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婷
【摘要】目的 分析心內科(綜合內科)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選擇2014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心內科(綜合內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對120例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結果 心內科(綜合內科)120例老年患者最常見的安全隱患是精神狀態、缺乏健康教育、患者出現不合理的干預及對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等,而精神狀態方面的隱患又明顯高于其它安全隱患,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內科(綜合內科)老年患者的安全隱患,需要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護理安全性,對于臨床治療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建議推廣臨床應用。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綜合內科在臨床中十分重要,有大量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的治療期又很容易出現護理安全問題。護理安全指患者法定法規制度基礎上,沒有發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損害與缺陷[1]。老年患者生理技能不強,尤其心內科(綜合內科)老年患者疾病具有復雜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屬于護理不良高發的科室。本文選擇2014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心內科(綜合內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120例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心內科(綜合內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5例,女35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8.2±3.5)歲。120例老年患者中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癥,有104例老年患者合并肺心病和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及老年癡呆等病癥。120例老年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等進行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把120例老年患者中護理不良發生的時間、類型、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指定專人對相關資料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對其中的安全隱患做出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護理人員在老年患者入院后就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服務,要了解老年患者基本情況,對患者診療全程要有充分的了解,還要對老年患者可能會出現的危險進行提前的預判,對病重的老年患者加大重視的力度,同時還要加強對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大對老年患者查房的頻率,要指導老年患者可以正確的服用藥物[2]。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s”來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根據心內科(綜合內科)老年患者常見的情況,把120例老年患者在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120例老年患者最常見的安全隱患是精神狀態、缺乏健康教育、患者出現不合理的干預及對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等,而精神狀態方面的隱患又明顯高于其它安全隱患,(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 論
通過表1中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心內科(綜合內科)老年常見安全隱患的類別,對這些安全隱患采取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正確評估老年患者情況:護理人員一定要充分了解老年患者過往的病史,還要了解老年患者實際生活的能力,只有對這些有著正確的評估,才能在老年患者疾病復雜變化時,提高老年患者自我生活的能力,做好老年患者的陪伴和護理工作[3]。護理人員還要對老年患者家屬做到相關危險環節的告知,使老年患者家屬能夠對危險有著足夠的認識,護理人員還要提高對老年患者的夜間查訪,加大檢查的頻率[4]。
對老年患者的外出進一步規范:老年患者如果需要外出或者需要轉出科室,必須要做好詳細的相關記錄,同時護理人員之間也要做好交接工作,如果老年患者疾病過于嚴重時,護理人員還要進行認真的指導與必要的關懷護理,為老年患者制定出周密的外出計劃,保證老年患者外出時,轉科時的安全性。做好有關人、物、器械等方面的配合,使老年患者實際等待時間減少[5]。
護理人員要做好藥物的相關護理:護理人員要對老年患者主動告知準備好常用的藥物,對老年患者進行有效的監督護理,防止老年患者用藥出現誤服或者漏服。有些藥物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例如:老年人服用降壓藥會誘發低血壓。老年人服藥一定要明確服用的時間,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導致的安全風險。
規范儀器操作的流程:護理人員操作儀器時,要針對老年患者不同情況判斷時合適的儀器,例如:輸液泵輸注液體,護理人員就要根據老年人不同病情和身體素質進行藥量與滴速的控制,輸注中還要做好相應的檢測,防止由于輸注速度快而引發安全風險。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提高對儀器的使用與學習,加強操作安全性。
加強健康宣傳教育:護理人員要按照老年患者不同情況來確定健康宣傳和教育,對疾病知識和診療需要注意的事項,及時指導老年患者,為老年患者和家屬提供更大的耐心去解答,提高老年患者學習的動力。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心內科(綜合內科)120例老年患者最常見的安全隱患是精神狀態、缺乏健康教育、患者出現不合理的干預及對藥物出現不良反應等,而精神狀態方面的隱患又明顯高于其它安全隱患,(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可見,心內科(綜合內科)老年患者的安全隱患,需要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護理安全性,對于臨床治療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建議推廣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利琴,張雁雁.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與護理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7):4749-4750.
[2] 馬 麗.老年病房護理工作強度管理的比較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8):72-74.
[3] 徐國莉,樓蓉蓉,周 英,等.護理工作中檢驗標本的不規范采集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1(21):39-41.
[4] 王 芳,葉志弘,葛學娣.護理安全管理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1,43(11):1053-1055.
[5] 史幸花,王麗芳.老年病房患者睡前給藥的安全管理體會[J].中國藥業,2011,20(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