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晶馬曉書馮煒煒
(1.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130117;2.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000;3.吉林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吉林長春130041)
我國科技查新研究主題的可視化分析
馮 晶1馬曉書2馮煒煒3
(1.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130117;2.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000;3.吉林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吉林長春130041)
〔摘 要〕本文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中國學術輯刊全文數據庫為數據源,借助文獻計量學方法,同時利用CiteSpaceⅢ構建可視化圖譜,從文獻的發表時間、學科、基金、作者和機構等方面,對國內2005 -2014年間有關科技查新的相關論文進行統計與分析,并探討科技查新的研究主題。
〔關鍵詞〕科技查新;文獻計量;可視化;知識圖譜
可視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1]??萍疾樾率侵覆樾聶C構根據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證其新穎性的科學技術內容,提供文獻依據的一種信息咨詢服務形式。本文擬通過對我國2005-2014年科技查新研究的文獻進行文獻計量分析,著眼于國內近年來科技查新的理論研究,通過知識圖譜揭示國內目前在科技查新方面的研究主題,以期為相關研究和實踐的開展提供借鑒。
1.1數據來源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為本文數據來源,數據庫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中國學術輯刊全文數據庫。檢索字段為“篇名”,檢索詞為“查新”,“精確”作為匹配方式,選取2005-2014年的數據。除去與本研究無關及重復文獻,共獲得1 876條數據,然后進行統計分析。
1.2研究方法
本文對相關文獻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先利用Excel進行文獻計量學方法分析,并結合CiteSpaceⅢ對獲取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CiteSpaceⅢ軟件為美國Drexel大學陳超美博士開發的一款可視化文獻分析軟件,能夠顯示一個學科或知識域在一定時期發展的趨勢與動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領域的演進歷程[2]。通過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找到某一學科或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文獻共被引分析可以發現對該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文獻。本文通過兩者結合全面、準確地揭示科技查新的主題發展現狀。
2.1發表時間分布分析
2.1.1統計結果
學術論文數量的變化是衡量某領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將本文選取的科技查新研究領域文獻按時間分布,繪制對應的分布圖,對評價該領域所處的發展階段、預測發展趨勢和動態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繪制了科技查新研究文獻的發文時間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科技查新相關文獻時間分布圖
2.1.2分析
科技查新研究總體上呈增長趨勢。根據圖1中數據,2005-2009年發文量快速增長、2009年之后發展較為平穩,但已表現出下降趨勢。這些文獻中有214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僅占文獻總量的15%,說明該領域核心成果仍略顯匱乏。
2.2學科分布分析
2.2.1統計結果
了解一個領域的研究范圍,可通過觀察該研究領域的學科分布,對拓展該領域的研究視野、學科間知識的交流與合作以及開展文獻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按CNKI的學科分類方法分析發現,相關文獻共分布30多個學科,本文列舉了分布較多的學科類別,如圖2所示。

圖2 科技查新研究論文的學科分布圖
2.2.2分析
主要學科類別為圖情類、醫學類、經濟類和管理類,不同的學科類別研究的側重點也有不同,圖情類中,重點涉及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研究;醫學類中,以醫藥查新研究為主;管理類中,以科研管理中的科技查新研究最多。
2.3基金資助分析
2.3.1基金資助情況統計
對本文選取的文獻數據進行基金統計,利用CiteSpaceⅢ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國內科技查新研究的基金資助情況(圖3)。

圖3 基金資助情況分布圖
2.3.2分析
這十年中,我國科技查新研究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獻共有38篇,占文獻總量的2%,其中國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和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基金)基金項目占16%,各省市級基金項目占84%。可見,各省市級單位是我國科技查新研究的主導力量,國家并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持;受基金資助項目主要集中在醫學、軟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人文社科研究較為薄弱,基金資助太少也影響了學者的研究熱情,促使文獻發表數量產生下降趨勢。
2.4作者分析
2.4.1統計結果
論文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可利用CiteSpaceⅢ軟件進行可視化,其中節點代表作者,如果多位作者共同發表1篇論文,則節點相連。圖4為科技查新部分核心作者的合作關系圖。
2.4.2分析

