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先 周秀紅 陳衛平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61例分析
羅敏先 周秀紅 陳衛平
目的 分析小兒預防接種過程中出現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探討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減少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方法 選取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患兒61例,對患兒的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規范處置58例,規范處置率95.08%。一般反應(全身反應13例,局部反應43例)56例,發生率為91.80%,住院率21.43%,治愈率100.00%;異常反應2例,發生率為3.28%,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偶合癥3例,發生率為4.92%,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疫苗質量事故、接種事故和心因性反應均為0例。在接種時間安排上AEFI發生率50.82%。結論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以一般反應為主,盡早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可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原因;應對措施
預防接種是一種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在疾病預防和保障健康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近年來,我國的預防接種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有效降低了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統計顯示,我國預防接種工作開展后,使近3億人免受各種疾病的侵擾,減少死亡人數達400萬[1]。但在接種過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易發生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dverse events follow immunization,AEFI)。它是指在預防接種后發生的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反應或事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著小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在預防接種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小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2]。本研究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中山市坦背醫院防保科所接種門診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患兒61例。61例患兒均按國家免疫程序進行了乙腦疫苗、麻疹疫苗、流腦疫苗、百白破疫苗、HIB等疫苗的接種。
1.2 方法 對61例患兒的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并探討有效的應對措施。
1.3 AEFI分類 AEFI按發生原因分成5種類型[3],即: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疫苗質量事故(vaccine quality event)、接種事故(program error)、偶合癥(coincidental event)和心因性反應(psychogenic reaction/injection reaction)。
2.1 AEFI類型 61例AEFI個案中,規范處置58例,規范處置率95.08%。一般反應(全身反應13例,局部反應43例)56例,發生率為91.80%,住院率21.43%,治愈率100.00%;異常反應2例,發生率為3.28%,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偶合癥3例,發生率為4.92%,住院率100.00%,治愈率100.00%;疫苗質量事故、接種事故和心因性反應均為0例。見表1。
2.2 不同疫苗引起的AEFI 不同疫苗引起的ARFI情況如下。見表2。
2.3 年齡分布 報告的61例AEFI中,年齡主要分布在0~1歲組,共53例,占報告病例數的86.89%。見表3。

表1 2011年1月~2013年1月報告AEFI個案分類

表2 2011年1月~2013年1月報告AEFI疫苗分布(n)

表3 2011年1月~2013年1月報告AEFI年齡分布(n)
2.4 AEFI臨床表現 報告的61例AEFI病例中,臨床診斷以發熱/紅腫/硬結(53例),肺炎(3例),過敏性紫癜(2例)為主。見表4。

表4 2013年AEFI臨床診斷分布(n)
2.5 AEFI發生的可能原因 AEFI發生的可能原因如下。見表5。

表5 AEFI發生的可能原因[n(%)]
報告的61例AEFI個案中,規范處置58例,規范處置率95.08%,說明AEFI處置工作頗見成效,但仍有進步的空間。結合表1、4可見,AEFI主要以一般反應多見,主要以發熱、紅腫、硬結為主,其次是肺炎、過敏性紫癜,住院率低,治愈率高,說明臨床癥狀輕微,如果得到及時治療,一般沒有組織器官方面的損害,沒有后遺癥;異常反應和偶合癥較為少見,如果及時到醫院就診,一般能恢復正常。因此,出現預防接種一般反應時,受種者發熱在37.5℃以下,可以在家進行適當的物理降溫,讓小兒多休息喝水,加強觀察;若患兒發熱超過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癥狀、異常哭鬧等情況,應及時帶患兒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注意,接種卡介苗后出現的局部紅腫,不能熱敷。
由表2可以看出,百白破疫苗引起的AEFI報告數最多,達10例,其次是HIB疫苗、流感疫苗,乙肝(CHO)、白破疫苗報告數最少。再結合表3看,報告的61例AEFI中,年齡主要分布在0~1歲組,因此,接種人員在日常的預防接種工作中,應特別注意0~1歲組的小兒接種百白破(無細胞)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后的反應,提醒家長或監護人密切觀察小兒接種后的反應,以減少AEFI的發生。
由表5可以看出,AEFI發生的原因可能跟患者體質、接種時間、藥物影響、接種后作息有關,主要原因是受到接種時間(季節)的影響。由于疫苗的接種也存在著季節性的差異,因此可能會導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4]。為了減少AEFI的發生,我們可以根據日常的工作經驗,在特殊的接種季節加強對AEFI監測,一旦發現AEFI病例,應積極安撫受種者的情緒,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盡早減輕小兒痛苦,保障小兒健康。疫苗的安全性是降低AEFI發生的重要環節之一,由疫苗質量引起的AEFI報告數為0,說明疫苗的質量安全是值得我們信賴的。我們應完善小兒的免疫檔案,對小兒的藥物過敏史、禁忌史等信息有詳細的電子檔和(或)紙質檔記錄,這樣有助于快速掌握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從而減少AEFI的發生。
接種前,應將接種必要性、疫苗的作用、疫苗的禁忌證及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告知家長,并及時掌握小兒的健康狀況。接種時,應對疫苗的批號、有效期等進行確認,對注射部位進行檢查,避免在出現炎癥、硬結或者瘢痕部位注射,最好能與小兒進行良好的交流,以減少小兒在接種過程中產生的緊張感[2]。接種后,應叮囑家長帶小兒觀察30min,確認小兒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方能離開。
綜上所述,AEFI的發生主要跟疫苗本身的特性、疫苗的使用和受種者方面的因素有關[5]。疫苗的質量安全,接種人員的技能,以及受種者的健康狀況等環節,如果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AEFI的發生。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AEFI的發生,接種前應做好防范工作,接種時應規范操作,接種后應密切監測,一旦發生AEFI,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保障小兒的健康成長,才能增強公眾對我們預防接種工作的信心,最終達到控制和預防甚至消滅傳染病的目標。
[1] 朱萬英.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5):1170-1172.
[2] 招玉玲.小兒預防接種中的常見反應及應對措施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201-202.
[3] 夏憲照,羅會明.實用預防接種手冊[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55-156.
[4] 孟朝暉.預防接種中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與應對措施[J].綜合醫學,2013,10(1):154-155.
[5] 周翠云.預防接種不良反應與應對措施綜述[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3):130-1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4.041
廣東 528400 中山市坦背醫院防???(羅敏先 周秀紅 陳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