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偉

【摘要】目的 探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在老年患者中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觀察組43例。對照組和觀察組都給予常規的西醫治療,再給予觀察組中醫治療,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兩組治療1個月,觀察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1個月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8.1%;觀察組中總有效率為81.4%,兩組數據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較單純西醫治療,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病人的后期恢復好,因此在臨床上可廣泛應用。
【關鍵詞】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中西醫結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慢性心功能不全有時也稱作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導致的心室充盈或者射血能力異常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水腫等[1]。人到老年,各個臟器,骨骼,肌肉或多或少的會出現退行性的病變,心肌的收縮與舒張遠沒有年輕人那么規律,也沒有年輕人平滑肌的彈性和韌性,導致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發病率較年輕人高。為了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實驗研究了慢性心功能不全在老年患者中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心內科收治入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在60~75歲,平均68歲,病程在8.9~23.5年,平均15年;觀察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在62~78歲,平均70歲,病程在9.5~22.8年,平均16.5年。所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有些患者在晚上入睡后可因憋氣而驚醒,咳嗽、咳痰、咯血,疲倦乏力、心慌氣短、頭暈耳鳴,腹脹、食欲不振,腿部輕度水腫等癥狀,無肝腎等其他臟器的疾病。在年齡、性別、一般情況等方面差異不顯著,因此所選取的兩組患者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處理:臥床休息,避免精神刺激,吸氧,抗感染,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控制鈉鹽的攝入,給予利尿劑氫氯噻嗪25 mg,
1次/d,保護心肌的藥物卡托普利25 mg,2次/d,美托洛爾12.5 mg,1次/d,治療1個月;觀察組給予同對照組一樣的西醫處理,并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治療,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減(肉桂45 g,炙甘草30 g,牡蠣30 g,龍骨30 g,人參15 g,附子去皮15 g,青黛15 g,黃芪30 g,麥冬30 g,補骨脂30 g,桃仁15 g,紅花15 g,川芎15 g),1劑/d,400 ml水煎,早晚兩次空腹,治療1個月。若有高血壓者,給予降壓治療,如有糖尿病者,給予血糖控制等。給予24 h動態心電監測,隨時監測血壓、血糖、心腎功,定期血常規,尿常規,心腎功能檢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情況。
1.3 療效評定標準
有效:治療一個月,如果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的癥狀基本消失,呼吸困難好轉,不用吸氧,符合紐約心臟病分級I級,日常活動下不出現疲乏無力、喘息、心慌頭暈,則為有效;顯效:如果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等肺部癥狀減輕,偶會出現,肺部聽診仍有濕啰音,較之前減少,符合紐約心臟病分級II、III級,日常活動可以出現喘息、頭暈心慌,呼吸困難,較治療前好轉,無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僅有勞力性呼吸困難及端坐呼吸,則為顯效;無效:如果患者治療后仍為紐約心臟病分級IV級,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疲倦乏力、心慌氣短、頭暈耳鳴,腹脹、食欲不振,腿部輕度水腫等癥狀及肺部濕羅音、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舒張期奔馬律等體征如前,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如前,則為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1個月,結果如下表1,可以看出,對照組總有效率25例,觀察組總有效率35例,對照組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左心衰癥狀常見,如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肺部感染的癥狀體征,心排血量不足的表現等[2]。對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療,主要是緩解患者心衰的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慢性心功能不全屬于中醫心悸,喘證,水腫的范疇。心為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心主血脈,藏神,心的病變表現在血脈運行的障礙和情志思維活動的異常。發病多因飲食,情志,素體虛弱,感受外邪等,使得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或者痰、飲、水、瘀等病理產物阻滯心脈,擾亂心神;病位在心,與其他臟腑都有聯系,治療當分清虛實的主次、緩急[3]。老年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多以氣虛血瘀,陽氣虛衰為主,治療時當補氣溫陽,活血化瘀,給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紅花、桃仁、川芎,其中桂枝、附子等振奮心陽,人參、黃芪益氣助陽,麥冬滋陰,炙甘草益氣滋陰養心,紅花、桃仁、川芎活血化瘀,龍骨、牡蠣重鎮安神,使氣血陰陽平衡,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從上述實驗中可以看出,對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遠遠比單純用西醫的方法效果要好,因此,對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首選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阮小芬,蔣梅先,姚成增,等.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難點分析及中醫策略[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11):2828-2829.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一)[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0,08(5):484-489.
[3] 蘇天霞,梁建斌.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48例臨床觀察[J].醫藥前沿,2013(31):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