圖4 作者合作網絡圖譜
經統計,本文提供的1 876篇文獻作者總人數為1 132人,發表1篇論文的作者有575人,占作者總數的51%。根據普賴斯定律,通過公式N=0.749(ηmax)1/2可得出核心作者的論文下限,其中ηmax代表發文最多作者的論文數,從而得出核心作者發表的論文數量至少應為N=0.749* 18/2≈6.7,由此本文將發文量為7篇以上的作者定為核心作者,通過統計分析確定31人為核心作者,占作者總數的2.7%,核心作者發表的論文數共262篇,占論文總數的14%[3]。其中,最大合作網絡為仇順海、張建平等形成,是目前該領域最大的合作團隊,還有張靜、高翔等的合作網絡,孫秀良、高彥靜等的合作網絡及其他合作網絡。
2.5機構分析
2.5.1統計結果
按文獻第一作者所屬機構進行統計,利用CiteSpaceⅢ軟件構建機構的合作關系網絡圖譜,并截取機構合作網絡分析圖最具代表性的區域(見圖5)進行展示。

圖5 機構合作網絡圖譜
2.5.2分析
通過統計發表學術論文的作者單位,可以得出我國科技查新領域的主要研究機構。統計結果顯示,發文最多的單位依次為遼寧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安徽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江南大學、江蘇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目前我國科技查新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筆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主要研究機構多設有科技查新站。
我國科技查新工作已開展30多年,然而圖5顯示,這些研究機構基本上是獨立研究,彼此合作關系網尚未形成,導致科研浪費,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科技查新領域集體優勢發揮和水平提高。
3.1可視化分析
表1是被引頻次最高的20個關鍵詞,大致可以分為5個方向:①高校圖書館、圖書館、查新機構;②科技查新、查新、查新員、科技查新工作;③查新咨詢、信息服務、查新項目;④查新質量、查新報告、統計分析;⑤文獻檢索、查新檢索、檢索策略、查新點。
表2反映了我國2005-2014年科技查新部分高被引文獻,這些文獻涉及的研究主題包括查新點、查新檢索、查新制度、查新機構、查新工作、查新質量和查新系統。

表1 2005-2014年CNKI中科技查新關鍵詞詞頻分布表(前20個)

表2 2005-2014年CNKI中科技查新高被引文獻排序(前10位)
本研究通過CiteSpaceⅢ,得到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圖6),利用關鍵詞聚類確定研究熱點,考察詞頻的時間分布,根據詞頻的變動趨勢,得到科技查新研究的主題。

