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王勇
摘要:對于病死豬需及時進行隔離、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阻止病原擴散,確保養殖業健康發展。本文主要探索病豬隔離、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等問題。
關鍵詞:病豬;死豬;無害處理
中圖分類號:X7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5)05-0053-01
任何豬廠都會遇到病死豬,病死豬是疫病傳播和擴散的重要傳染源,不僅會對養豬業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還會來重威脅人畜健康,故應對病死豬進行安全有效地處理。
1 病豬的隔離
針對規模養殖場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病豬(特別是在周邊有暴發性傳染病發生時),包括食欲不振、嗜睡、走路不穩、膚色變深等癥狀,需要及時進行檢查與隔離,對于有治療價值的需及時處理。
其次,需要合理用藥和飼喂,針對不同的病因和情況,適度的保障病豬的生活條件與環境,尤其需要對其糞便等進行分類處理,不可與其他健康豬群混在一起,以免病菌的傳播造成大面積的疫病傳染。
再次,制定科學的補助標準,并嚴格執行。對規模較大的豬場(戶),尤其是可以達到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殖戶,需要給予一定的補貼。防止重大疾病在豬群中的傳染,需對其進行病豬隔離、喂養、治療等方面的知識普及和制度宣傳,讓其能夠積極主動的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檢測、觀察、隔離、治療等方面的處理。
2 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
針對已經死亡或者無法徹底治愈的病豬,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那些規模較大的豬場(戶)的病死豬需集中進行隔離和無害化處理。為了鼓勵養殖戶積極參與到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中來,需制定適度的補助政策,避免病死豬造成新的污染。無害化處理的病死豬也包括需要進行強制撲殺的嚴重傳染的病豬。
在出現烈性傳染病需無害化處理的疫病后,需要首先通知相關部門,同時進行隔離,做好病死豬收集,建立收集臺帳。收集臺帳應包括如下內容:病死豬來源養殖場(戶)名稱、大小、類別及數量,并由養殖場(戶)、收集人和轄區獸醫等相關人員簽字確認。在獲得相關部門同意后,需要按規定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針對不同規模豬場的無害化處理也可以延伸到自行處理模式領域,但更需要對其進行及時補貼和監管。需要規模豬場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為所在場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嚴格落實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病死豬外流,并且及時建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臺賬。監管部門需要指派獸醫或由駐場獸醫、處理人員和負責人(保險理賠員)共同簽字確認病死豬情況以及補貼條件等。
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以集中處理為主。根據當地的規模豬場分布情況,有些養殖場也可以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但是需要派人對病死豬的無害處理以及之前的運輸隔離情況進行監管和督察,防止病豬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病菌擴散傳播。自行處理模式下的規模養殖場必須建有規范的無害化處理相關掩埋、焚燒設施,專門用于處理本場的病死動物。
在對已經病死的豬進行集中處理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程序,保證縣級和鄉鎮、村級單位都可以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建立無害化處理場,以就近原則對指定范圍內的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做好無害化處理時間、數量、來源等相關信息的登記。無害化處理場主要負責處理縣域內的病死豬,包括相關的飼料、糞便等。發生疫病的養殖場,對豬舍等進行徹底的消毒也屬于無害化處理的延伸范疇。
無害化處理方式,除了建立專門的化尸池外,還可以通過焚燒深埋等方式處理。這一處理方法除了需要在事前進行大規模的挖坑外,還需要對病死豬尸體進行焚燒處理,焚燒處理是一項比較安全的措施。但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具有一定水平的焚燒場地,然后深埋,撒石灰消毒等。然后在掩埋地進行綠化、植樹,確保長時間無人在此掘土或耕種。這種模式主要用于處理大量撲殺的染疫病豬或交通不便的散養戶的病死動物。
3 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核查和監管
在無害化處理病死豬過程中,需要對集中處理模式進行檢查和監管,這是確保無害化處理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措施之一。對于集中處理單位的負責人需要將其定位為該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其無害化處理場內收集、處理、核查和相關資料、圖片記錄等情況負總責。
病死豬處理首要考慮無害化因素,但更需要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養殖業主及其他相關單位和個人積極配合、監督,從而才能保障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肉食品的安全供給、人們的飲食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