少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除培訓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外,還要對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進行培訓,將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
1.2.2 評價指標 對患者的滿意度和投訴率進行調查并記錄;對護理人員在護理行為中出現的差錯進行記錄。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頻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差錯及投訴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護理投訴率和差錯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6、17.56,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差錯及投訴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98%)明顯高于對照組(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78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ICU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較嚴重,尤其需要更加專業和精準的護理措施。ICU危重患者由于其病情影響了其日常生活,絕大多數患者無法生活自理,甚至活動都受到很大的限度[6],患者的壓力較大,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郁、煩躁等負面情緒,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還可能導致因負面情緒而不積極配合治療,甚至是導致病情的惡化。因此,常規護理可能無法滿足ICU患者的需求,需要更加優質的護理措施[7]。
本研究將關懷理念運用到ICU患者的護理中,關懷理念的主要思想是對患者真正地做到關心、關愛,使患者能夠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從而給予患者一種強大的情感支持,能夠讓患者真正克服心理障礙,戰勝病魔。因此,關懷理念的核心內容不僅是使患者得到病情上的照顧,還包括讓患者擁有積極向上的情緒。從本研究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實施關懷護理后,護士在護理工作中的差錯發生率減少,患者的投訴率也減少,護理質量有所提高。在本研究中作者還發現,采用關懷護理的患者對于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更高,更愿意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使得整個治療和護理過程更加順利。從患者的主觀感受方面來看,實施關懷護理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高,說明實施關懷理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護理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證關懷理念的切實有效的實施,要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將患者作為整個護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8]。其次要從細節方面做好對患者的護理。例如,很多ICU患者需要束縛帶防止墜床事件的發生,此時,一定要正確使用束縛帶,不能勒得過緊,以免引起患者的煩躁情緒,也不能過松,起不到防止墜床的作用[9]。護理人員要在工作中對整個護理關懷理念的內容進行延伸,將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除了重視護理工作質量外,還應重視自身的儀容、儀表,給患者一種親切舒服的感覺[10]。
綜上所述,關懷理念有利于減少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有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還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具有實施的必要性,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鄧春燕,楊寶義,汪蓉,等.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預防ICU綜合征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3):487.
[2]劉曉俊.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702-703.
[3]孫一勤,陳三妹.護理關懷教育的內涵結構與實施策略分析[J].重慶醫學,2015,44(3):424-425.
[4]萬建云.人文關懷在ICU患者保護性約束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5):99-100.
[5]楊丕榮,王會,崔中蘭.護理關懷理念對ICU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9):2247-2249.
[6]張宇飛,安曉靜,李召峰,等.ICU患者心理干預研究現狀與對策[J].重慶醫學,2014,43(31):4250-4251.
[7]Gélinas C,Arbour C,Michaud C,et al.Patients and ICU nurses′perspectives of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wentions for pain management[J].Nurs Crit Care,2013,18(6):307-318.
[8]陳麗芳,藍惠蘭,馮婷,等.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24):4116-4117.
[9]胡婧.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北方藥學,2012,9(9):114-115.
[10]聞曲.與義工合作為腫瘤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2):1479-148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8.050
B
1009-5519(2015)18-2845-02
2015-06-26)
羅瑞平(1976-),女,廣東南海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ICU重癥護理工作;E-mail:luorp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