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麗 馬云飛(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1)
·實證研究·
國內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調查研究
尚新麗 馬云飛
(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摘要〕國內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涉及:開放存取政策顯示方式、相關機構的開放存取政策、內容政策、提交政策、使用政策、格式和版本要求、法律依據、退出政策和隱私政策九個方面的內容。經過比較,上述政策既值得肯定,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關鍵詞〕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
近年來,隨著開放存取運動的不斷發展,作為開放存取運動三大分支之一的機構知識庫(IR)這種新型的學術交流模式,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國內學者將機構知識庫視為“一個大學或研究機構通過網絡來收集保存、管理、檢索和利用其學術資源的數據庫”[1],是數字科研時代一種新的學術交流與知識共享方式。[2]CNI專家C.A.Lynch認為:“機構知識庫是數字時代學術研究的基礎設施, 一個大學的IR是學校為師生員工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務, 服務的目的是用于管理和發布由本機構及其成員所創造的數字資料?!盵3]高校作為我國科研機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科研成果,而且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日趨完善,這些都使得高校建立機構知識庫具有先天優勢。隨著我國高校機構知識庫建設的不斷深入,通過規范的開放存取政策來引導使用者進行開放存取操作,保護其合法權益,約束其行為,將成為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據調查,目前國內對高校機構知識庫的研究,多集中于機構知識庫建設、機構知識庫項目和技術以及高校機構知識庫模式等方面,對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還沒有定義和專門研究。與開放存取政策相關的文獻僅有2條:即舒蓉等人的“基于開放存取的大陸高校機構庫研究”[4]和黃敏、周新躍的“基于開放存取的高校圖書館機構知識庫構建問題與對策”[5]。前文對大陸高校機構知識庫構建現狀進行了比較研究;后文討論了高校圖書館機構知識庫構建存在的經驗借鑒、知識庫內容控制、知識產權或版權、人才、工具選擇和標準化等問題及其相應的對策。兩者未深入研究機構知識庫的開放存取政策。由此可見,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欠缺。實踐方面,北京大學機構庫已經以此為標題制定出一套規定來規范用戶的使用。[6]
鑒于此,文章選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對其開放存取政策進行全面比較分析,找出其優勢和不足,進而提出改進建議,以期為完善和健全我國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提供參考。
開放存取政策即機構庫使用者在利用機構庫進行存取操作時必須遵守和了解的一系列規范,是面向用戶的使用說明。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的內容可歸納為九個方面:開放存取政策的顯示方式、相關機構的開放存取政策、內容政策、提交政策、使用政策、格式和版本要求、法律依據、退出政策和隱私政策(見表1)。

表1 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的內容
2.1開放存取政策顯示方式
開放存取政策在機構知識庫網頁上的顯式方式也即位置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用戶查找的難易程度,也表明機構知識庫對開放存取政策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機構知識庫建設的完整性。三大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顯示的位置分為三種:清華大學位于主頁的右下角;北京大學隱藏于“使用指南”中;而廈門大學學術典藏庫以單獨的“版權申明”條目直接顯示于主頁最顯著的位置。將三大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的頁面顯示位置和鏈接次數進行比較可知:頁面位置越顯著,鏈接次數越少,越便于用戶發現,節省時間。否則,需要多次點擊才能看到。比較而言,廈門大學的顯示方式效果更好。
2.2相關機構的開放存取政策
出版社、教育科研機構、科研資助機構等與高校機構知識庫可能會發生沖突的相關機構的開放存取政策,對于作者能否將作品存入機構知識庫具有重要影響。比如對于期刊的預印本,即還未投出的論文或還未審核結束的論文,作者擁有完整的著作權,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將其錄入機構知識庫,即使論文通過審核,也不影響作者在機構知識庫中的存儲。但對于后印本來說,出版社已經通過了審核,擁有了一定的著作權,這時作者能否將作品存入機構知識庫則要看出版社的協議規定。有些出版社并不要求作者對網絡出版傳播權進行非排他性轉讓,這時作者擁有對作品的自主權,但如果出版社要求的是出版傳播權的非排他性轉讓,則作者不能夠進行機構知識庫的存儲。[7]除了期刊論文,機構庫中存儲的圖書、文集、報告等其他資源也可能會與相關機構發生沖突,因此,明確相關機構的開放存取政策十分必要。
而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只有清華大學對相關機構的開放存取政策進行了聲明。其聲明包括三個方面:教育科研機構的開放存儲政策、科研資助機構的開放存儲政策、出版社的開放存儲政策。[8]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的機構知識庫對此并未提及。
2.3內容政策

表2 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內容政策