圖6 科技查新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綜合分析可以看出,國內科技查新研究主題為:①查新機構;②查新人員;③查新質量;④查新報告;⑤查新項目統計分析;⑥查新工作。
3.2科技查新研究主題分析
3.2.1查新機構
科技查新機構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受理科技查新的專業范圍,將我國現有的查新機構分為綜合性、專業性和高校三大系統。相關研究主題主要包括:①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工作是高校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對高??蒲?、教學和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有重要意義[4]。②評價體系,謝新洲等認為科技查新評級體系包括查新報告評價和查新機構評價[5]。
3.2.2查新人員
研究主題主要包括查新員和查新用戶,是影響查新質量的重要人為因素[6]。①姚建文認為科技查新員的素質是保障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關鍵[7]。②查新用戶主要研究主題包括,滿意度、影響因素和行為特點[8]。
3.2.3查新質量
查新質量的控制是查新最重要的環節,研究主題主要是從保障體系、相關因素、評價指標等。①馬景娣認為科技查新質量保障體系主要組成要素為合理的業務流程、科學的管理系統、高素質的查新人員等[9]。②查新要點的提出、密切相關文獻的篩選、相關文獻對比分析、查新報告的撰寫等因素影響科技查新質量[10]。③孫清玉構建查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為3級結構模式[11]。
3.2.4查新報告
查新報告是查新機構根據查新項目的查新點與所查數據庫等范圍內的文獻信息進行比較分析,對查新點作出新穎性判別,以書面形式撰寫的客觀、公正性的技術文件。相關研究主題主要包括:①查新點,需要查證的體現查新項目新穎性的技術創新點[12]。②《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報告撰寫規范》成為查新報告撰寫依據。③查新報告審核,如毛莉菊等探討了查新報告審核過程中應著重注意的若干關鍵問題[13]。④查新報告質量,可分為評價標準、質量控制和可信度。
3.2.5查新項目統計分析
①通過對查新單位受理的查新項目年份、查新來源、查新范圍、查新目的、查新項目隸屬學科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反映所在地區科研工作的發展現狀及進展;②統計分析近年來科技查新課題的數據,探討制約其工作發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對策。
3.2.6查新工作
查新工作流程包括:委托、受理、訂立合同、檢索準備、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途徑與方法、檢索、草擬查新報告、審核查新報告、出具正式報告、提交查新報告、文件歸檔。科技查新檢索有別于一般文獻檢索,查新檢索者要根據課題的查新點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途徑與方法,并對查新報告的客觀性、公正性承擔法律責任。如何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及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成為查新檔案管理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Ⅲ可視化分析功能,從文獻計量學的視角出發,以知識圖譜的方式對2005-2014年CNKI收錄的、以“科技查新”為主題的文獻進行發表時間、學科分布、基金支持以及作者、機構和前沿熱點等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①統計的10年間我國科技查新研究領域的文獻總體呈增長趨勢,但目前已經處于“瓶頸期”,數量在下降;②相關研究涉及的學科范圍有限,主要集中在圖情類和醫學類,筆者認為和查新機構設立有關,近期文獻研究主要集中計算機相關學科;③基金支持力度較小,多以省市級部門為主,支持方向也比較集中,造成科研力量薄弱;④科技查新領域核心作者和發文獻數較少,核心作者的合作網絡基本形成,但十分有限;⑤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設有科技查新站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研究機構相互獨立研究,彼此合作關系網尚未形成;⑥查新機構、查新質量、查新報告等6個主題是我國科技查新研究的熱點微觀領域。
基于對目前研究成果的分析,筆者認為在科技查新研究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進一步研究。第一,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多個維度進行科技查新實質的深入挖掘。第二,加強科技查新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緊密結合,通過實際參與科技查新,逐步提升實證研究成果數量比例和影響力。第三,加強與國外科技查新研究的交流渠道,擴大科技查新的社會認知度。
參考文獻
[1]文金書.信息可視化工具prefuse初探[J].現代情報,2014,(12):74-79.
[2]劉曉波.新世紀十年我國信息素養研究可視化分析[J].現代情報,2013,(4):159-161.
[3]周金元,朱安青.我國科技查新研究論文的統計與可視化分析[J].情報科學,2010,(7):1033-1036,1046.
[4]張建文,伊雷,秦穎,等.科技查新對高校創新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研究[J].現代情報,2014,(1):52-55.
[5]謝新洲,柯賢能,滕躍,等.科技查新機構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12):13-16.
[6]張慧卿,孫秀良,郭倩玲.當代科技查新工作業務拓展新探索[J].現代情報,2013,(3):132-134,138.
[7]姚建文.論科技查新人員素質[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2):83-85.
[8]李廣利.科技查新用戶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情報,2014,(10):162-165.
[9]馬景娣,繆家鼎.對科技查新工作的再審視[J].現代情報,2006,(5):138-140.
[10]王瑛,王敏芳.國防科技查新質量優化策略研究[J].現代情報,2014,(2):98-102.
[11]孫清玉.科技查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情報科學,2009,(5):743-746.
[12]薛健,翟秀芹.對科技查新報告中新穎性表述的再思考[J].現代情報,2014,(6):92-94,98.
[13]毛莉菊,陳蓉蓉,唐惠燕.查新報告審核中的關鍵問題探討[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4):73-75,83.
(本文責任編輯:郭沫含)
·信息計量學研究與應用·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 in China
Feng Jing1Ma Xiaoshu2Feng Weiwei3
(1.Library,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2.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00,China;3.Jili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xchang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Center,Changchun 130041,China)
〔Abstract〕Published articles on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 during 2005-2014,which are recorded in the database of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NKI),are chosen to be analyzed in this paper.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disciplines,fund.Meanwhile,through application of CiteSpaceⅢ,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ed Authors,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by visualization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hot points of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 research.
〔Key words〕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literature metrology;visualization;knowledge mapping
作者簡介:馮 晶(1969-),女,館員,研究方向:科技查新、情報咨詢、信息服務等。
收稿日期:2015-04-17
〔中圖分類號〕G2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5)08-0113-0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