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雄
摘要:對一起雛雞食鹽中毒的診治情況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雛雞;食鹽中毒;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5-0030-01
食鹽是雞體生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物質,其與氨基酸、維生素等物質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食鹽的缺少會導致一些疾病的暴發,影響著正常的雞群的發育生長。但食鹽攝入過多或連續攝入食鹽后沒有給予足夠的飲水常會引發食鹽中毒事件[1,2]。由于鈉中毒在臨床診斷中難以迅速確診常導致治療效果不佳,極易導致大批雞只死亡,影響養雞業的發展。本文將對一起雛雞食鹽中毒的診療情況做一報告。
1 發病情況
該養雞場共計存欄2 300羽,20日齡時部分雛雞出現精神異常、食欲減退或廢絕,有弱小雛雞陸續發生死亡,發病7 d內,每天都有雛雞死亡。患病嚴重者精神頹廢、臥地不起、全身顫栗、羽毛蓬松,癥狀輕者走路不穩。病發初期,飼養戶曾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過,效果不明顯。經臨床診斷、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診斷手段后確診為雛雞食鹽中毒。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病情好轉。
2 臨床癥狀
病初食欲減退,喜飲水,隨后部分雛鳥出現羽毛蓬松,縮頸呆立,不愿走動,嗜睡。眼結膜潮紅,眼瞼腫脹。病情較重的雞兩翅下垂,食欲廢絕,體溫略低。最后倒地,兩腿泳狀活動,頭頸后仰,直至死亡。病程較長者排含有黏液的稀便,逐漸消瘦。
3 剖檢變化
取5只典型癥狀瀕死期病雞剖檢,營養水平中等偏下,腹部皮下水腫,嗉囊空虛,十二指腸、小腸、直腸黏膜充血,有點狀出血。腎囊腫,心尖見出血點。腦水腫,小腦膜濕潤,血管怒脹,有散在出血點。肝、脾、胃未見病變。
4 實驗室檢查
腦組織切片,蘇木精—伊紅染色法染色鏡檢,可見腦實質間質增寬,結構松散,淋巴細胞浸潤,神經細胞水腫變性,結構疏松,纖維紅染,并有膠質細胞增生;球蟲檢查,刮取出血嚴重的小腸黏膜和糞便檢查,未見蟲卵;細菌學培養,取病死雞血瓊脂斜面培養,未見細菌生長。
5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治療情況,懷疑是代謝中毒或飼料含有毒成份。雛雞飼料配方(%),玉米55、小麥10、碎米10、豆餅12、魚粉10、骨粉2、復合維生素添加劑0.5、食鹽0.5,粗蛋白20.25%,能量蛋白比69。此配方于19日齡中午始飼,因當時豆餅價高,日糧比例中增加了魚粉(原3%),減少了豆餅(原19%)。魚粉系沿海廠用咸“剝皮魚”生產,NaCl含量達15%。根據化驗結果結合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治療情況診斷為雛雞食鹽中毒。
6 治療
(1)立即更換飼料,改喂標準全價雛雞飼料,在飼料中增加維生素的含量,特別是維生素A、C、D;供給充足的5%多維葡萄糖和新鮮的青綠飼料,同時在飲水中加入0.5%小蘇打,連用3 d后,改用0.25%小蘇打再用3d,以促進蓄積在體內的鹽排出[3]。
(2)對無明顯癥狀的雞1 000 mL水中加100 g白糖、維生素C(50 mg/片)10片自飲。
(3)對重癥雞用25%的葡萄糖50 mL、溴化鈣20 mL(1 g)維生素C 10 mL(1g)配成混和液,內服2 mL /只,輕癥雞1 mL/只,每日3次,連續6 d,治療效果良好。
7 體會
(1)氯化鈉是家禽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維持血液滲透壓和調節體液酸堿平衡具有很大作用。飼料中含一定量食鹽(0.3%~0.5%),能改善飼料風味,增加食欲,加強消化(增加消化液分泌,參與胃酸的形成),滿足機體的需要。
(2)雞對食鹽較敏感。據資料介紹,飼料中含食鹽2.2%就會發生急性中毒,3.7%~4.0%就會引起急性死亡。補充食鹽時應考慮到其他飼料的含鹽量。
(3)食鹽中毒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機體攝入過量食鹽,體內Na+急劇增加,破壞了體液酸堿平衡和血液相對穩定的滲透壓,造成局部組織器官水腫,特別是腦組織,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代謝障礙,顱內壓升高,興奮抑制過程失調。另外,胃腸黏膜受到直接刺激而損傷[4]。所以臨床上常見神經癥狀和胃腸黏膜卡他性出血、組織水腫。
(4)中毒性疾病的治療效果取決于機體中毒的程度。對NaCL中毒,重癥病雞療效不太理想。在實踐中若發現疑似飼料源性中毒疾病,應立即更換飼料,綜合治療,飼喂時間越長,中毒越深,療效則不佳。
參考文獻:
[1] 楊東輝,食鹽中毒的診治[J].中國畜禽種業,2014(1):32.
[2] 張愛霞, 雞食鹽中毒的防治[J]. 山東畜牧獸醫, 2012(9):103-104.
[3] 黃翠芳,王繼成. 雞食鹽中毒[J]. 山東家禽,2004(8):45-47.
[4] 王旭強,梁建明. 一例肉雞食鹽中毒的診治[J]. 甘肅畜牧獸醫,2010(4):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