內容政策規定了高校機構知識庫允許收錄的作品類型和提交作品的人員范圍,是高校機構庫實施資源收集策略的具體手段。一個學術機構的智力產出除了研究性成果外,還有非研究性成果。非研究性成果有:行政文件、活動記錄、課堂講義等等。到底什么樣的智力產出能夠錄入機構庫中需要進行明確限定。而高校機構人員也有很多,教師、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行政人員,誰能夠提交也是內容政策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9]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對作品類型和提交人員均有明確的規定,作品類型比較廣泛,幾乎囊括了學術機構產生的全部知識成果,廈門大學在這方面未做明確規定(見表2)。
2.4提交政策
提交政策主要指提交許可協議和版權歸屬協議。高校機構知識庫由于其自身的開放性,需要制定與機構庫相適應的提交政策來避免可能產生的知識產權糾紛,但也有高校機構庫會涉及其它的與提交相關的問題。①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的提交政策提供了兩個版本:一是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禁止演繹;另一種是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兩種方式都允許讀者復制、發行、展覽、表演、放映、廣播或通過信息網絡傳播本作品,第二種方式還允許創作演繹作品。但用戶必須尊重作者的署名權,不得將作品用于商業目的。兩種版本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作品的使用方式上,第一種方式禁止演繹,第二種方式允許用相同方式共享。如果改變、轉換作品或者以作品為基礎進行創作,只能采用與本協議相同的許可協議發布基于作品的演繹作品。②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提交政策有以下五個方面:提交的代理和時間問題;版權歸屬和保護問題;出版商或資助方的禁錮期問題;存儲過程中,作品作者默認授予機構知識庫的權利;上傳資料的流程。③廈門大學學術典藏庫規定:版權屬于作者或/和資源所有者。[10]
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都規定了機構知識庫中的作品歸原作者所有。其中清華大學對版權和使用方式的約束最為詳細,提供了兩種具體的提交許可協議,這種提交政策也為北京科技大學機構知識庫所采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而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對提交的細節問題考慮十分全面,如提交時間和禁錮期問題,也值得其他高校機構知識庫學習。
2.5 使用政策
從用戶角度講,開放存取政策主要包括元數據使用政策和全文使用政策;而從作者角度來講,作者利用機構知識庫提交作品則需要簽署相應的授權許可。整體上,高校機構知識庫的使用政策包括三個方面:授權許可、元數據使用政策和全文使用政策。
比較而言,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的使用政策全面而詳細,北京大學機構三項俱全,其余兩所僅有全文使用政策。北京大學機構庫元數據使用政策規定,“用戶可以以非盈利目的進行使用元數據,并在使用時提供原元數據記錄的鏈接或OAI標示符。在沒有正式許可的情況下,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商業目的以任何形式使用元數據”[11]。高校機構知識庫在作者提交作品時往往會要求一并提交作品的元數據等信息而不是采用通用的元數據集(如都柏林核心集),這些元數據在讀者瀏覽機構知識庫時可以免費獲取。為了保護元數據創造者的合法權益,規定元數據使用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在設計用戶全文使用政策時,三所高校機構知識庫考慮的角度基本相似:①只能以個人學習、教研為目的,而不得以商業盈利為目的;②作品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使用時要尊重版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③需要引用、轉載內容時,需標明作者、標題和詳細書目信息;④不允許大量下載或鏡像使用。
2.6格式和版本要求
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和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在開放存取政策中提到了格式和版本要求的問題。
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從格式和版本兩個角度分別提出了明確要求。格式要求:①對于文本資料,推薦使用pdf格式;②對于非文本資料,也建議盡量轉化為pdf格式,還可以是ppt,pptx格式。版本要求:設計三個不同版本:①預印本:完全由作者自己創作還未經過加工修改的版本;②定稿版本:經過出版社修改后的最終版本;③出版pdf版本:經出版社修改后定稿,并附加出版社編排信息的版本。作者需要在不同的出版階段提交不同的版本。
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在存儲政策和存儲需求中都提到了版本和格式問題。存儲政策從多角度說明存儲作品所必須滿足的條件,特別強調作品必須是數字化格式。而存儲需求從方便存儲的角度提供了13種推薦的文件格式,分別用于存儲和提交文檔、網頁、視頻和照片等形式的資料。
2.7法律依據
法律是機構制定本知識庫政策的權源,有法律依據的開放存取政策才是值得信服和推廣的開放存取政策。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都直接或間接地提到了相關的法律。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相關法律依據可見其提交政策,位于機構庫主頁右下角的開放獲取及著作權說明;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版權、隱私權相關法律依據,有專門的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授權協議書;廈門大學學術典藏庫關于OA及相關法律約定可見版權聲明。
2.8退出政策
很多情況下,作者有可能需要將已提交的作品撤出。這些情形包括:提交的作品已經被某出版社錄用,并且作者與出版社簽訂的是非排他性的著作權轉讓協議;合作作品的另一作者不同意將作品存入機構知識庫;作者存入的作品不符合機構知識庫的存儲規定等。因此,機構知識庫有必要對作品的退出加以說明,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在收錄范疇中表示:“在特殊的情況下,已發布內容可以申請從‘清華大學機構庫’中移除?!盵12]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在撤回政策中表示:“PKU IR希望對存儲的內容提供長期持久的獲取。然而,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從PKU IR中移除某些內容。如需提交移除申請,請聯系PKU IR管理員,并列明撤回原因。”[13]廈門大學學術典藏庫在版權申明中表示:“本學術典藏庫中列出的所有資源,如作者或資源所有者認為不適合在本平臺揭示,請告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將這些資源移除?!盵14]
