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茜
摘要:17世紀初,大量優秀的聲樂作品相繼問世,特別是美聲唱法的發展,使得聲樂藝術走向科學化與系統化。在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中的歌曲旋律線條優美,結構又工整嚴謹,這對聲音的要求更加規范,一舉奠定了現今訓練美聲唱法的基礎,而這一時期的美聲唱法對于當今聲樂教學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本文首先介紹了美聲唱法的誕生,然后重點分析了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中的美聲唱法。
關鍵詞:巴洛克時期 樂聲作品 美聲唱法
巴洛克時期的優秀聲樂作品眾多,體裁形式豐富多樣,一直受到人們的傳唱和喜愛,這些聲樂作品也日益受到當今聲樂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科學發聲與演唱的典范而廣泛應用于實際教學之中。同時,這些聲樂作品融合時代的信息,在寫作手法、旋律風格和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獨到之處,它是學習美聲唱法必不可少的經典曲目和教材。一般來說,美聲唱法形成于歌劇之后,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在其發展與傳播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即研究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中的美聲唱法具有很強的藝術價值。
一、美聲唱法的誕生
通常來說,歌劇產生于巴洛克時期,也就是17世紀初,它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自文藝復興以來,大部分音樂家都想用音樂來深刻地反映現實社會,歌劇就是其中最好的一個體裁,像喬萬尼·巴爾弟伯爵就組織了一個佛羅倫薩文藝社團,主要由許多藝術家組合而成,于是佛羅倫薩和整個托斯卡那區自然就成了當時音樂藝術革新的中心。隨后,在佛羅倫薩文藝社團,眾位藝術家不斷地研討音樂發展的新方向和新道路,直接促成了歌劇的誕生,同時美聲唱法和器樂的發展又為歌劇人物角色和樂隊的組建創造了條件。大體地講,美聲唱法來源于意大利的Belcanto,它不單單是一種歌唱方法,更顯示了一種歌唱派別,以及獨特的音樂風格,所以美聲唱法基本上包括意大利作曲家羅西尼、貝里尼、唐尼采蒂等人的演唱風格,既在聲音方面,注重典雅與柔和;在演唱技巧方面,又十分注重呼極的控制及運用。
二、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中的美聲唱法分析
巴洛克時期歌唱者們對于聲樂的技巧研究十分突出,這一時期也是美聲學派的頂峰時代,第一次為人類帶來了優美、華麗和高吭的歌唱技術,也為巴洛克時期的歌曲增添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嘆的華彩部分,甚至還出現了一些花腔樂句。在現今的聲樂學習中,基本上所有的學者們都把美聲唱法當作最基礎的訓練技術,像氣息要平穩,聲音的位置要統一,聲音要連貫、松弛,以及音質也要講求明亮和圓潤,而這些內容正是當今聲樂學習的重點。不管怎么說,在巴洛克時期,其聲樂作品都具有十分優美、動人的音樂旋律,其美妙的音樂能夠陶治學習者的情操,即學習美聲唱法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中,特別是一些經典作品于美聲唱法的深入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進一步講,在巴洛克時期,正是因為有了那些經典的聲樂作品,文藝復興時期的優秀成果才得以延續與發展,當時的作曲家們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音樂藝術的先進理念,沖破了封建思想的重重牢籠,堅持“人文主義思想”進行創作,大多數以“愛情”體裁為主,真實地反映了人們的內心世界,充分地把“人性”解放了出來,如一些優秀作品《在我的心里》《假如你愛我》《多么幸福贊美你》等等,都是此類創作題材的充分展現。隨后,為了把這些優美抒情的歌曲更好地表現給觀眾,美聲唱法開始強調聲音放松、自然、優美等的演唱風格,特別是在聲音上要典雅、柔和,并要具備人嗓音的共鳴和放松等特征。
但是,大量歌曲又加入了不同樣式的裝飾音,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對演唱者的歌唱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歌唱家們不得不努力學習,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并不斷創新。實際上,在巴洛克時期的聲樂演唱的過程中,大多時候是讓演唱者在沒有樂隊伴奏的情況下即興地發揮,這又大大發展了花腔技術,甚至花腔技術運用的好壞也成了當時衡量歌手的重要標準。
實際上,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更是促進了聲樂技巧的發展,歌曲中出現了大量的同度音程、八度音程和琶音,像《你如果要我死亡》屬于同度音程,《我多么痛苦》屬于八度音程,《在我的心里》屬于琶音。在演唱力度方面,對強弱的把握和處理都提升了美聲唱法的技巧,比如:非常重視呼極的控制與運用。此外,在巴洛克時期,由于有了這些優秀的歌曲,所以很可能會將器樂從聲樂伴奏的形式中解放出來,這就決定了人們必須不斷提高樂器的演奏技巧,并由些使得聲樂與器樂取得了同步發展的傾向。
三、結語
總之,巴洛克時期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中是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它推動了歐洲歷史的進程。巴洛克音樂的迅猛發展,促進了聲樂作品的進步,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是世界音樂文化寶庫里的瑰寶,其中的美聲唱法不但影響著歐洲的音樂,而且對后世的作曲家也產生了極大影響。因此,相關人士一定要認真地分析與研究,力爭將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中美聲唱法的魅力發揚光大,同時也要大膽創新,努力創作出更為出色的歌唱技巧。
參考文獻:
[1]羅曼麗.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對美聲唱法的推進作用[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7,(04).
[2]武敏.解析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風格特征[J].藝術教育,2014,(08).
[3]劉文蔚.十七世紀初意大利聲樂作品風格及對現今美聲唱法的影響[J].音樂時空,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