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
英國凱特王妃,生下小公主后不到10小時,就抱著家庭新成員出現在公眾面前,當日倫敦氣溫只有10℃,剛剛生產的王妃光著雙腿、露著胳膊、踩著高跟鞋就這么出來了!難道她不需要“坐月子”?那些中國“坐月子”的傳統講究,難道都是瞎扯?
“坐月子”是中國特色,其中有兩點是必須的,一個是保溫,一個是休息。不過,產后調養的兩個中心被理解為不洗澡和臥床就錯了,“執行”起來自然有難度,但是,保溫和休息,說到哪個國家也是必要的,因為產后免疫力低,激素水平巨變,“坐月子”時的講究,就是針對這個生理變化的。
生產后母體免疫力低
懷孕之后,母體的第一個變化就是降低免疫力,因為母親懷在身體里的是個只有一半基因與自己相同的新生命,而身體是不可能接受外來異體的。為了使這個一半基因來自別人的小生命在身體里待夠9個月,母親就要降低自身的免疫力,減少后者對異體的排斥,所以,歷次傳染病暴發,病死者中孕婦總是占比例很大,就是因為母體為了孩子自己降低了免疫力,犧牲了自己。
免疫力低的情況,在產后不會馬上改變,需要一點點恢復到懷孕前,所以產后很多病會發生,母親自己也會覺得體弱,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無論中外古今,所有母親概莫能外,中國“坐月子”的講究也來自于這里,因為寒冷和勞累最容易選擇免疫力低的時候成為疾病的誘因和基礎,包括英國王妃,這種面見公眾的行為是宣傳所需,于她也只是偶然為之,更不能為國人效仿,否則就真是東施效顰了。
休息是提升免疫力的最好辦法
中國過去“坐月子”不許洗澡,其實就是怕洗澡時受涼。因為過去的居住條件保溫設施都很差,洗澡就容易受涼,如果能像現在一樣,這個講究就流傳不下來。也就是說,分娩后可以洗澡,前提是浴室要恒溫,別說產后了,一個人在疲勞之后洗澡受涼也會感冒發燒的。
休息是最好的提升免疫力的辦法,但這個休息不等于臥床,完全可以運動,只是這個運動不能過量,因為過量的運動也會降低免疫力,等于雪上加霜了。但是也不至于臥床,如果分娩之后一味地臥床,子宮后傾的可能性就增加。更重要的是,母親在懷孕之后,凝血機能也會提高,就是為了在分娩時不至于出血過多,這是身體的本能,這種高凝狀態在產后也是逐漸改變復原的。如果在它復原之前,始終是臥床不動的狀態,就可以借助高凝狀態形成血栓,甚至會引發肺栓塞,后者是比心梗還能更快奪人性命的急重癥。
生孩子畢竟是非常時期,要保溫要休息,這是中外母親都要遵循的,唯一的可能是她們對保溫強調不及中國,因為她們平時就有喝冰水喝冰牛奶的習慣,中國人平時都受不了這個,也就更別在產后“以身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