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慧
摘要:在練耳學習中,聽寫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學生能夠在聽寫中掌握一定的速記方法,將有助于學生快速、準確地記寫所聽到的音樂內容。本文主要對練耳教學中,聽寫節奏、單音、音程、和弦、旋律的速記方法進行了分析、論述,希望能對廣大音樂學習者有所助益。
關鍵詞:練耳 聽寫 速記 方法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無論是理論研究、作曲、表演,還是欣賞,都離不開聽覺,它要求具有很好的音樂記憶力,發達的調式感和節奏感,而這些能力并非天生的,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獲得。練耳主要是以音樂聽覺技能的訓練為基本途徑,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以強化音樂記憶力、提高“音樂感知力”為基本手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演唱、演奏、表演等實踐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練耳學習中,聽寫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聽寫節奏的速記方法
節奏聽寫是練耳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而節奏記譜也是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之一。在練耳教學中,常有這樣一些現象,如:當老師彈奏一個節奏片段讓學生對其進行模仿時,很多學生基本上都能做到,但是當老師要求學生以樂譜的方式記寫這一片段時,有些學生則會感到困難。類似問題的出現,首先是學生對相關節奏組合書寫不夠熟練,雖然能夠重復讀出老師彈奏的的節奏,但由于按照音符的書寫要求,學生的記寫速度跟不上老師彈奏的速度,所以也難以做到快速完整地記寫;其次,因為節奏符號相對繁雜,除了記寫符頭、符干,還要記寫音符的時值,書寫筆畫較多,這也是影響聽寫速度的一個方面。因此,學生在學習中不但要熟記各種節奏型,而且要學會運用速記的方法。
(一)熟記各種節奏組合
在組成音樂的各要素中,節奏主要是指音與音之間的長短關系。各種不同時值的音符在組合過程中是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的。如:在以四分音符為單位拍的2/4、3/4、4/4拍中,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拍,兩個八分音符為一拍、四個十六分音符為一拍,其特點是平穩、均衡的;附點節奏中因兩個音不等長,所以具有重心后移造成的失衡的特點;切分音由三部分組成,其結構為兩頭部分短中間部分長,由于常規的強弱規律被打破,中間的音強且長;而連音符,是一種以不規則的均分形式代替規則均分時值的特殊節奏,它把對稱的律動變為非對稱的律動,因而具有與一般的節奏的律動明顯不同的特點等等,這些節奏在組合中可以產生多種節奏型。因此,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熟記這些節奏組合,做到多讀多練、這樣才能為快速記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重復記號、省略記號記寫節奏
在節奏聽寫中,學生還應學會運用樂理知識中的各種反復記號、省略記號。如:關于段落反復的標記法,如果在聽寫較長的節奏時,發現有完全重復的段落,在聽寫時可以采用段落反復符號;節奏聽寫中兩個小節的重復,用記號“·//· ”, 一小節的重復,用記號“·/·”來記寫,如遇到某個音型重復時,可用斜線//來記寫,//的數目與音符的符尾數目相同,這些都是基本樂理中常見的一些重復記號和省略記號,只要學生平時善于積累,并學會運用在聽寫中,都將有助于提高聽寫的速度。
(三)運用簡記符號記寫節奏
在聽寫節奏時也可采用一些簡化的符號來提高記寫的速度。如:用一個小點來代替四分音符(·),用一條橫線來代替八分音符( ),如果是兩個八分音符,就將一條橫線畫的稍長一些( ),用兩條橫線來代替四個十六分音符( ),在一條長橫線下加一條短橫線來代替前八后十六( )或前十六后八( )節奏,在一條長橫線下加兩條短橫線代替切分音( )節奏,在一條橫線上寫上數字3表示三連音( )等。在教學實踐中,只要學生熟悉相關節奏型,運用簡記符號將所聽到的節奏記寫下來,之后再用音符記寫到五線譜上,都將有助于學生更快、更準確地記寫所聽到的節奏。
二、聽寫單音的速記方法
在音樂學習中,有些學生在聽寫時是絕對聽覺,即固定音高概念,而有些學生在聽寫時是相對聽覺,即首調音高概念。在練耳教學中常存在這樣的問題,即:有固定音高概念的學生在聽到教師彈奏的單音后就能快速地將聽到的單音準確記寫下來,而對那些首調音高概念的學生來說,在聽寫單音時就會出現不能準確記寫音高的問題,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聽寫能力。因此,學生在掌握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基礎上,一定要學會將理論與實際音響效果相互轉換,同時加上一些基本的視唱練習,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聽寫音高的準確性及速度。
(一)熟唱各種調式音階
在學習聽寫單音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熟唱、掌握各種調式音階中各音級之間的關系及音響效果,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在聽寫中通過內心搭橋的方式記寫單音。
例1:
