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靜
摘 要:做好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的關鍵在“人”——基層新聞工作者,他們是反映社會現狀的主要人員,是記錄最真實的時代發展軌跡的團體。結合近幾年的新聞宣傳工作經驗,簡要敘述了新形勢下基層新聞工作者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方法,并針對新聞宣傳工作的發展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聞宣傳;新聞工作者;輿論監督;宣傳報道
中圖分類號:G21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2.035
1 提高認識,準確定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聞宣傳工作受到了各級單位的高度重視,并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仍有一些基層通訊員,甚至一些部門領導,對新聞宣傳工作沒有足夠的認識。他們認為,新聞宣傳工作就是粉飾文章,做得再好也看不到實際效益,屬于可有可無的“虛”功夫。這種輕視新聞宣傳的思想導致出現了領導不重視,基層通訊員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情況。所以,基層通訊員們寫稿也變成了敷衍塞責,抱著“完成任務了事”的心態工作。
然而,新形勢下的新聞宣傳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種政治宣傳行為,還是一種社會管理行為,新聞宣傳工作已經成為了生產力。新聞宣傳工作做得好會極大地推動和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反之,則會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新形勢下的基層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首要基本素質和職業道德就是愛崗敬業。新聞工作者應該熱愛新聞宣傳工作,并將其視為畢生為之奮斗的崇高事業。
有一句話講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事宣傳工作的確是件苦差事,有時為了寫一篇稿件深夜伏案,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可是辛辛苦苦寫出的稿件投出去卻有可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另外,在積累新聞信息資料和深入加工稿件的過程中,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這樣才能漸入佳境,最終修得正果。很多時候,基層新聞工作者是集文字編輯、攝影、攝像、圖文聲音編輯工作于一身的綜合信息員,因此,只有真正熱愛新聞宣傳工作,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內心深處培養對新聞寫作的興趣,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才能擔起新聞宣傳工作的重任。
2 引導輿論,把握大局
新形勢下的新聞宣傳工作必須要始終堅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單位、地方的改革發展這根主線唱響主旋律,為其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鼓舞人們與時俱進。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以下4點:①要把握時代主題,緊跟發展步伐,增強新聞宣傳的針對性。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從思想深處增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這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團結、教育、鼓舞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柱和靈魂。②要積極探索,開拓創新,提高新聞宣傳工作的實效性。新聞宣傳不是湊熱鬧,鬧花架子,為人“貼金”,它要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區分不同層次,掌握相對穩定和比較系統的宣傳教育內容,努力克服報喜不報憂的情況,在堅持正面宣傳先進的同時,努力發揮新聞宣傳的輿論監督作用,適度地進行反面典型報道。③要堅持面向基層,齊抓共管,
拓展新聞宣傳工作的廣泛性。新聞宣傳工作的對象具有廣泛性,它涉及到全社會的方方面面和社會中的每一個群體、個人,所以,新聞工作者要秉承“大宣傳”的理念,把新聞宣傳工作作為社會系統工程的組成部分來組織實施,形成全社會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工作機制。④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體現新聞宣傳工作者的示范性。在新形勢下,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訊員的素質、形象直接影響了新聞宣傳工作的有序進行。作為從事基層新聞宣傳的工作者,要時刻不忘政治理論學習,注重業務鉆研,爭做一名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通訊員。
