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宇
亞美能源成為中國煤層氣產業成功上市的第一只股票。這對處于瓶頸期的中國煤層氣產業來說,是一件提振行業信心的好事。上市后的亞美,也將迎來提升產量的艱巨挑戰。
在中國煤層氣行業摸爬滾打20余年后,亞美能源控股有限公司(AAG Energy Holding Limited,下稱亞美能源或亞美)第二次赴港IPO終于成功。6月23日,亞美能源在香港聯交所主板開始交易,股票代號為2686。
上市后的亞美能源,是中國煤層氣產業成功上市的第一只股票。這對處于發展瓶頸期的中國煤層氣產業來說,算得上是一樁提振行業信心的好事;對于亞美能源自身來說,上市之后也能帶來更充足的資金和更完善的公司治理。
不過,囿于技術和成本等方面的難題,煤層氣在中國仍處于開發前期,而且前期投資相對較大,大多數生產商還沒有進入商業開發期。事實上,國內也有其他煤層氣公司早有上市的計劃,但至今仍未實現。
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亞美能源的發展前景自然備受關注。上市之后,亞美能源的發展道路如何走下去?由于中國地質條件和美國大不相同,亞美能否根據不同地質條件采用不同技術并取得成功,令人關注。
亞美能源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去年純利潤1.95億元人民幣(以下若無明確標明,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通過此次上市,它集資所得的款項凈額預計約為21.4億港元,將為其今后的發展籌得充沛的資金。
潘莊帶來的第一桶金
亞美能源進入中國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在那之后,該公司先后在山西、東北等地區進行了煤層氣勘探、開發和運營。2003年,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聯煤)和亞美大陸煤層氣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雙方開始在煤層氣開采方面展開合作。
其后,亞美先后獲得了對其來說最重要的兩大煤層氣區塊。2004年,亞美獲得馬必區塊的產品分成合同;2006年,亞美通過收購美中能源獲得潘莊區塊的外方權益。
潘莊和馬必兩大煤層氣區塊均位于山西省沁水盆地南部,目前亞美在這兩大區塊的合作伙伴分別為中聯煤和中石油。
與中聯煤合作的潘莊區塊是中國至今唯一一個總體開發方案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并進入全面商業開發的中外合作煤層氣區塊。
潘莊區塊近三年來煤層氣產量的快速增長為亞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使亞美在中國煤層氣產業獲得了真正的第一桶金。
亞美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潘莊2012年總產量為1億立方米,2014年增長至3.8億立方米,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92.3%。
2012—2014年產量高速增長的同時,潘莊區塊所產煤層氣的平均銷售價格隨著中國天然氣價格的上漲也逐年上漲,分別達到了每立方米1.37元、1.49元、1.73元。從2013年開始,亞美實現盈利,2013和2014年利潤分別為0.40億和1.95億元。
而在2013年開始全面盈利前,亞美能源在2012年就首次提出了計劃上市,但當時被擱置了。亞美能源董事長鄒向東日前在香港的記者會上解釋說,2012年的上市計劃未能落實主要因為當時的市場情況不夠理想,而且公司價值被低估,故擱置上市計劃。
有了2013年和2014年的盈利后,亞美能源第二次赴港IPO終于成功,成為了中國煤層氣產業首只上市的外資公司。亞美能源一位高管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登陸資本市場將為公司提供一個新的融資平臺,可以通過并購新的資產或業務擴大公司的運營規模及實力。未來,亞美將借鑒潘莊開發的成功經驗全面開發馬必項目以及其他新項目。
業內人士對亞美的上市大多持樂觀態度。安迅思天然氣資深分析師錢莉對《能源》記者分析說,潘莊項目和馬必項目均位于中國最具煤層氣商業化開發潛質的山西沁水盆地。亞美能源通過此次資本化運作,能夠加大資金募集能力,更有利于其在煤層氣領域的開發力度,也能夠幫助行業快速發展。
亞美上市的背后也離不開其大股東的助力。自2010年3月起,華平分批對亞美能源進行了近2億美元的投資。目前華平在亞美能源持股約為30%,是其最大的機構股東。
“在決定對亞美投資之前,我們的能源團隊花了大約半年的時間,考察了亞美的所有項目,最終確定了分批投資方案,以配合亞美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投資亞美能源以來,我們陸續為其引進了在美國煤層氣領域具有豐富的開采技術和運營能力的高管。”華平中國一位負責人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表明,亞美的團隊能夠借鑒美國煤層氣和頁巖氣開發的先進技術,使產量快速提升,并使生產成本低于同業水平。 ”
產量增長潛力幾何
對于一家油氣企業來說,資源儲量是立足之本,產量是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亞美能源手中的兩大煤層氣區塊未來產量增長如何,是決定其未來業績的首要因素。潘莊區塊于2011年開始進入商業開發階段,而且是國內迄今為止唯一取得發改委商業開發許可的區塊。
馬必區塊的總體開發方案一期已于2013年11月獲得國家能源局的前期批復。據亞美上市資料披露,該項目一期方案涵蓋總面積131.7平方公里,建設規模為10億立方米/年。
在資源儲量方面,亞美能源的招股說明書顯示,潘莊區塊的證實儲量(1P)為1079億立方英尺,馬必區塊尚無1P儲量,其概略儲量(2P)為6901億立方英尺。亞美在這兩個區塊所占的權益分別為80%和70%。
從目前情況來看,潘莊區塊近幾年產量增長迅速,而馬必區塊目前還沒有可準確計算的商業產量。那么,兩大區塊未來的產量增長潛力到底怎樣呢?
