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茲恒 梁宵萌(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高校圖書館對國外數據庫資源的長期保存權利研究
劉茲恒 梁宵萌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文章通過對我國高校圖書館與國外數據庫商簽訂的購買協議進行分析,揭示了目前高校圖書館對國外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權利的現狀,討論了高校圖書館對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對高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國外數據庫 長期保存權利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內容不斷發生變化,用戶對數字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促使圖書館將數字資源建設作為了當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最重要的內容,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購買數字資源的經費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購買紙質文獻資源的費用。相對于圖書館已經成熟的傳統紙質文獻資源建設,數字資源的引進、開發利用、保存等方面的問題日益凸顯。
圖書館的紙質文獻資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物品,圖書館在購買紙質文獻以后,在擁有了使用權的同時,也擁有了“物權”(即所有權)。然而,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特別是作為一種虛擬產品的商業數據庫,圖書館對它們的購買和使用多是通過網絡平臺實現的,數據庫商并不需要向圖書館提供數據庫載體實物即可實現圖書館的數據庫服務。這種不擁有所有權的資源購買方式,就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中所謂的“購買使用權”。
我國的高校與科研機構對國外商業數據庫的依賴程度較高,所以高校和科研機構圖書館成為了購買國外商業數據庫的主體。但由于種種原因,各個圖書館對于國外數據庫的選擇取舍必然會是一個常態,一些數據庫需要連續購買,一些數據庫需要開始購買,一些數據庫需要停止購買。顯然,按照僅“購買使用權”的方式,圖書館在與數據庫商的購買協議期結束后,若不能長期保存曾經購買的數字資源,則無法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也就是說,圖書館一旦停止購買某個數據庫,用戶就不能再利用這個數據庫了。目前國內外的數據庫商出于商業利益的考慮,通常會將數據庫長期保存的權利排除在與圖書館簽訂的購買協議之外,有些數據庫商甚至會以此對數字資源進行壟斷,以獲取更大的商業利益。[1]
過去,正是因為圖書館對傳統紙質文獻進行的長期保存,才有效地保證了用戶對圖書館藏書的長久使用權。而既然圖書館購買紙質文獻后能夠自然擁有其“物權”,并能夠按需要進行長期保存,為什么數字資源購買后卻不能擁有其所有權呢?為此,一些學者主張,圖書館購買數字資源使用權的同時也應享有數字資源的物權,即享有一種“虛擬物權”。他們認為,如果圖書館在購買商業數據庫的同時能夠獲得其“虛擬物權”,那么圖書館便可以長期保存其購買的數據庫資源,以保證不再購買這些數據庫后仍然可以對已經購買的資源繼續使用。[2]
1.1 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的形式
中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聯盟(Digital Resource Acquisition Alliance of Chinese Academic Libraries, 簡 稱DRAA)是由我國部分高校圖書館共同發起成立的數字資源采購聯盟,其目的是合作開展引進數字資源的采購工作,規范引進資源的集團采購行為,通過聯盟的努力為成員圖書館引進數字學術資源,謀求最優價格和最佳服務。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對國外數據庫的采購,大多是通過DRAA來完成的。[3]
我們從DRAA數據庫采購平臺中篩選出2015年1月國外數據庫商與DRAA或高校圖書館簽訂的數據庫購買協議30份。通過分析這些購買協議或采購方案,歸納出高校圖書館在購買數據庫時獲得的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或永久訪問權利及其實現方式。在DRAA與數據庫商簽訂的購買協議中,大部分對“永久訪問權”都有相關規定,高校圖書館的權利主要體現在:圖書館對已購買的數據庫資源擁有獨立的存檔權;DRAA對已購買的數據庫資源有集團存檔權;無明確規定存檔權,但圖書館對已購買的數據庫資源有永久訪問權。
(1) 獨立存檔權
國外數據庫商授予圖書館的獨立存檔權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數據庫商向圖書館無償提供已購數據庫的紙本或其他電子格式的存檔文件,一種是圖書館付費購買存檔文件。獨立存檔權的實現有利于圖書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用已購買的數據庫資源。
盡管所有數據庫商與圖書館簽訂的協議中都對“永久使用權”有所規定,但明確約定圖書館擁有對已購買數據庫資源獨立存檔權的只占少數。例如,APS數據庫的集團購買用戶可以選擇購買協議期間的APS存檔數據,存檔數據將以CD-ROM或DVD形式提供給用戶。APS2014年存檔數據的價格為2165美元,集團的成員單位有權將購買的數據拷貝到本單位的信息系統中,提供給所有合法用戶使用,用戶使用已購買數據產生的所有費用由用戶承擔。另一家數據庫商ASCE也承諾,在圖書館訂購期結束后向該圖書館提供訂購期內的存檔數據,存檔數據以PDF格式的DVD光盤呈現。而ASME數據庫則提供收費的存檔數據,購買價格為380美元。類似給予圖書館獨立存檔權的數據庫商還包括SPIE、SAGE、Science Online等。
(2) 集團存檔權
在Frontier期刊數據庫與DRAA的協議中規定,CALIS擁有其服務站點的期刊數據庫的集團存檔權,而DRAA成員則有訂購年度內期刊資源的永久訪問權。另一家數據庫商IOP的協議則規定,DRAA有權對已購買數據庫進行集團存檔,其成員館對已購買年限的數據庫資源擁有永久訪問權,成員館可以通過主站點和本地站點繼續訪問已訂購過的內容。而數據庫商AAAS則承諾向DRAA提供訂購期內的免費紙本一套用于存檔。
