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波+寧宇+孫璐
馬上就要進入“三伏”,《黃帝內經》上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針灸科主任黃秋賢說,“三伏貼”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具體體現。
2歲以下幼兒不宜貼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去貼敷,實踐證明,“三伏貼”確實有提高兒童抵抗力的功效。“去年三伏天貼了以后,孩子整個冬天都沒怎么感冒,飯量也比以前大了。”一位家長說。
黃秋賢主任說,近年來臨床接治了很多體質弱,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幼兒,這些小孩貼“三伏貼”的效果往往比成人好,因為孩子的疾病比較簡單,而成人一般病程比較長。
那么,幾歲的兒童適合貼“三伏貼”呢?兒童貼敷要注意什么呢?黃秋賢主任提醒,“三伏貼”適用于小兒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年齡在2周歲以上,無發熱性疾病的患兒。2歲以下的幼兒不宜做貼敷,一來他們的皮膚過于嬌嫩,無法耐受藥物的刺激;二來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表述自己的不舒服,會影響到治療的安全性。
年輕人別錯過貼敷治療
“三伏貼”治療現在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隨著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的普及,很多年輕人患上了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病,這些疾病進行“三伏貼”治療也是非常合適的。
黃秋賢主任特別強調說:“頸腰椎病是僅有的幾種在高溫下也適合治療的疾病,但往往被很多患者忽視。”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病一般是寒證,在冬天癥狀比較重,夏天天氣炎熱,人體血液循環加快,關節韌帶肌肉變得舒展、神經復蘇變得活躍,脖子酸脹、僵硬、疼痛等癥狀往往會緩解甚至消失,很多患者就忽視了治療。但等到天氣轉涼時,病情一復發,甚至比之前還嚴重。
黃主任表示,三伏天持續的高溫天氣恰恰是治療頸腰椎病的有利時機。高溫讓血液循環加快,有利于帶走頸部的“垃圾”,從而消除水腫和炎癥。關節、韌帶、肌肉變得舒展,有利于椎間盤的復位;神經復蘇變得活躍,有利于疼痛、麻木等癥狀的消除。
此外,三伏天也是治療婦科疾病的最佳時機。“三伏貼”對痛經、宮冷、不孕、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可溫中散寒、祛淤。
網購“三伏貼”需謹慎
“網上也有賣‘三伏貼的,本來想試著買來自己貼一次,但又怕不靠譜。”市民李女士說。對此,專家表示,如果是專業人士,能夠為自己準確辨證,有能力為自己選擇適合的藥物,并能夠確定并找到穴位,“三伏貼”可以自己貼。但患者往往掌握不好穴位,如果貼敷穴位不對,會影響治療效果,達不到治療的目的,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貼敷后起皰不用緊張
貼敷“三伏貼”后,皮膚會有刺癢甚至紅、腫、熱、痛的感覺,有的人還可能會起皰。
“目前,中醫臨床所做‘三伏貼多數不會起皰,貼敷后局部皮膚可出現潮紅、輕微紅腫、微癢、燒灼感、色素沉著等情況,部分患者會出現小水皰,這些均為藥物的正常刺激作用,無需特殊處理。”黃主任提醒,貼敷后要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涂抹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形成進一步刺激。
最后,專家指出,“三伏貼”治療要想達到最好的療效,堅持三到五年比較合適。另外,中醫敷貼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方法,正在服藥治療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不要盲目減藥、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