有業內人士對亞美的兩大區塊產量前景持謹慎態度。接近亞美能源的某位煤層氣產業資深人士對《能源》記者透露說,亞美能源通過改進技術和設施裝置,的確使潘莊區塊達到了快速增產的效果,但是這種增長方式未來能否長時間保持就比較難說了。
據亞美招股書披露,隨著潘莊生產規模的擴大,該區塊的成本在逐步下降。2014年12月潘莊區塊平均單井日產量2.8萬立方米,在全國煤層氣區塊中處于最高水平。截止2014年,潘莊的單位生產成本從2012年的0.97元/立方米下降到0.31元/立方米。endprint
而受益于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的改革,潘莊2012-2014年平均銷售價格逐年上漲,分別達到了每立方米1.37元、1.49元、1.73元。從2013年開始,亞美已經實現盈利,2013和2014年利潤分別達到0.40億和1.95億元人民幣。由于潘莊區塊煤層氣產量的不斷提升,亞美能源的收入及盈利能力得到大幅增長。
上述業內人士還表示,馬必區塊比起潘莊區塊來說勘探開發難度更大,亞美現在只制定出了一期的總體開發方案,馬必區塊更全面、更準確的商業產量,以及其增產速度有待驗證。
有證券研究機構也認為亞美區塊的產量增長存在一定風險。香港證券公司財通國際發布的研報稱,亞美能源未來一兩年內的產量可能全部來自潘莊,但其2P儲量有限,按2015年預測總產量計,僅能維持約不足13年,產量增產具有一定風險。
亞美的招股書風險提示部分也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風險,包括:潘莊區塊產量增長緩慢、馬必區塊產量未能提高、煤層氣售價未能提高等方面。
上述亞美能源的高管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回應說,馬必區塊總面積898.2平方公里,遠大于潘莊區塊的67.4平方公里,是后者面積的十余倍,其勘探難度和復雜程度自然也是大很多。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未來馬必區塊一旦進入商業化開發階段,產量規模和盈利水平也很有可能超過潘莊區塊。
也有業內人士對此態度比較樂觀。一位官方背景的地質勘探專家對《能源》記者表示,亞美所擁有的區塊位于中國煤層氣資源最富集的沁水盆地,如果總體開發方案研制得當,馬必區塊也很有可能會成為產業中的黑馬。不排除其未來產量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的可能。
煤層氣產業風險
成也蕭何敗蕭何。亞美受益于煤層氣開發而走上了發展壯大并且上市的道路,可是也由于中國煤層氣產業一路發展的磕磕絆絆,亞美能源的發展前景也將成為煤層氣行業的風向標。
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的煤層氣產量幾乎每年都少于原先制定的規劃目標。今年2月國家能源局頒發的《煤層氣勘探行動計劃》中指出,到2020年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力爭達到400億立方米。資訊機構安訊思認為,若按目前速度發展下去,實現2020年的開采目標具有挑戰。
上述地質勘探專家對《能源》記者表達了國內煤層氣產量增長的擔憂。他說,美國只用了幾年時間就使煤層氣產量達到了井噴式增長,但后來就一蹶不振,如今美國的煤層氣產量已從高峰期大幅下跌。我國的煤層氣產業一直沒能達到理想的快速發展期,未來如何還很難說。
安迅思調研多個煤層氣開采企業后總結認為,探礦權重疊、勘探不足、地質條件不理想、技術瓶頸、成本倒掛等多個問題,導致了多年來煤層氣開采一直不理想。煤層氣若要加快發展,仍需政策助力。
而0.2元/立方米的煤層氣補貼政策從2007年起就已開始實施的,已經較大地促進了煤層氣產業勘探開發的積極性。2012-2014年地面煤層氣產量從27億立方米增長到37億立方米,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7.1%。
對于煤層氣的補貼政策,上述亞美能源的高管說道:“我們理解并歡迎國家為扶持煤層氣行業發展而實行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我們認為除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之外,技術的進步、市場化價格改革是推動煤層氣產業整體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p>
同時,該高管認為,在天然氣需求不斷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加,開采技術提升,以及中國政府一系列煤層氣優惠政策的鼓勵下,相信中國煤層氣行業的增長將不斷提速。
如果說技術和成本是企業自身可控的內部因素,礦權重疊因素則是煤層氣企業難以把控的外部難題。煤層氣屬于國家一級管理礦種,由國土資源部管理,探礦權由國土資源部授予;而煤炭資源開采權則由國土資源部以及資源所在省授予,屬于二元管理體制。
上述亞美能源高管稱,目前中國政府倡導先抽后采,提前抽取煤層氣是保證煤礦安全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防止煤層氣排入大氣中造成空氣污染的有效手段,只要煤層氣企業和煤礦企業進行充分良好的合作與溝通,開采煤層氣實際上是雙贏的結果。“我們目前還沒有遇到礦權糾紛的問題。對于行業的礦權糾紛的問題,我們不便做評論?!?/p>
亞美的大股東華平對中國煤層氣產業以及亞美能源的未來抱有較強信心。華平中國對《能源》記者表示,作為長線投資者和在能源領域有著40多年經驗的全球化私募投資機構,華平看好中國非常規能源行業的長期發展和前景。中國煤層氣行業屬于起步階段,華平可借助在美國煤層氣行業成功的投資經驗,將相關的技術和資源帶給亞美能源,相信其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潛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