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霞
摘要:音樂與許多學科存在著廣泛的聯系,如音樂與數學、音樂與文學、音樂與繪畫、音樂與物理等等,但音樂與化學之間的聯系的研究似乎比較缺乏。本文認為,音樂與化學的共同之處都是通過簡單元素組合成千變萬化的形式。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精神產品,后者是物質產品。
關鍵詞:音樂 化學 奇妙 異曲同工 元素
“不想當作曲家的音樂家不是好化學家”這句話用在亞歷山大·鮑羅丁身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俄國作曲家,化學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他精通好幾國語言,他擅長鋼琴、長笛。14歲就開始作曲。1850年在圣彼得堡醫學院求學,畢業后留校任教,1858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872-1887年創辦了女子醫科大學并任教。 他是“強力五人集團”成員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稱為“勇士”的《第二交響曲》、交響音畫《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和兩部弦樂四重奏,為俄國民族交響樂和室內樂的創作作出了巨大的的貢獻。在他的墓碑上刻著他的作品主題和他研究的化學公式。音樂和化學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而這位偉人把它們揉合得如此完美,達到如此境界,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其實,除了Borodin,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在一些描繪 古代煉丹家試驗室的油畫上,常常能看到各種弦樂器。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文藝復興時期的某些現現象:那個時代的化學家擅長音樂,音樂家喜好鉆研煉丹術,好像都是很自然的事。
我國著名化學家胡亞東先生制造了我國第一塊氟橡膠,為我國合成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胡老對音樂也是情有獨鐘,從小就對音樂癡迷,15歲就和幾個朋友組建了一個四重奏團,擔任小提琴手,參加過公演。如今,一談到音樂胡老就興致勃勃,“玩了”一輩子的音樂。所謂的“玩”,那可是玩出了點名堂的。他不僅只是聽音樂,他還總是聽完后在自己特制的小卡片上記錄下點滴的“聽后感”。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享譽京城的專業樂評人,并寫過一本名為《聽,聽,勃朗姆斯》的樂評書。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他,依然保持每天至少聽1-2小時音樂的習慣。每天晚飯后,他就悠閑地躺在書房的躺椅上,手里轉著兩只核桃,兩耳不聽窗外事,只管塞上耳機就是聽那些百聽不厭的音樂。這已是他現在每天的“必修課”。
以上事例不得不讓我們深思,音樂和化學之間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情結,會有如此異曲同工的妙處。我們知道,根據辯證唯物論,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著必然的聯系。音樂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論是歡快雄壯的進行曲、悠揚動聽的古典樂還是唯美感人的流行樂,都離不開那幾個小小的音符:1、2、3、4、5、6、7,奇妙無比。音樂家們把這些音符演繹成了一首首美妙的曲子,有的高亢激昂、催人奮進;有的如泣如訴、催人淚下;有的則唯美悠揚,給人們帶來了無比快樂的、美的享受……同時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音樂人。
奇妙的音符給我們帶來奇妙的世界。如同音樂一樣,在化學界也是如此,世界是物質的,零零總總的物質歸根結底也是有自然界里一百多種元素組成的,尤其是C、H、O這三種元素是構成數百萬種有機物的主力軍,并且不斷有新的物質產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各種醫用藥物、醫療手段、化肥、農藥、添加劑、化妝品、建筑材料、面料纖維甚至一些尖端的高科技材料等等都離不開化學。元素之間的不同組合又會產生新的的物質,其奇妙之處不亞于音樂帶給人類的震撼,小小的音符和簡單的元素有著如此異曲同工的強悍,值得我們去深思、探究。音樂的本質是真、善、美。每一曲美妙的曲子都是作曲者內心的寫照。能夠體現情感的聲音都能稱為音樂。音樂的美妙影響人類學習、生活、工作、休閑、娛樂。如果說音樂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那化學則是物質的,一個人如果能夠在精神和物質方面都能達到一定的高度,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于是,我們我們不再好奇本文開頭的那句話:“不想當作曲家的音樂家不是好化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當人的情緒處于愉悅狀態時,荷爾蒙的分泌會提高,人體的各種機能會增強,甚至會給人們帶來創作靈感。
說到化學與音樂的關系,想到最近網上傳得很火的一件事,廣東臺山一位化學老師,為了使學生理解記憶化學原理,把周杰倫的《青花瓷》重新填詞,改成了化學版的《青花瓷》,并且在課堂上激情演唱:“藍色絮狀的沉淀,躍然試管底,銅離子遇氫氧根,再也不分離,當溶液呈金黃色,因為鐵三價,淺綠色二價亞鐵把人迷,電石偷偷去游泳,生成乙炔氣,點燃后變乙炔焰,高溫幾千……”學生們邊唱著流行的《青花瓷》邊愉快地學著化學,那些原本抽象的原理、反應現象一下子生動起來,變得朗朗上口,記憶猶新。真正的寓教于樂哦。很多網友感慨:我怎么沒遇到這樣的化學老師,否則我的化學成績也不會這么差了。
以上種種事實告訴我們,音樂和化學并非風、馬、牛不相接。由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可知,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互相聯系的。就像音樂和化學,它們會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如果把我們的文化比作是一棵參天大樹的話,那音樂和化學就好比是這棵樹上的枝丫,會互相交錯、纏繞。況且現在還有嫁接的技術,加上人類的辛勤耕耘,可想而知,這棵大樹一定會枝繁葉茂、奇葩朵朵、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