3 勤學苦練,常葆活力
基層通訊員在進行新聞宣傳報道時,光說不練肯定是行不通的。通訊員應該銳化新聞敏感度,關注業務經營、職能管理的新動態、新做法、新經驗,注重挖掘和收集身邊的新聞素材,以增強新聞報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采訪是宣傳報道的第一步,稿子寫得好與壞,采訪是關健。特別是基層單位從事宣傳工作的通訊員,要將稿子寫真實,寫迅速,寫得“還過得去”,就必須擁有“四心”。這“四心”是:①要有熱心。作為一名基層通訊員,誰都想多上稿,上大報大刊,上重頭文章。但是,要想多上稿,出好稿,就必須對新聞工作有熱心,每次采訪不能怕路途遙遠,不能怕嚴寒酷暑,特別是吃了“閉門羹”時也不能放棄。②要有耐心。基層通訊員不是專業記者,外出采訪時,經常會遇到采訪對象不配合的情況,這時,就需要認真想辦法,耐心等待,細心分析對方的心理,加強溝通,努力接近采訪對象,尋找采訪切入點。③要細心。基層通訊員每次采訪某個對象時,都是先寫好采訪提綱再去,即使沒有形成文字,但也要在自己大腦中有個大概輪廓。但是,在實際操作時,經常會遇到意外事件——采訪不按提綱走,這時,就需要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以幫助自己順利完成采訪工作。④要有信心。因為基層通訊員尤其是初涉新聞寫作的人不是專業記者,所以,他們寫的稿件“命中率”不高,知名度不大。外出采訪時,他們并不像專業記者那樣胸有成竹,隨機應變,有氣勢,而是略顯底氣不足,顧慮重重,害怕采訪過后別人詢問稿件刊登等情況,具體表現為行動上擔心采訪對象輕視自己,怕提問,不敢提問,信心不足。所以,要想克服心理障礙,就要增強自信心,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堅定自己能做好這項工作。
勤奮學習,多動筆寫作是寫好新聞宣傳報道稿件的基礎。有時,一名基層通訊員在單位往往身兼數職,新聞寫作基本上都是擠占自己的業余時間;再加上他們身處基層,新聞信息來源有限,不可能每天都遇到驚天動地的事件,所以,如果他們的文章想在報刊雜志上“拋頭露面”,不勤奮是很難出成績的。俗話說,勤能補拙,作為一名通訊員,要努力培養自己對新聞敏感度和洞察力,多掌握一些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方面,利用業余時間多讀書看報,多學習相關的業務知識,查看相關資料,從中發現新聞點;另一方面,還要經常走出去,深入一線采訪,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聞線索。由此可見,新聞寫作要做到“四勤”,即手勤(勤寫)、腿勤(勤深入基層)、嘴勤(勤問)、腦勤(勤思考)。
除此之外,還要認真研究報刊雜志上刊登的新聞稿件,做到稿件對號入座。在不同時期,報紙報道的重點也不同,每個版面也都有側重點,有自己固定的欄目。因此,基層通訊員要養成天天看報的習慣,在仔細研究各個版面、各個欄目報道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整理素材,選好角度,按報紙的版面、欄目有針對性地精心采寫、對號入座,這樣能大大提高稿件的命中率。
文章在報刊雜志上發表后,通訊員的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了,但是,在激動之余,還要冷靜下來及時研究、對比見報稿件和自己的底稿,看看編輯做了哪些改動,通過學、寫、改反復“修煉”,不斷提高寫作水平。在寫新聞稿件的同時,還要經常查看別人在報刊發表的稿件,從中學習精華,彌補自身不足,再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中。
4 注意事項
在基層單位,有許多人和事需要宣傳報道,但是,最重要的就是通訊員要掌握盡可能多的素材,準確撰寫、及時報道出去,而善于觀察和總結是提高通訊員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善于挖掘。新聞貴在“新”,這是新聞的生命力。因此,通訊員要具備從日常工作中挖掘有價值的新聞的能力。②要善于抓點。這里的“點”是指新聞點。每篇新聞報道都應有它值得報道的地方,而新聞價值就體現在這個點上。在寫新聞稿時,不但要真實描述事件的起因、過程和結果,還要不斷地挖掘事件背后的意義和目的,并且在稿件中要明確點出,一針見血,這樣才能避免寫出來的稿件流于形式,缺少內涵。③要“未雨綢繆”。在寫稿之前,應先了解宣傳活動的主題、目的和意義,在心中打好底稿,在活動中仔細觀察、認真發掘,這樣,活動結束后就能很順利地寫出新聞宣傳報道稿件。④要準確撰寫。“準確”是宣傳報道的生命,是對宣傳報道提出的根本要求。所采寫的新聞內容和相關數據要準確,語言表述無誤,不隨意夸大或縮小,不能因為個人好惡而對宣傳的人或事作出褒揚或貶損,應該在準確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基礎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客觀真實地報道。⑤要善于拍圖。新聞圖片是會說話的報道,一張主題鮮明、視覺沖擊力強的新聞圖片勝過千言萬語,很容易得到編輯的青睞和讀者的喜愛。因此,一名優秀的通訊員必須熟練掌握攝影用光、構圖、色彩等技術手段的表現和運用。⑥要突出時效性。基層通訊員必須具有較強的宣傳報道敏感度,做到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采訪、第一時間報道。⑦要善于學習和思考。基層通訊員平時要多讀書看報,從中找到自己寫作的切入點,尤其是剛剛開始踏入新聞宣傳報道的同志,最好多讀多看別人寫的文章,不斷總結摸索,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基層新聞宣傳工作者要經常參加各類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