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教育

陳世卿: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中國網格超級計算機發明人
每次我進入農村試點,看到留守孩子在路邊赤腳奔跑就心酸!“知識改變命運”,窮困的農村留守孩子惟一的“武器”,是借助教育的公平與公正實現翻身,但這個“武器”,從幼兒園開始就被打折了。富人從幼兒園開始砸錢?窮孩子父母都不在身邊。對一個社會而言,這群失去了向上理想的孩子才是災難!

教育學者:熊丙奇
為何社會會給高考造成壓力,把高考作為出口?那是因為高考制度造成的升學教育模式?!热粚W習是為升學服務,社會關注高考,也就順理成章。只有打破升學教育模式,讓讀書服務于學生的生活、生存,把每個學生培養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才能讓社會把對升學的關注,轉向對人成長的關注。

馬福龍:北京市劍橋中學校長
不要總把垃圾待在身上,垃圾應該進入垃圾堆!對于每個人來說有不同的垃圾:垃圾思想、垃圾情緒、垃圾行動、垃圾人、垃圾負能量、垃圾挑唆和嫉妒、垃圾不自信、垃圾誘惑、垃圾食品、垃圾物品.....請不要被垃圾所困,請隨身攜帶垃圾,否則你是變成垃圾!

鄉村教育研究者:盧安克
一直不斷的有電視臺找來采訪,想要拍個人或者反應留守兒童的節目。這沒必要了,只不過再增加一次讓他們被廉價愛心打擾的機會。其實留守兒童需要的是陪伴,是有人幫他們建立屬于自己文化的歸屬。真正需要拍的是那些一直在幫助留守兒童成長的組織,以便讓更多人參與到幫助留守兒童建立歸屬的行為中來。

朱力安:法國人,著名主持人、交響樂團大提琴手
總看到一些家長之間因孩子們一起玩的正常打鬧而背后相互指責。我感覺西方家長心態較少這樣,因為中國家長(尤其隔代的老人)相對護著自己孩子。也許我的觀察錯了,但我真覺得明顯。明明孩子互相搶互相打架是很正常的事,可當發生時,他們凈總結了對方孩子如何愛打人搶東西,卻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