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民,李 堅,王立海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150040)
21世紀是一個集信息、知識、經濟等多元文化相融合交叉發展的跨越式時代。國家將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納入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教育改革的時代命題是全面推進高等學校的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作為21世紀我國經濟和環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林業行業,針對21世紀世界林業科技發展的要求,如何改善和調整我國高等林業教育中傳統模式下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是現階段擺在我們高等林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
林業工程是我國生態建設的主力軍,在改善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方面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當今的環境危機和氣候變化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林業工程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作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林業工程領域,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專業,培養的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等高級人才是提高林業現代化水平的領軍人才。隨著新世紀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要求應該在創造性和實用性上。因此,高等林業院校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特別是培養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業工程一級學科,包括森林工程、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和生物材料工程4個二級學科,具有4個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一級學科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4個二級學科從木材采伐、運輸到木材科學加工技術林產品精細化學加工以至于生物材料工程,具有鮮明的專業集成性,這是本領域獨到的特點。因此,國家對于林業工程一級學科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應該具備堅實的工程基礎,對于該領域專業技能和水平的培養建設基礎必須建立一個寬闊的、能夠與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平臺。
世界很多國家均不設專業的林業大學,一般在農業院校或者綜合性大學里設立林業學院或者專業,美國也是一樣,在綜合性大學里設立林業專業。從工科基礎的林業工程專業而言,涵蓋三個方向,包括森林工程、制漿造紙和林產品加工。其知識體系是以采運工作為核心,包括制訂規劃、應用方法、機械設備、制材學加工等。針對社會對木制家具和制品的需求以及森林帶來的生態效益和關注度,林業工程高等教育的重點逐漸轉變為生態和工程方面。作為林業教育歷史發展悠久的德國,自1787年開始誕生的林科教育,共在四所大學中設有林學院,分別是哥廷根大學、費賴堡大學、漢堡大學和慕尼黑大學。90年代中后期,費賴堡大學里的林學院也不再細分各個專業,在導師指導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由選擇研究方向,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
21世紀,現代林業科學向著高度綜合性和高度的分化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學科之間交叉融合增多,林業科技研究的內容和知識面拓寬,形成了新的發展機會和生長點;另一方面走向深層次的新的聯合,全面加強了對系統性和綜合性問題的研究。隨著社會對林業行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深入廣博,新的研究課題被引出,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如何培養?林業院校的教育模式怎樣創新發展?林業高等教育究竟要承擔起什么樣的培養重任?
中國,在林業教育發展上起步比較晚、森林可持續發展基礎條件差、珍貴樹種森林資源貧瘠的國家,只有在林業高等教育和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上探索出新的模式和方法,才能在國際林業競爭中有發言權并占有一席之地,否則難以趕超世界林業發達國家,總是步人后塵。
工程碩士是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一種,是1998年設立的新興的專業學位,是針對工程技術人才進行的、以在職培訓為主的一種新型培養方式。學員學習不離崗,它與其他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在培養過程的諸環節都有不同特點,課程學習和畢業論文均以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為主。
本文針對林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招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全國主要林業院校十年來專業學位研究生管理的經驗。對研究生的技能集成性培養關鍵問題是樹立對人才的集成性教育理念,并針對這一理念如何實施解決問題?林業工程是林業大學的特色專業和重點學科,本領域研究生的特色教育問題,對其高水平人才的要求是既要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又要具有管理能力和洞察世界相關領域前沿問題的能力,如何去實現?建立完善的林業工程領域研究生培養體系,滿足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論文主要從以下方面確定了林業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養與特色教育目標:
(1)依托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標準和方案,結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企業培養實用型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提高企業中技術人才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支穩定的科研團隊;
(2)為加強和促進高等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和聯系,高校以工程碩士教育培養為紐帶和橋梁,以企業需求建立橫向課題,并根據需要不斷適應和調整,確定切實可行的科研方向,建立以科研合作和產生成果為基礎的高校成果產業化服務模式;
(3)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有目標、有規劃,依據研究生自身的工作閱歷和特點,制訂有個性的培養方案,建立一種集成式培養模式,便于在雙方合作時找到共同點;
(4)在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及時獲得相關信息、預測主要矛盾、分析企業和社會需求,保證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和執行,深入企業了解需求,加強調研走訪,尋找與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的相互關系;
(5)及時反饋有效信息,依據需要調整培養方案內容,使因條件變化而受到的影響及損失降到最少。

?
作為林業工程領域培養單位,我們在研究生入學時就會對每名專業學位工程碩士的培養制訂預先規劃,針對個人的學習和工作特點,制定出培養方案,并進行優化改進;對于培養方案中的具體計劃和計劃要實現的培養目標,都有時間節點安排,對于所要開展的研究工作內容,優選并確定學校和企業的2位指導教師,結合工作中的問題和該領域研究熱點確定最終的研究方向和論文題目,準備開題報告;在培養方案執行過程中,及時獲得有關計劃的進度信息和完成情況以及效果,并預測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主要矛盾,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保證培養方案的順利執行;當某些變化或干擾出現時,只須調整培養方案的部分內容,就可使因條件變化而受到的影響及損失降到最少;最后完成畢業論文。畢業論文不局限于研究論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設計,也可以是可行性研究報告等。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條件下,發揮大學的優勢作用,為企業培養在職的、有實踐經驗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促進產學研合作,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企業的轉化,是一項長期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國家非常重視企業的發展前景,自1998年開始在國內批準一些理工科大學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來,使許多企業的技術人才隊伍得到了充實和加強,為企業培養了一大批高級的專業技術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結合林業工程領域近20年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和承擔的國家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重點課題以及東北林業大學研究生教育課題,在總結實際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林業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技能的集成性培養與特色教育,并且給出該領域研究生培養的實施方案,使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一舉兩得,事半功倍。該研究對促進大學與企業結合、加強科研成果向企業轉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