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摘要:聲樂作為一種表演藝術,對演員有著很高的要求,在聲樂的表演當中,表演者除了需要掌握牢固的聲樂演唱技能之外,音樂表現力往往也是聲樂演員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在通常情況下,缺乏音樂表現力的聲樂表演,即使演員具有很好的演唱技巧,也會在很大程度上使觀眾感受不到演員的感情,當然觀眾也就會很難融入到聲樂演員的演唱當中。因此,為了使聲樂演員的音樂表現力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就需要在對聲樂演員的培養過程當中,注重對演員音樂表現力的培養。本文通過對聲樂表演中聲樂演員音樂表現力的培養進行相關探討,希望能夠為聲樂演員的培養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聲樂表演 音樂表現力 探索 培養
音樂作為對表現力要求很高的藝術形式,往往是一種人們對情感的表現,通過音樂,就可以感受到演唱者自己的內心情感。然而在當今的聲樂演出當中,一些人往往將聲樂的演唱僅僅當做了一種表演的具體的形式,對于音樂的表現力卻往往會忽視。缺乏音樂表現力,即使演唱的技術再怎么高超,都不會讓觀眾感受到音樂當中蘊含的巨大的情感。
一、影響音樂表現力的主要原因
(一) 音樂表演者自身的天賦原因
在音樂的教學過程當中,一些人通常會認為,音樂的表現力是一種天生的表現能力,一些人天生就具有很高的音樂表現力,而另一些人由于天賦有限,無論怎么培養都無法改變自身音樂表現力差的現狀。在現實當中,音樂表現力有時候確實和天賦有著緊密的聯系。例如,一些音樂世家的孩子會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即使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也能夠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除此之外,與漢族學生相比,少數民族的學生往往會具有更強的音樂表現力。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一些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往往只重視對學生演唱技巧的培養,而對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音樂的學習過程當中,毋庸置疑,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在一些時候確實會受到天賦的影響,但是,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也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相應的提升。
(二)受到后天環境和教育原因的影響
除了先天的遺傳基因之外,學生后天進行學習的環境以及后天接受的教育也往往會對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產生重要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音樂世家的孩子會有更強的音樂表現力,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也與這些孩子的成長環境有關,由于是音樂家庭,所以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會經常進行一些和音樂相關的事情,這就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孩子的音樂技能進行鍛煉。除此之外,這些音樂家庭的父母往往從小就會十分重視對孩子的音樂教育。因此,除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外,這些孩子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受到的音樂教育都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的音樂能力得到提升。少數民族的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與漢族相比,少數民族往往會具有很多的民俗習慣,少數民族的這些民俗習慣往往是和音樂節目相關的,因此,少數民族的孩子由于生活環境的影響,往往會具有很高的音樂表現力。對于一個人的音樂表現力來說,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遺傳基因的影響,但是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也是影響學生音樂表現力的重要因素。
二、進行音樂表現力培養的必要性
所謂音樂表現力,具體是指在音樂表演當中,聲樂表演者對音樂當中所蘊含的一種感情的的表現,使觀眾通過觀看音樂表演,就能夠深刻觸摸到音樂當中所蘊含的一種感情。在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注重對學生音樂演唱技巧的培養,而對音樂的表現力缺乏相應的培養。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即使在演唱的過程當中,對發音、高低音轉換等把握地很好,也無法將音樂里面的感情很好地表達出來。音樂作為一種情感表達的藝術形式,最開始就是人們進行情緒表達的方法,人們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各種各樣的情感,而觀眾往往通過音樂來把握其中的情感,所以音樂是一種進行情感交流的手段。所以,如果缺乏音樂表現力,即使演員的演唱技術再高,也不會挖掘出音樂背后的情感,當觀眾無法觸及到音樂背后的情感時,就無法引起情感的共鳴,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就會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因此,對學生進行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三、培養音樂表現力的可行性手段
(一)對音樂背后的情感進行相應感受
聲樂往往蘊含著一些情感,但是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歷不夠,一些學生可能在開始的時候,很難準確地把握到聲樂里面所蘊含的情感。因此,在剛開始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要對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進行相應地培養。在音樂賞析的教學當中,老師需要讓學生們了解不同種類的音樂情感,并對音樂當中的各種情感進行相應地感受,使學生能夠準確地了解到不同音樂情感的表現方式。同時,老師還要培養學生對聲樂進行賞析的能力,具體的做法就需要老師讓學生聽各種各樣的交響樂,并在對交響樂進行欣賞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對聲樂的鑒賞能力,除此之外,老師還需要對學生聲樂的想象力進行培養,能夠使學生通過聲樂的演奏,想象出音樂當中所展現的畫面,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感情,使學生對聲樂的鑒賞能力、對聲樂的想象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得到訓練,使學生能夠對聲樂背后的音樂進行觸摸,并能夠在這種賞析當中,形成自己的音樂情感。
(二)對演唱技巧進行相應地提高
