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羽

6月9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中國頁巖氣資源調查報告(2014)》。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底,累計投資230億元,完成二維地震21818千米,三維地震2134平方千米,鉆井780口,鋪設管線235千米。全國共設置頁巖氣探礦權54個,面積17萬平方千米,相繼在四川長寧、威遠、井研—犍為,重慶涪陵、彭水,云南昭通,貴州習水和陜西延安等地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發現,獲得頁巖氣三級地質儲量近5000億立方米,其中涪陵區塊探明地質儲量1067.5億立方米。2014年生產頁巖氣13億立方米。
在頁巖氣的萬億盛宴中,新興油氣企業試圖分一杯羹。據有關資料,2014年新興油氣企業投資額達到15.2億元。通過頁巖氣區塊招標,14家非油國有企業和2家民營企業進入了頁巖氣勘查領域。目前,包括石油公司在內的 21家企業從事頁巖氣資源勘查開發。
新興油氣企業在頁巖氣投資中積極性較高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是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現階段的電力發展走到了一個瓶頸。一方面是火電發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電廠的負荷率已經較低,繼續靠新建電廠來提高經濟規模不太現實,所以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二是新興油氣企業需要擴大規模。以國外發電企業為例,法國電力公司(EDF)裝機容量不是很大,但在世界500強的排名是65位。但國內的發電企業則不盡然,比如中國華能集團,裝機容量最大,但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在221位。“所以要擴大規模,還是需要調整,不能光靠電力。”中國華能集團燃氣資源開發部副總經理李良在2015年亞洲天然氣大會上表示。
第三,油氣行業的盈利水平較高。從中國企業情況來看,發電企業的盈利水平比較低。中國實行的是“廠網分開”制度,所有發電企業發出的電都要賣給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這兩家售電公司。中國的發電企業決策項目投資基準收益率是8%左右,而油氣行業一般不低于12%,所以基準收益率是不一樣的。
第四是調整經濟結構。降低碳排放是現在環保提倡的,而中國煤電占總發電量的70%左右,如果不調整經濟結構,環保方面就無法達標。
“現在不能說新興油企在頁巖氣勘探中不行,只能說是處在一個勘探的前期。”李良說。據李良透露,華能集團預計產量可以達到5萬桶,比《頁巖氣資源調查報告報告》中提到的6000方提高了很多。華電、國投等企業也有比較值得關注的發現。
記者觀察
由于國內天然氣價格低迷和開采成本高企,頁巖氣開采普遍難以盈利。國家能源局也在“十三五”能源規劃中將2020年我國頁巖氣產量下調至300億立方米。這比“十二五”的目標產量600億立方米-1000億立方米下調了一半。頁巖氣開發目前在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開發成本高和鉆井周期長依然是困擾頁巖氣開發的瓶頸。雖然《頁巖氣資源調查報告》中提到,“我國成為繼美國、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個實現頁巖氣商業開發的國家”,但頁巖氣開發商業化的難度還是開發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觀點
李 良
中國華能集團燃氣資源開發部副總經理
“預期收益大大滯后,政策沒有考慮新興油氣企業的實際需要,技術信息共享不足,這些都是新興油氣企業在頁巖氣勘探中面臨的問題。”
新興油氣企業在頁巖氣勘探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預期的收益時間大大滯后。2011年,新興油氣企業開始關注頁巖氣的時候,他們不太了解,希望兩三年就拿下,很快就可以賣錢。實際上從國際上的油氣項目的經驗來看,大概需要8年,他們預計的兩三年是達不到的。現在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果然沒有做到。有些企業就開始飄搖,還要不要持續下去。
第二,政策沒有考慮新興油氣企業的實際需要。從政策上來說,雖然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要“能源管理體制創新”,但是這比能源技術創新還困難。目前的政策沒有考慮新興油氣企業的實際需要。最近財政部等部門把頁巖氣的財政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我們也可以理解。頁巖氣產量有些增加,財政負擔不太重,于是降低了補貼的標準。但降低標準以后面臨的問題是,還沒有一個新興企業享受到這項政策,這項政策就進行了調整,甚至就結束了。所以我們國家的政策變化過快。國外的政策一般會持續較長時間,比如印度的政策一般會穩定20年,而我們的政策3年不到就變化了。新興油企甚至都沒有辦法對未來5年到10年情況進行研究和預測。
第三是科技方面的問題。國家進行了很多頁巖氣相關的科技重大研究專項,但沒有一個新興油氣企業有機會參與重大研究專項。技術信息共享方面新興企業完全不占優勢。
觀點
楊永剛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察司油氣管理處處長
“新的頁巖氣開發企業面臨缺乏經驗、人才和抗風險能力不夠等問題。”
中小企業剛開始積極性很高,后來發現難度大,最后沒信心就走了。就怕這樣忽冷忽熱,而且熱情掉下來了,再想上去就難了。目前我國油氣勘察開采市場存在競爭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新的頁巖氣開發企業又面臨缺乏經驗、人才和抗風險能力不夠等問題。油氣勘察周期一般7~10年,目前21個頁巖氣招標區塊中,2個區塊勘察了3年多,另外19個勘察還不到2年,四川盆地從正式做頁巖氣也就5年時間。很多中標企業都是剛進入的市場主體,取得突破需要更長的時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