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人類社會已經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這對傳統的會計環境和會計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面對新的形勢任務,會計從業人員如何構建職業能力體系,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當前會計環境的新變化入手,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構成和培養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會計;職業能力
一、當代會計環境的新變化
1.工作方式由手工操作向辦公自動化轉變
在人們的記憶中,“賬房先生”可能是傳統會計的典型形象,受工作條件的限制,傳統會計把大量精力用在重復性的業務數據處理上。而在信息技術和辦公自動化的條件下,會計日常業務需要處理交由計算機系統處理,不僅工作效率快,而且具有即時性、全面性、智能性等特點。會計手段的革命性變化,必然導致會計工作的重心由單純地數據處理,向參與企業的經營預測、經營分析和經營決策等管理職能轉變。
2.核算對象由實物資產向無形資產轉變
在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經濟不再僅僅單純地依靠資源、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而是與信息和知識等方面息息相關,強調對人力資本這一重要資源的開發利用。因此,會計的核算要打破傳統核算體系的束縛,將人力資源作為資本要素和無形資產,特別是對人力資本依賴程序高的行業,如信息技術行業、科學研究機構、各類專業事務所,率先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核算體系,對各類無形資產進行科學定位和準確計量,以達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3.業務范圍由區域經濟向全球經濟轉變
一方面,隨著國際分工越來越細,企業會計核算要“立足本地、放眼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找準本企業在世界經濟大分工鏈條中所處的位置,不斷地降低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和網絡貿易的快速發展,“地球村”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大市場,客觀上要求會計管理參與市場分析,研究市場發展趨勢,幫助企業制定發展戰略,實現會計管理目標。
二、會計環境變化對會計從業人員能力構成的要求
1.具有系統的知識結構
會計從業人員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一是要有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同時掌握金融政策、相關法律和管理科學方面的知識。二是要有比較全面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要在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電子商務、網絡信息技術、辦公自動化、硬件系統檢測與維護等方面的知識,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處理日常業務和會計事項。三是要具有熟練地運用外語進行交往的能力,企業開發國外業務時,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外語進行溝通流,而且需要同時掌握我國和外國會計準則。
2.具有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一方面,要善于溝通協調上下左右的關系。會計工作處于企業財務管理樞紐,經常與稅務、銀行、審計與不同方面的人和事打交道,因此必須學會與別人溝通,妥善處理與單位領導、同事、合作伙伴和監管部門之間的關系,取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另一方面,要敢于堅持原則。在具體工作中,會計人員必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嚴格執行《會計法》、《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做到章辦事,依法理財,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
3.具有廣闊的工作視野
首先要具有國際視野。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使世界范圍內各企業互相之間實現了零距離接觸,一名出色的會計應當隨時關注全球企業經營動向,捕捉世界各國會計理論會計技術等領域的新動向,準確分析企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實現困難,把握未來企業生產經營的走向。其次要有敏銳的洞查力。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不人去亦云,思想解放,墨守陳規,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綜合對本企業的各類會計數據、信息和資料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符合客觀實際的決策的方案。
三、培養會計從業人員能力素質的對策辦法
1.提高學校教育的針對性
一是相高等院校要加強對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理論的研究,以市場需要為導向,研究并完善教學培養方案,特別是注意結合實際增加信息技術教學的比重,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信息網絡技術、數據庫應用技術、軟件編程及維護、病毒防護知識、硬件故障排除與維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強化專業外語應用學習,為培養復合型的會計人才奠定基礎。二是要摒棄灌輸式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多媒體演示、現場模擬、師生互動式教學等授課模式,在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環境上下功夫,并適當增加學生實踐見習的比重,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2.建立健全會計人才評價體系
財務會計是一項專業性和法規性很強的專業,因此必須科學建立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從職業道德、知識結構、綜合素質、操作技能等方面,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專業認定。根據《會計法》和《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嚴格會計從業人員考試制度,切實做到“凡進必考”,把好會計人員的入口關。其次,落實考核獎懲制度。從行業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的角度,對于會計隊伍的優秀人才予以表彰,對出現問題的會計人員予以懲處,弘揚社會的正能量,確保會計隊伍健康發展。
3.強化在職會計的繼續教育培訓
在培訓對象上,要區分層次,按類施訓,相關部門要區分行政事業單位、企業、農村、社團等不同類別,合理制定在職會計繼續教育培訓規劃,有計劃、有步驟、有批次地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在培訓內容上,加強計算機信息技術和數據庫等知識的學習,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實際操作技能。三是在培訓方式上,可以按照《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要求,會計從業人員通過參加脫產培訓、遠程網絡化培訓、領軍人才培訓等途徑,落實培訓計劃,提高他們的實際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永清.論我國高級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北京:會計研究,2008(10):80-83.
[2]趙國強.網絡環境下會計假設理論研究現狀的評價[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4(1).
作者簡介:趙起鳳(1995- ),女,漢族,遼寧省,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管理201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