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春
影響腦出血急性期預后的主要因素分析
姜桂春
目的 探討影響腦出血急性期預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對308例腦出血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結果 出血量大小與部位是影響腦出血患者急性期預后的決定因素,出血量越大,預后效果越差(P<0.01);意識狀態不佳、瞳孔變化、高血壓病史、發熱、血糖水平升高以及合并有消化道出血、感染、腎功能異常、心臟病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均為導致腦出血急性期預后不良乃至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P<0.05)。結論 深入研究影響腦出血急性期預后的相關因素及其機制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降低此類疾病患者死亡率具重要臨床意義。
腦出血;急性期;影響因素;預后
腦出血為心腦血管臨床的常見疾病之一,其致殘致死率之高,成為當前對人類健康與生命有著重大威脅的疾病類型[1]。最大程度降低此類患者的致殘率與病死率是當前此領域普遍關注的焦點與重點[2]。其中腦出血急性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3],其相關影響因素將直接導致不同的預后效果。為進一步探討腦出血急性期各影響因素對預后的影響,本研究對308例腦出血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遼寧省北票市中醫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8例腦出血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214例,女94例;年齡45~88歲,平均(38.2±9.7)歲。患者均經頭顱CT影像檢查確診。
1.2 方法 將該308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過錄至調查表,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共包括11個項目:(1)出血部位與出血量;(2)意識狀態;(3)瞳孔變化;(4)高血壓病史;(5)體溫變化;(6)血糖水平;(7)合并消化道出血;(8)合并感染;(9)合并腎功能異常;(10)合并心臟病變;(1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出血部位、出血量與預后的關系 本組患者出血部位殼核、腦葉、丘腦、小腦、腦干、腦室分別為133例、55例、62例、21例、23例、14例。其中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P<0.01)。見表1。
2.2 其他調查項目與預后的關系 據調查顯示,患者意識狀態不佳、瞳孔變化、高血壓病史、體溫變化、血糖水平、合并消化道出血、合并感染、合并腎功能異常、合并心臟病變、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況越嚴重,死亡率越高(P<0.05)。見表2。

表1 出血部位、出血量與預后的關系

表2 其他調查項目與預后的關系
影響腦出血急性期預后的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又彼此關聯、相互影響,對患者生命或將構成嚴重威脅,本組病死率高達32.79%。就各因素來看,本組資料顯示,出血部位、出血量與預后的關系尤為密切,比如以殼核、腦葉與丘腦出血為例,前兩者于以50mL為分界點,后者以15mL為分界點,出血量在分界點以上者的死亡率遠遠高出了分界點以下者,其原因就在于較大的出血量將引發更為嚴重的占位效應,顱內高壓也將會更加明顯,預后自然將深受其影響[4];就出血部位而言,腦干為生命中樞所在部位,小腦位于狹小的顱后窩并與腦干鄰近,故腦干、小腦即使出血量小也足以致命,破入腦室系統血凝塊堵塞腦脊循環通路,可加重顱內高壓,同時也可直接影響腦干功能。在本組中破入腦室者死亡率高達80%。有意識障礙者的病死率明顯高于無意識障礙者(P<0.05),其中個別發病后即進入深度昏迷狀態的患者均死亡,提示意識障礙發生越早程度越深者,預后越差[5]。瞳孔變化提示腦病疝形成,同時腦干網狀結構和生命中樞也已受到不同程度損害[6],本組有瞳孔變化者病死率高于無瞳孔變化者(P<0.05),其中23例在發病6h內瞳孔發生變化者全部死亡,提示瞳孔變化越早預后就越差。一般情況下,有高血壓病史者發病時其出血量會更大,且發病后部分患者的血壓將持續升高,導致出血不止、血腫不斷擴大,這將進一步顯著加強顱內占位與高壓,繼而導致腦病形成加速,基于此,對高血壓病史者在治療時一并將其血壓控制在適當范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救治措施。體溫升高時腦組織的氧耗量將明顯增加,繼而可導致腦損傷加重,甚至出現高熱抽搐,對患者生命安全極為不利。本組中體溫升高者病死率顯著高于體溫正常者(P<0.05),其中有39例患者體溫持續升高超過39.5℃,均在1周內陸續死亡,故對體溫升高者應給予積極降溫措施。有資料顯示,血糖可在一定程度加重腦水腫的程度,但具體機制尚不十分清楚[7],本組結果顯示,血糖水平升高者的病死率顯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者(P<0.05),故建議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嚴格控制葡萄糖的攝入量,并盡量不使用高滲糖,必要時可應用胰島素先將其血糖水平控制在相對更正常的范圍之內。最后,就并發癥方面的情況來看,本組主要統計了合并消化道出血、合并感染、合并腎功能異常、合并心臟病變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幾種情況,相關資料指出,腦出血常因影響下丘腦功能及合并意識障礙,這將導致某些重要器官儲備功能減退,同時這也是上述并發癥發生的病理基礎[8],而并發癥的出現又將顯著增加患者發生死亡的概率,故在腦出血急性期應加強對患者各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與對癥處理。
綜上所述,影響腦出血急性期預后的因素是比較多的,而除上述因素外,另外也有許多其他因素均可對此類疾病患者的預后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有周圍血白細胞、基礎疾病、體質以及護理等,但整體來看,單一因素致死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多數情況下均為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深入研究這些因素對腦出血急性期預后的影響機制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降低此類疾病患者病死率具重要的臨床意義。
[1] 姜紅峰,潘東亞.急性腦出恤的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1):79.
[2] 呂秀英,段淑榮.急性腦出血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急救醫學,2006,26(10):700-702.
[3] 李鳳增,王永紅,陳輝.腦出血急性期常規生化指標對腦出血預后的臨床價值[J].重慶醫學,2011,40(23):2297-2299.
[4] 萬錦平,張圣,劉克勤,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不同部位出血轉化的危險因素及預后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2014,43(1):36-42.
[5] 趙富蘭.急性腦血管疾病并發意識障礙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3):200-202.
[6] 金錦華,呂會玲.78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瞳孔變化與病情變化相關性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9):3204-3205.
[7] 劉倩綾,羅效萍,許金明,等.自發性腦出血患者的血糖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4,13(1):79-80.
[8] 龔福榮.淺談急性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對預防并發癥的影響[J].健康之路,2014(2):1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4.028
遼寧 122100 遼寧省北票市中醫院 (姜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