對于音樂技巧來說,音樂技巧往往包含兩個重要的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指對音樂的一種生理方面的技巧的掌握,聲樂的生理技巧往往是指聲樂表演者在進行聲樂表演時的正確的歌唱姿勢,以及聲樂表演者在表演當中科學的呼吸方法,除此之外,聲樂的生理技巧還包括聲樂表演者的發音是否準確以及聲樂表演者的咬字是否清晰等等。在聲樂的演唱過程當中,如果聲樂表演者連最基本的音樂拍子和音樂節奏都不能掌握好,那么音樂表現力就無法通過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聲樂的演唱技巧是聲樂演唱者進行聲樂表演時,展現音樂表現力的前提和基礎。除此之外,在聲樂的表演當中,音樂技巧還包括聲樂演唱者自己的心理情感因素,如果聲樂表演者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就不會在表演的過程當中感到緊張,在這種情況下,聲樂表演者就會能夠把自己的情感在演唱的過程當中表現得更好,而且,也會有利于聲樂表演者演唱技能的表現。當然,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聲樂表演者的演唱技能的提高往往是需要在日常的訓練當中一點一滴地進行積累的。因此,在聲樂的表演當中,為了提高聲樂演員的音樂表現力,就需要聲樂演員在日常的學習當中,加強對聲樂技巧的掌握,使自己在掌握過硬的音樂演唱技巧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音樂表現力。
(三)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在聲樂的表演當中,音樂的的表現力屬于演唱者對音樂進行的再次創造。在音樂當中,每一種音樂都蘊含著自己的情感,而聲樂表演者在表演當中所展現的音樂表現力是作者通過自己的理解,對音樂作品中的音樂進行相應地展現,因此聲樂表演者所進行的音樂表現力是對音樂情感進行的二次加工,是將音樂中所蘊含的的音樂和自己的理解進行的一種融合。因此,在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相應地培養。在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過程當中,老師需要為學生營造一種適合的環境氛圍,這種環境氛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發揮,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音樂靈感。在這種音樂氛圍的構建當中,老師可以通過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設備,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演示各種各樣的音樂場景,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對老師營造的音樂場景進行真實地感受,并通過這種真實的感受,激發出自己的音樂情感,嘗試著讓學生開始自己的音樂創造。當學生把握了自己的音樂情感,并且能夠進行音樂創造之后,學生就可以將自己的音樂感覺和音樂情感進行流露,并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對音樂進行創造。因此,在音樂表現力當中,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條件,想象力對于老師的教學來說,直接會影響到學生對真實情感進行虛擬表達的能力。所以,在音樂教學當中,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
(四)積累生活經驗,凝聚真實的創作情感
在藝術創作的領域內,創造力是一切藝術創作的靈感和源泉,聲樂作為一種藝術,也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的創作力。“知識來源于實踐”,在音樂的創作力的培養當中,生活經驗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聲樂表演者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那么就會很難體會到音樂當中的真摯情感,有時候即使知道了音樂背后的情感,但是由于沒有具體的社會經歷,所以很難將這種感情表達得十分到位,讓觀眾引起共鳴。所以,為了使聲樂表演者能夠正確表達音樂的表現力,就需要讓聲樂表演者去體驗生活,經歷各種的情感,并且擁有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到各種音樂情感的真實感受,并且能夠使自己的想象力更加豐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聲樂表演者才能夠將自己對情感的把握真實地融入到聲樂的表演當中,并且能夠將情感把握地更加真實,使音樂的表現力更加生動并且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情感的表現力。因此,在對聲樂演員進行培養的時候,還應該讓聲樂表演者在生活當中積累更多的生活經歷。
(五)對歌詞進行情感上的把握
在音樂的創作當中,歌詞是對音樂所蘊含情感的最直接的闡述,因此,在進行聲樂表演之前,老師應該讓學生有情感地大聲對歌詞進行朗讀,讓學生對感情當中所表達的情感進行感受。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人們之間用來交流情感的工具,音樂是人們交流的一種特殊的語言,不同國家的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都可以運用音樂進行交流。歌詞是音樂情感的最直接的表達。在聲樂的教學當中,老師應該讓學生對歌詞有足夠的重視,使學生養成品味歌詞的習慣。首先老師應該在聲樂教學當中,讓學生對歌詞的情感進行把握,當學生對歌詞有一個準確把握之后,老師再要求學生用理解的情感將歌詞大聲朗讀出來,與此同時,老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示范作用,老師在同學們朗讀完之后,再自己有感情地把歌詞朗讀出來,讓同學們真正地理解什么才是正確的情感表現力。在學生進行對歌詞有感情地朗讀的同時,老師還應該對學生的發音準確性進行評價,及時糾正學生不清晰或者不準確的發音,使學生在聲樂的表演當中能夠發音準確。因此,在音樂的表現力培養方面,歌詞也是一個很好地進行培養的方面。
(六)學生進行舞臺的實踐練習
在聲樂的表現當中,聲樂表演者的心理素質也非常重要,如果聲樂表演者的心理素質不好,那么就會很容易出現聲樂表演者表現失誤的情況。在聲樂表演當中,表演者需要面對很多的觀眾,如果心理素質不好,就會很容易出現緊張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聲樂表演者就會很容易出現忘詞等失誤,這就會導致表演者無法正常進行演出,更不用說進行音樂表現力了。在聲樂教學當中,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而讓學生進行舞臺練習就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膽子變大,具有更強的音樂表現力。
四、結語
聲樂表演作為一種表現力要求極強的藝術形式,不僅需要聲樂表演者具有非常熟練的演唱技巧,給觀眾帶來聽覺上的享受,除此之外,還需要聲樂表演者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將音樂中所蘊含的感情準確地表現出來,引起觀眾對音樂的共鳴。在對聲樂表演者音樂表現力的培養過程當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同時還要讓學生深入到生活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感受真實的音樂情感,提高自己的音樂表現力。
參考文獻:
[1]張琰芹.淺談聲樂教學實踐中音樂表現力的提高[J].飛天,2011,(08).
[2]王俊霞.如何培養聲樂學生的樂感[J].教育界,2012,(30).
[3]劉天宇.基于聲樂演唱中音樂表現力培養的分析[J].音樂時空,2014,(23).
[4]王紹燦,楊曉回.淺談聲樂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青春歲月,2014,(10).
[5]陳艷春.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J].新校園(理論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