(3) 永久訪問權
大部分數據庫商在與圖書館簽訂的協議中給予圖書館的權利是永久訪問權。例如,ACS電子書被圖書館買斷后,數據庫商提供永久訪問;當ACS電子書用戶同時為ACS期刊數據庫用戶,不需要支付平臺維護費用,若非ACS期刊數據庫用戶,則需支付每年330美元的平臺維護費。AGU向圖書館提供從1997年至訂購年限的永久訪問權。Bio One數據庫不對圖書館提供存檔文件,用戶停訂后可自動在線永久訪問訂購期間的內容。目前,僅授予圖書館永久訪問權的數據庫商還包括:ASTM、AMA、IMech、BMJ等。
(4) 不提供存檔也不可永久使用
個別數據庫商在協議中規定,其數據庫資源不可永久使用且不提供存檔,如ESI就明確提出“ESI數據庫不可永久使用,且不提供存檔”。
1.2 圖書館在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權利方面的問題
(1) 對集團退訂沒有明確規定
集團存檔對于DRAA各成員館能夠起到節省人力、財力、物力的作用,但是當成員館退出集團后是否還有權繼續使用購買年限內的數據庫資源,在大部分數據庫商與圖書館簽訂的購買協議中并未作出明確規定,類似的規定只存在于個別協議中。例如,IOP規定,DRAA對集團購買的在購買年限內的數據庫資源擁有集團存檔權,成員館擁有訪問權,當成員館退出集團時,舊的成員館依然可以通過主站點和本地站點訪問曾經購買過的內容。
(2) 集團采購缺乏統一的購買政策
DRAA作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聯盟并沒有在圖書館購買數據庫的協議中統一要求數據庫商授予圖書館獨立存檔權、集團存檔權或永久訪問權等。這使得“訪問權”與“存檔權”的界限比較模糊,甚至混淆。例如,WOS在與圖書館簽訂的購買協議中指出,其數據庫的訂購方式為永久擁有方式,如停止訂購,WOS將向用戶提供已訂購過的數據或其他的訪問方式。但WOS卻沒有明確指出其他訪問方式的具體內容。數據庫商授予高校圖書館相關權利后,長期保存數據庫資源的格式、費用等也沒有統一的要求,隨機性比較大。
(3) “永久訪問權”存在風險
目前大部分數據庫商與圖書館簽訂的協議中對“永久訪問權”都作出了規定,圖書館有權在與數據庫商合同終止后對已購買數據庫資源繼續進行訪問和使用。但是“永久訪問權”不能替代“永久保存權”,當協議終止,且數據庫商遭遇經營不善等特殊情況,沒有能力繼續提供服務時(如維護數據庫訪問平臺,向圖書館提供數據庫資源等),圖書館繼續訪問已購數據庫資源并沒有切實的保障。所以永久訪問權實際上只是指在某一特定時間范圍內的訪問權限,能否做到“永久”訪問仍存在一定的風險。
2.1 圖書館期望獲得的權利
(1) 保存數據庫資源的權利
圖書館在購買商業數據庫時所獲得備份的權利可以幫助圖書館獨立自主且完整系統地保存數據庫資源。在圖書館與數據庫商簽訂購買協議時,這種權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圖書館擁有將已購買數據庫進行長期存檔的權利。第二,圖書館有權獨立保存已購買數據庫資源。第三,圖書館擁有與其他圖書館或信息機構合作保存所購買數據庫資源的權利。
(2) 使用數據庫資源的權利
數據庫購買協議期滿后,圖書館期望依然保有對已購買數據庫資源使用的權利。這種權利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圖書館希望獲取對數據庫資源的永久使用權。雖然圖書館對已購買數據庫資源的永久使用權在國內外法律中尚未被直接認可,但在圖書館與數據庫商簽訂購買協議時,經常作為圖書館的要求被納入合作條款。第二,圖書館擁有對購買數據庫資源的數據處理權。第三,獲得數據庫商服務的權利。
(3) 合作保存數據庫資源的權利
由于集團購買的約束和圖書館自身條件的限制,一些圖書館希望選擇以合作的方式對已購買數據庫資源進行保存。[4]
2.2 圖書館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的法律依據
雖然目前國內外的法律對數據庫購買協議中涉及的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權利都沒有明確的規定,但通過對國內外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具體條款進行研究,我們發現,在這些法律法規中仍然體現出了對圖書館長期保存數據庫資源的積極態度。
(1) 我國法律法規中涉及數字資源保存的條款
研究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我們可以發現,對于圖書館長期保存和擁有數字資源,相關法律法規是持積極態度的,如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圖書館為陳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有權對本館收藏的作品進行復制;《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在非營利目的下,圖書館可不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向本館服務對象提供數字化形式復制的館藏作品,也不需要向作者支付報酬,但是前提為不得獲取經濟利益;《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也要求電子出版物在出版發行前需向圖書館等相關單位免費送交樣本等。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我國法律法規中對圖書館保存權利的規定
(2) 國際法律法規涉及數字資源保存的條款
在紙本印刷時代,世界各國相關法律法規對圖書館文獻資源保存權利都給予了肯定,規定圖書館擁有對本館資源的復制權,但圖書館復制權利的實現必須建立在三個必要的條件下:第一,不損害作品的正常使用;第二,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第三,不以營利為目的。在數字時代,這些法律法規也對紙質文獻之外的數字作品的復制和保存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如《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第九條第三款指出,所有錄音或錄像均應視為本公約所指的復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著作權協定》第十條的議定聲明指出:“這些規定應被理解為允許締約方制定對數字網絡環境適宜的新的例外與限制”。具體內容見表2。

