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德
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陳順德
目的 研究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需要行疝氣手術的6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拋硬幣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n=30)。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七氟醚配合咪達唑侖麻醉方案(靜脈注射方式,0.02mg/kg劑量咪達唑侖,配合濃度為7.0%七氟醚進行麻醉誘導,維持期間3.5~4.5min內七氟醚濃度下降至2.0%~3.0%),干預組患兒接受七氟醚配合氯胺酮麻醉方案(肌肉注射方式,4.0mg/kg劑量氯胺酮,配合濃度為7.0%七氟醚進行麻醉誘導,2.0L/min氧泵入回路,持續時間為3.0~4.0min)。對2組患兒麻醉效果行綜合對比,觀察2組患兒在手術麻醉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組患兒麻醉起效時間為(2.6±0.5)min,蘇醒時間為(10.1±2.3)min,離開手術室時間為(16.9±2.5)min,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氯胺酮進行麻醉效果確切,麻醉起效時間快,蘇醒以及離開手術室時間短,麻醉期間不良反應少且輕微,安全可靠。
氯胺酮;麻醉;小兒疝氣手術
由于特殊年齡下小兒對外科手術的耐受力較差,對手術的自主配合度較差,故而要求通過全身麻醉的方式來確保手術效果[1-3]。麻醉方案如何在確保麻醉效果的同時,減少對患兒生命體征的影響,是麻醉醫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4-5]。為進一步研究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疝氣手術中的應用方法及其效果,本研究選取需要行疝氣手術的6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0例采用七氟醚復合氯胺酮麻醉,觀察其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上饒市婺源縣中醫院自2013年5月~2014年2月,住院部所收治60例的需要行疝氣手術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均經由臨床診斷以及影像學診斷確診。排除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或嚴重合并癥的患兒,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拋硬幣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干預組30例。對照組30例患兒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9周歲,平均年齡(5.9±0.5)歲,體質量17~32kg,平均體質量(24.1±2.3)kg;干預組30例患兒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2~10周歲,平均年齡(6.3±0.4)歲,體質量18~35kg,平均體質量(26.2±1.7)kg。2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兒接受手術前均常規禁食6~8h,禁水2~3h。患兒進入手術室內麻醉前30min給予0.02mg/kg阿托品,肌內注射,2.0~3.0mg/kg劑量魯米那,肌內注射。具體麻醉方法如下。
1.2.1 對照組 患兒進入手術室后以0.02mg/kg劑量咪達唑侖,以靜脈注射方式,配合濃度為7.0%七氟醚進行麻醉誘導,維持期間3.5~4.5min內七氟醚濃度下降至2.0%~3.0%,靜脈通路配合。
1.2.2 干預組 患兒進入手術室后,患兒入睡并監測睫毛反射反應消失后進入手術間,對基本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肌肉注射方式給藥,以4.0mg/kg劑量氯胺酮,,配合濃度為7.0%七氟醚,2.0L/min氧泵入回路,持續時間為3.0~4.0min。呼吸囊內充滿麻醉氣體后將面罩緊扣在患兒面部,待患兒意識完全消失后,將七氟醚給藥濃度降低至2.0%~3.0%進行麻醉維持,靜脈通路配合。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兒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以及離開手術室時間,觀察2組患兒在手術麻醉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中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麻醉效果比較 干預組患兒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離開手術室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疝氣患兒麻醉效果比較(x±s,min)
2.2 不良反應比較 干預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疝氣患兒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腹股溝疝修補術以及疝囊高位截扎術是小兒外科常見手術。由于患兒多動,合作難度大,局部麻醉下開展手術的效果不夠理想,故而,有研究推薦使用七氟醚配合咪達唑侖對患兒進行麻醉[6-7]。二者相互配合,發揮七氟醚在血/氣分配系數低以及腦/血分配系數低方面的優勢,使患兒對此種麻醉方案比較容易接受。但在靜脈注射咪達唑侖后,患兒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臨床多有血壓升高以及心率增快等表現,對麻醉效果有一定的影響[8]。故而,推薦在七氟醚基礎用藥的同時,以氯胺酮對疝氣手術患兒進行麻醉干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兒的麻醉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麻醉期間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而認為氯胺酮作用于小兒疝氣手術中的麻醉效果顯著。主要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氯胺酮作為現階段臨床條件下唯一具有鎮痛功效的靜脈全身麻醉藥物,鎮痛效果以及鎮靜效果均表現突出,麻醉期間患兒可耐受;第二,氯胺酮靜脈注射干預下患兒的自主配合度高,配合七氟醚干預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在鞏固麻醉效果的同時,確保麻醉期間患兒的安全。
綜上所述,在小兒疝氣手術中應用氯胺酮進行麻醉效果確切,麻醉起效時間快,蘇醒以及離開手術室時間短,麻醉期間不良反應少且輕微,安全可靠。
[1] 趙蓮.小兒疝氣腹腔鏡手術的麻醉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 45.
[2] 陳遠聲.異氟醚復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兒手術中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8):84-85.
[3] 涂遠艷,周玉梅.長托寧用于小兒腹腔鏡手術麻醉前給藥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54-55.
[4] 熊威威,趙振海,蔣奕紅,等.小兒手術麻醉中氯胺酮復合異丙酚的臨床觀察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18):139-140.
[5] 蘇圣賢,張志剛,李斌飛,等.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小兒切皮反應的血漿靶濃度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5):1-2.
[6] 石劍波.七氟醚聯合異丙酚麻醉在腹腔鏡小兒斜疝手術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醫學,2014,20(1):67-68.
[7] 馮增光.舒芬太尼用于小兒心臟直視手術快通道麻醉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3,19(8):9-10.
[8] 邱陸芬.靜脈全麻復合骶麻與單純靜脈全麻在小兒下腹部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5):78-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4.105
江西 333200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中醫院(陳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