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渝,魯慧慧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岳陽414000)
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
蔣 渝,魯慧慧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岳陽414000)
目的探索一種適合護理職業教育的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方法結合《內科護理學》課程的教學經驗,分析比較傳統教學法和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劣。結果試驗組學生的課堂參與、技能和理論成績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也有明顯差異,試驗組學生更愿意參與學習過程。結論《內科護理學》采用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護生的評制性思維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內科學; 專業,護理; 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
我國在21世紀初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伴隨老齡健康問題的突出,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2012年本院的老年護理專業立項為湖南省高等職業院校示范性特色專業,為配合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內科護理學》作為老年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課程團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的護理教育理念,將基于自我導向學習[1]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運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近年來在職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將教學內容根據職業工作流程分為幾個任務,學生按照崗位工作順序和教師一起完成這些任務,達到“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目標[2]。作者結合在《內科護理學》課程中的教學經驗,分析比較傳統教學法和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優劣。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入校的三年制高職護理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2、3班共156人為試驗組,5、6、7班共152人為對照組,均為女生,年齡18~22歲。學生入校時為隨機分班,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試驗組采取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試驗組具體實施步驟為:(1)在上次課結束時,教師告知學生下次課的學習內容,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臨床典型案例,根據內科護士工作流程,提供幾個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學生基于自我導向的學習,對自身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查找學習資源完成任務,發現并記錄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提出。(3)課堂上采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方式,將學生完成任務的結果展示出來,師生共同評價,總結重點、難點。(4)課后教師布置新的案例任務,拓展學生的專業能力。
1.2.2 評價方法 本課程的評價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包括理論知識測試和技能考核,成績的權重由平時成績40%(主要為課堂參與)、理論考試成績30%、實踐綜合技能考核成績30%組成。兩組學生理論考試試卷相同,實踐綜合技能考核均采取抽簽的方式進行。在學期末給兩組學生發放教學評價表,評價表為本院統一制定,有一定的權威性。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成績比較 試驗組學生的課堂參與、技能和理論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見表1。
表1 兩組平時成績、理論成績、綜合技能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平時成績、理論成績、綜合技能成績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n 平時成績 技能成績 理論成績156 152 t P --90.12±4.71 71.21±3.42 6.13<0.01 93.25±5.16 83.22±3.87 6.46<0.01 89.07±4.56 80.42±3.67 6.38<0.01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比較 試驗組學生在課堂參與度、各種核心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比較[n(%)]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試驗組學生在課堂參與度、實踐技能和理論成績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試驗組學生更愿意參與學習過程,92.9%的學生對 “基于自我導向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滿意,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溝通協作能力、有利于繼續學習,使原本枯燥的《內科護理學》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愿意和教師一起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驅動法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3-4]。一個“任務”完成了,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5-6]。
自我導向學習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教育的方式[1-2],其實施包括以下4個環節。(1)擬定完全可行的學習計劃,一定要在充分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才能做到。(2)尋求適當的學習資源。一般情況下,學習資源指的是人力資源和非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也就是平時所能接觸的可以在學習活動中接受咨詢與請教的專家學者、同學同事、親朋好友等;非人力資源是指除去人力資源之外的書本、報紙、雜志、電視或錄音帶等以實物形式存在的資源[1]。(3)進行切實有效的學習活動。大多數醫療機構管理者都認為護生應該具有較強的臨床護理能力,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特別是溝通交流的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護理管理及護理科研能力。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情境模擬教學法和項目任務教學法,讓護生分別扮演患者和護士,演繹出倫理規范無時無刻不在日常護理工作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中,讓學生從實戰著手,提高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也鞏固、強化了專業技能[7-8]。(4)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習效果。在進行情境模擬教學法和項目任務教學法的過程中,采用小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等方法對學生的參與度、學習效果等進行公正評價,刺激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有利于學生的持續發展[9]。
俗話說“教學相長”,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受益頗多,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教師愿意引導學生,愿意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愿意開展進一步的教學研究,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1]崔紀彬.自我導向學習淺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1,13(12):102-104.
[2]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信度與效度[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1-1213.
[3]郭翠英.情境設置與導演式帶教的應用[J].職業與健康,2001,17(5):71.
[4]衛淑英,段金巧.加強學生適應系統化整體護理臨床教學探討[J].護理研究,2001,15(2):116.
[5]劉長慧.任務驅動法在《婦產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8):73-74.
[6]沈王琴,胡雁,史亞琴,等.護理專業本科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32-135.
[7]王平,蘇小茵,張俊娥,等.契約學習及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609-612.
[8]繩宇,趙雁,張欣.在護理技能教學中實施小組學習方法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531-533.
[9]林毅,姜安麗.自我導向學習及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2):44-46.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8.063
B
1009-5519(2015)18-2871-02
2015-05-12)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度院級課題:高職護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蔣渝(1980-),女,湖南岳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和教學工作;E-mail:354729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