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的裂縫形成原因較多,施工材料、混凝土質量、施工質量都與路面裂縫形成有直接關系。基于路面施工過程中裂縫形成的主要原因,施工人員需要從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控制路面平整度水平、加強養護幾個方面入手,做好預防和治理工作,提高公路質量。
關鍵詞:公路路面;施工質量;路面裂縫;施工材料;路面平整度;公路建設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44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8-011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8.055
公路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建國以來,政府一直重視公路事業發展,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公路建設規模顯著增加,施工技術明顯提高。在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是重點環節之一,路面施工質量關系路面平整度,影響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但是,公路路面施工也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序,施工過程涉及大量工藝流程。與此同時,實際公路路面施工過程受地質條件、氣候環境、人為等因素的影響,路面在施工過程環節也容易出現裂縫,嚴重降低施工質量和公路安全性。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結合工作經驗,對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形成裂縫的原因及其對策進行分析。
1 裂縫成因
1.1 施工材料問題
第一,水泥選型不正確造成水泥質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可引起施工過程出現裂縫,并對公路整體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如若水泥的強度、抗凍性能、安定性等因素不符合施工要求,將直接導致混凝土路面出現裂縫。
第二,粗集料使用不合理且分配變化差異較大。如若施工人員未有效控制粗料的粒徑,選用粒徑更大的粗料,將降低混凝土的彎拉強度。另外,粗集料的針片狀含量超過標準、軟顆粒含量過多,將降低粗集料的強度、堅固性能,使粗集料性能不符合設計標準,影響混凝土的強度。
1.2 混凝土問題
混凝土問題表現在水和水泥的重量比不科學和計量誤差較大兩個方面。在水和水泥重量比上,如若重量比偏大,則易增加混凝土干縮變形程度,引起干縮裂縫。重量比偏小對混凝土內部密實度有一定的影響,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如若重量比偏小,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也會更低,影響施工人員的施工操作。在計量誤差方面,施工人員難以將計量誤差控制在適合范圍。而計量誤差偏大將對施工材料分配帶來影響,導致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的用量過多或過少,導致混凝土板體內部強度差異不協調,混凝土整體強度差異較大,引起裂縫。
1.3 施工問題
第一,基層過于干燥導致基層快速大量吸混凝土水分,引起混凝土發生大面積收縮,并出現嚴重的收縮裂縫。
第二,天氣因素引起裂縫。如氣溫較高,水泥水化速度更快,增加熱量;如散熱途徑不暢,將引發溫度裂縫。另外,水分蒸發速度過快也會增加混凝土的干燥度,引起收縮裂縫。
第三,養護工作不充分和養護時間不足。養護工程不充分,混凝土內部水分含量下降過快,引起干縮裂縫。養護時間不足,混凝土強度不符合要求。如過早開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發生開裂幾率將極高。
2 預防對策
2.1 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
選擇水泥型號時,首選高強度、干縮性能小、耐久性強的水泥,再根據公路等級、施工技術以及施工工期等具體要求選擇適合公路施工的優質水泥。選擇細集料時,首先要根據細集料選擇標準及其相關要求,首選具有質地堅硬、耐久性強、機制砂等特點細集料。當細集料同時滿足質地堅硬、耐久性強的特點時,應選擇機器生產的機制砂,主要原因為機制砂不僅干凈,棱角特性也強于其他細集料。清洗集料和混凝土攪拌過程中,選用的水不得含有油、酸、堿等有機物或有機物含量低,以免對集料特性以及混凝土質量產生影響。
2.2 控制路面平整度水平
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是衡量路面質量和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控制路面平整度不僅可以提高經濟效益,還能減少車輛顛簸振動,降低車輛對面板的沖擊作用,從而降低路面發生斷裂、錯臺等問題的幾率,延長公路使用年限。提高路面施工平整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保證集料級配的準確性。在攤鋪瀝青混合料階段,施工人員需要保證集料級配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嚴格依據設計文件要求進行集料級配。另外,將路面壓實系數波動范圍控制在標準范圍以內,攤鋪前還需對集料進行預加熱處理。
第二,提高攤鋪質量。進行攤鋪施工前,施工人員首先需要運用基準鋼絲法找平路面,找平后再打入支撐裝置,間距為10cm,鋼絲標高依據支撐桿高度確定。
第三,做好路面加密處理,可將支撐桿加密處理位置設置于滿度較小或邊坡點,可提高加密效果,從而提升路面平整度。
第四,提高混凝土攤鋪質量。開始攤鋪工作前,首先需要檢查支撐桿及基準鋼絲架標高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才開始攤鋪。如若不符合要求,需調整支撐桿及基準鋼絲架標高后在進行攤鋪作業。攤鋪過程中,需要設置專人負責監督攤鋪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攤鋪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免攤鋪機來回碰撞而影響鋼絲和支撐桿的使用性能。
2.3 加強養護
首先,制定混凝土路面日常養護措施方案或計劃。養護工作是避免混凝土路面遭受外界因素破壞的重要保障,施工人員需要總結工作經驗,制定行之有效的路面養護措施,如覆蓋土工布、制定科學灑水周期、實行交通管制等,提高公路使用壽命。在雨季或冬季前施工,需要做好補縫工作,防止積水經縫隙侵入地基,導致地基松動,降低地基強度而出現網狀裂縫。此外,做好板底壓漿施工。對于常見的脫空問題,施工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采取底板壓漿處理。底板壓漿是一項應用較為廣泛的成熟的公路施工技術,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的重要手段。
2.4 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第一,控制路面標高,根據平整度要求控制基層平整度,保證混凝土板厚度均勻一致。高級公路則可通過瀝青封層,降低路面發生裂縫的幾率。更高級的公路還可采取塑料薄膜保護方式,降低混凝土面層與基層的摩擦力。
第二,鋪筑混凝土前,先在基層表面灑上足夠的水,使基層和模板達到飽和狀態,以免施工后混凝土水分流失過多。加強攤鋪質量控制,防止操作人員任意向拌合物加水。保證振搗時間,確保均勻振搗密實。抹平階段,用直尺反復檢測,確保路面平整度。
3 結語
裂縫的成因貫穿于公路路面施工的所有環節,因此施工人員在實際施工中也需要重視路面裂縫問題,做好每個環節的施工操作及施工質量控制,將預防與治理裂縫措施相結合,才能防患于未然,并及時解決裂縫問題,防止裂縫進一步擴大而造成更大的影響,提升公路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劉寧.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及其質量控制對策[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2(6).
[2] 謝小孝,呂紀杰.高速公路路面裂縫的養護與處治技術[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2,3(6).
[3] 董振波.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滑膜式攤鋪機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4).
[4] 李紅.瀝青路面裂縫的處治措施與預防技術分析[J].交通標準化,2013,17(19).
作者簡介:張毅,四川綿陽人,供職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路面施工。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