2.9隱私政策
隱私政策是指對機構知識庫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定。隨著網絡用戶個人隱私意識的提高,如何保護個人信息不被泄露是網絡信息資源組織過程中要考慮的重要內容之一。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中只有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提出了隱私政策。
通過上述比較,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有以下幾點值得肯定:第一,開放存取政策的位置都比較顯著,最多通過兩次點擊就能找到其內容。第二,機構性和學術性限定十分清楚,明確指出了允許提交的內容和允許提交的人員范圍。第三,三大機構知識庫都非常注重機構庫資源的版權問題。其中,清華大學的版權問題是通過提交政策體現的,這種方式是目前比較權威的限定版權的方式,值得推廣。第四,三大機構庫的開放存取政策都表現出一種人文關懷。如退出政策和北京大學機構庫的隱私政策。
當然,三大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和完善之處:第一,提交的內容范圍還可以擴展。只要是機構成員創造的受知識產權保護的作品都應該提交到機構知識庫中,例如小說和詩歌等。第二,應該明確指出相關出版機構對于開放存取的相關政策,以便于作者決定是否將作品錄入機構庫。三大高校機構庫只有清華大學提到了綠色政策、黃色政策、白色政策,這些出版社可能采取的政策,并對國際知名出版社進行歸類,但沒有提到國內的出版社相關政策。第三,在退出政策方面存在明顯缺陷。退出政策是開放存取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比較復雜,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情形。例如,與機構庫簽署的協議違約會有什么后果,如共同作者不同意退出該如何處理等,這些問題在三大機構知識庫的開放存取政策中普遍沒有得到解決,需要引起重視。
總而言之,三大高校機構知識庫的開放存取政策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其他高校學習的。當然,也有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希望上述分析能對高校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政策的完善和優化有所裨益。
(來稿時間:2014年8月)
參考文獻:
1.趙繼海.機構知識庫:數字圖書館發展的新領域.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2):33-36,50
2.常唯.機構知識庫:數字時代一種新的學術交流與知識共享方式.圖書館雜志,2005(3):16-19
3.Lynch C A.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essential in frastructure for -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 age.ARL, 2003, 226: 1- 7
4.舒蓉,韋衣昶,王玲玲. 基于開放存取的大陸高校機構庫研究.圖書館界,2012(1):61-64
5.黃敏,周新躍. 基于開放存取的高校圖書館機構知識庫構建問題與對策.現代教育技術,2009(19):96-98
6,11,13.北京大學機構知識庫開放獲取政策.[2013-12-10] .http://ir.pku.edu.cn/help/PKU_IR_policy_trial.pdf
7.張強,金濤,曲哲,葛俊忠.機構知識庫相關著作權法律問題探析.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9):36-38
8,12.清華大學機構知識庫開放獲取及著作權說明.[2013-12-10] .http://ir.lib.tsinghua.edu.cn/oadoc.html
9.張耀坤.機構庫內容建設初探.圖書館學研究,2006(9):13-20
10,14.廈門大學學術典藏庫版權申明. [2013-12-10]. http://dspace.xmu.edu.cn/dspace/
〔分類號〕G250.74
〔作者簡介〕尚新麗(1964-),女,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經濟;馬云飛(1992-),男,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2011級本科生。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pen Access Policies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of Three Chinese Universities
Shang Xinli Ma Yunf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
〔Abstract 〕The open access policies of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n China cover the perspectives as follows: displaying modes open access policies of the relevant agencies,content policies,submission policcies,use policcies,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ormat and version,legal basis, leaving policies and privacy policies.By comparison these policies are reasonable to some extent, but also have some inadequacies needing improvement.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Institutional repositoryOpen Access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