表2 國際法律法規中對圖書館保存權利的規定
(1) 對數據庫資源的長期保存進行統一規劃
圖書館聯盟需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建立完善的集團保存機制,統一構建數據庫資源的保存模式,明確保存權利、保存格式、是否收取費用等,并以統一的規則代表各個成員館與數據庫商進行協商談判,為圖書館爭取最大的利益。
(2) 重視第三方合作保存
LOCKSS(Lots of Copies Keep Stuf Safe)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梅隆基金共同出資,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負責管理的“多重復制保證文獻安全”的文獻保障項目,旨在向圖書館和數據庫商提供低成本、可持續、開源、權威的數字資源。[5]LOCKSS將圖書館和數據庫商共同納入到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體系中,共同肩負起保存數字資源的責任,并通過協商明確圖書館和數據庫商在保存數據庫資源中所享有的權利。第三方保存機制的引入,既豐富了數據庫資源的保存渠道,增加了數據庫資源保存的可靠性;又促使圖書館與數據庫商的聯系更加緊密,強化了圖書館與數據商的合作,有利于各方面共同協商解決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的問題。
(3) 圖書館或圖書館聯盟向數據庫商提出數字資源保存權利的訴求
圖書館或圖書館聯盟有必要在與數據庫商簽訂的協議中要求數據庫商授予圖書館數據庫資源長期保存的權利。例如,2009年,中國科學院與斯普林格科學與商業媒體集團簽訂了“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協議”。協議中規定:斯普林格公司需按照約定方式定期向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提供Springer現刊數據庫的長期保存數據,并將其轉載到國家科學圖書館的長期保存系統之中;國家科學圖書館有責任采取必要措施對數據進行管理,避免數據被濫用;當斯普林格公司不能延續服務時,國家科學圖書館可以在保持數據的完整性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前提下向原圖書館用戶提供數據服務。[6]我國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也曾明確要求與其合作的數據庫商必須授予NSTL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權力。[7]
雖然高校圖書館對已購數據庫資源的長期保存權利在數據庫購買協議中還存在著權利劃分不明確、權利難以實現等問題,但是,通過逐漸增強高校圖書館對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權利的認識,圖書館聯盟制定并完善統一保存政策,積極參與第三方保存活動等方式,高校圖書館對已購買商業數據庫資源的長期保存權利是能夠實現的。高校圖書館及其數據庫采購聯盟也要重視與數據庫商之間的有效溝通,在數據庫資源永久保存方面與數據庫商形成互助互利的良性關系,以實現共贏。
(來稿時間:2015年3月)
參考文獻:
1.劉茲恒,董舞藝,湯荷月.我國圖書館對國外數據庫版權保護認知的調研分析.圖書館論壇,2014(10):9-14
2.周玲玲.基于使用許可證合約的圖書館數字資源保存.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3):59-60
3.DRAA.[2015-01-30].http://www.libconsortia.edu.cn/index. action
4.周玲玲.圖書館基于許可證合約采購的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法律指南.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1):11-15
5.LOCK.[2015-01-30].http://www.lockss.org/about/principles/
6.國家科學圖書館,Springer出版社.國家科學圖書館與Springer簽約中國圖書館首次對采購的國外海量電子資源擁有保存權.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6):11
7.NSTL.[2015-01-30].http://www.nstl.gov.cn/
〔分類號〕G250.74
〔作者簡介〕劉茲恒(1955-),男,管理學博士,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梁宵萌(1988-),女,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14級博士研究生。
A Study 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Right of Foreign Database Resour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Liu Ziheng Liang Xiaomeng
(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urchase contracts that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have signed with the foreign database vendors, reveal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right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on foreign databases an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databases. It also proposes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the database resource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 Foreign database Long-term preserv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