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欲飛
很多家長朋友在跟我交流時,都會郁悶地談到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制造”的,你光盯著孩子的問題犯愁,卻不去反省自己如何“制造”了這些問題,即使能一時能把某個問題壓下去,也是“治標不治本”。
孩子問題源于家長內心恐懼
每一個成人都難免對自己的成長心存這樣那樣的缺憾,當孩子出生后,很容易本能地把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孩子身上。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性格內向的家長看到孩子不敢登臺表演更容易著急,一個從小就容易受欺負的家長對孩子的忍氣吞聲更加敏感。因為家長心里總是心存這樣那樣的焦慮,自然禁不住在所關注的方面對心愛的孩子“明察秋毫”。帶著這樣的眼光看孩子,看到的當然都是問題。
“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一個內心充滿恐懼、對這個世界沒有安全感的家長,因為對掌控局面缺乏信心,這樣的家長往往希望能控制一切,看不得孩子偏離自己意志的地方,結果就很容易發生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管不住孩子,因為孩子的身心發展自有其規律,另一種情況是孩子被管得服服帖帖,看似應該合乎家長意愿了,其實卻不然。因為父母本身是有問題的,孩子也不可能完美無缺,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來。所以,如果家長本身心存恐懼,控制欲強,那么無論孩子怎么成長,總會被家長發現問題的。
家長越關注,孩子越出問題
某日,有個家長跟我交流孩子便秘的問題,談到孩子近幾年都被便秘困擾的現狀,非常抓狂,問我該怎么辦?這讓我想起女兒桐桐便秘的經歷。
因為我的女兒桐桐小時候就深受便秘困擾,她的大便一度成為我們全家的心頭大患。可以說我們越用心,小家伙的大便越糟糕,直到折騰得我們失去了治療的信心,不得不放棄各種精心安排的治療和食療。誰知就在我們不再去管這個問題之后,小家伙的便秘不知不覺地好了。
結合跟其他家長交流的一些體會,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育兒過程中,家長越是關注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在哪里出問題,因為家長的關注點是孩子控制家長最好的切口。父母在極其關注什么的時候,弱小的孩子也會慢慢發現,原來只要在父母關注的方面稍稍出點問題,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強大到可以跟爸爸媽媽抗衡了,他不加利用這點才怪呢!所以,不必奇怪家長越是關注孩子的吃飯問題,孩子的吃飯越成問題,越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績越容易讓人抓狂。
過分的關注是一種壓力
有一個聽起來可能有點慘痛的例子,卻是我最近親眼目睹的。有一個朋友,因為擔心培養不出成功的孩子,從小就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關注到幾近嚴苛的地步,孩子即使考個99分,也會被責罵。高壓之下,孩子也的確非常爭氣,直到高中之前,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可是上了高中之后,當朋友因為希望孩子出國留學,給他換了一個高中的預備班時,壓力之下,孩子突然出了問題——嚴重焦慮,不敢抬頭看人,神情呆滯,最后不得不休學。孩子休學這段時間,愛兒心切的朋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四處求治,在一次“家庭系統排列”治療課上,孩子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如果低著頭更快樂的話,還是低著頭的好。”顯然,孩子的軀體化癥狀就是對學習壓力的逃避!
由此可見,所以,一個明智的父母,應該是一個善于覺察、自省的父母,能夠及時覺察到自己內心的恐懼,并想辦法療愈自己,也只有先把自己 “修煉”得強大了,正能量才會自然溢出,讓孩子得到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