在聽寫以上這組單音時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固定音高聽記法,這種方法主要適合那些具有絕對音高聽覺的學生,他們可以根據自己內心的固定音高概念直接記寫上例中的音高;另一種是首調音高聽寫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適合那些相對音高聽覺的學生,這些學生可以采用搭橋的方法在內心默唱相鄰兩音的音高(用首調音高概念),如:在聽寫例1中的第三個單音時,可以將第二個音在內心默唱為F大調的Do,之后用搭橋的方式向上默唱F大調音階,唱到第四級音就是所要記寫的F大調的Fa。因此,聽記單音時首先要熟唱各種調式音階,這樣才能在聽寫時快速地默唱出需要記寫的音級。
(二)實際音效與基本理論相結合
在聽寫單音時,學生還應熟悉各種音程的實際音響效果,結合所學的音樂理論知識進行記寫。如:在聽寫例1中的單音時,學生可以先不記寫具體的音高,而是將相鄰兩音之間的音程性質記寫下來,即先聽出標準音與第一個音的音程關系是大六度,第二個音與第一個音的音程關系是純四度……以此類推,記寫成大六、純四等文字后,再結合樂理知識推算出具體的音高,最后在樂譜上用音符的方式記寫音高。
三、聽寫音程的速記方法
聽寫音程主要包括聽寫旋律音程、和聲音程、和聲連接等內容,其中旋律音程的聽寫方法與聽寫單音的方法相同。而聽寫和聲音程與和聲連接是有一定難度的。從音程的協和性上來看,音程分為極完全協和音程、完全協和音程、不完全協和音程、不協和音程,從兩音之間距離的遠近又可分為單音程和復音程。因此,在聽寫和聲音程與和聲連接時,首先應對音程中兩音之間的關系及音響特點有一定的認識,其次,在做音程模唱和構唱練習時,采用保持根音或冠音的方式模唱、構唱,通過模唱、構唱各種音程,記住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及音響效果,這樣才能在記寫時更加準確地記錄音高。如在聽寫下例音程時可采用這樣一些方法:
例2:
1.用固定音高聽覺概念來聽寫。即:直接記寫固定音高,這種方法主要適合那些有絕對音高聽覺的學生。
2.根據音程的協和性、遠近關系及內心快速模唱、構唱,確定上例音程的性質是純四、大六、大三、純五、小七,之后主要記寫音程中根音或冠音的音高,最后結合音程的性質推算出另外一個音的音高,這種方法主要適合相對音高聽覺的學生。
3.遵循熟快熟先、縱橫兼顧。即:在聽第一遍時,若是先聽出了上方音就先記寫上方音,若是先聽出下方音就先記寫下方音,等聽第二遍時,再記寫另一個音的音高,這也是一種熟快熟先、縱橫兼顧聽寫音程的方法。
上述聽寫音程的方法在實際聽寫中還要因人而異,最終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聽覺習慣和能力來完成聽寫。除此之外,在鋼琴上彈一個聲部唱一個聲部,用這種彈高唱低或彈低唱高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聽寫音程的速度及準確性。
四、聽寫和弦的速記方法
和弦一般是指按照三度關系排列起來的三個或三個以上音的結合。按照和弦音的多少,和弦可分為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而且所有和弦都有原位與轉位之分,從協和性來看,大三、小三和弦屬于協和和弦,而增三、減三、七和弦、九和弦等屬于不協和和弦,因為和弦種類較多、變化豐富,所以在聽寫中難度較大,學生在聽寫和弦時最常出現問題是:把和弦聽成一片,憑感覺記寫。因此,在聽寫中更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在聽寫下例和弦時,絕對音高聽覺的同學依然可以直接聽寫,但對相對聽覺的學生來說,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例3:
(一)根據和弦的色彩感記寫
因各種和弦結構的不同,所以每種和弦都會有自己獨有的和聲色彩感。如:大三和弦給人的感受是明亮、飽滿、有力、協和的;小三和弦給人的感受是柔和、暗淡、協和的;而增三和弦、減三和弦、所有的七和弦給人的感受都是不協和的,而且有不穩定的感覺。而且在聽寫中如果相對聽覺好的學生,可以將所有原位大三和弦聽成do-mi-sol、大六和弦聽成mi-sol-do、大四六和弦聽成sol-do-mi等,然后根據自己對各種和弦的聽覺感受,確定以上這些和弦依次是大三、大四六、大六、減三、大小七、大三和弦,之后通過聽寫和弦的高音或低音,結合和弦性質確定和弦的音高。
(二)根據調式音級來聽寫
在運用調式音級聽寫上例中的和弦時,首先要注意和弦之間的橫向關系,一般情況下,調式中的和弦也要遵循和聲學中所講的各種和弦連接法,學生在聽寫時可以結合和弦在調式中的實際音響效果,先確定調式調性及和弦之間的級數關系,用和聲功能標記,最后結合樂理知識推算出和弦連接中的具體音高。如:在聽寫上例時,首先可以根據標準音與第一個和弦或最后一個和弦的關系,確定上例和弦連接是在A自然大調上進行的;其次可以根據和弦在調式中的功能,將上例記寫成 “Ⅰ-Ⅳ -Ⅴ6 -Ⅶ-Ⅴ7-Ⅰ”;最后再結合基本樂理中學習的和弦構成方法記寫具體音高。
五、 聽寫旋律的速記方法
“旋律聽寫”是一項培養音高感、節奏感、調性感、結構感、讀譜、寫譜及音樂記憶力等多項音樂感知力的訓練。構成旋律的因素有很多,雖然音的高低、長短是構成旋律的基本要素,但旋律中又離不開音程、和弦、節奏、節拍、調式調性等方面的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在聽寫中的準確性及速度,如果學生在聽寫旋律時能夠遵循一定的規律、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將會對自己的聽寫能力及水平有所幫助。如:在聽寫下面這條旋律時可以運用以下一些方法:
例4:
1.對于絕對聽覺的學生來說,在聽寫上例時,首先可以用“點”的方式將所聽到的固定音高記寫在五線譜上,其次采用節奏聽記中的簡記法,將旋律中的節奏單獨記寫,然后再與之前聽寫的音高相結合,通過分析旋律中的變化音級,確定旋律是G自然大調,最后記寫在五線譜上時在譜號的后面加上一個升號。
2.對于相對聽覺的學生來說,在聽寫上例時,可采用首調唱名,先用簡譜記錄旋律的音高,然后采用節奏聽寫中的簡記法,直接在簡譜記錄的音高中記寫附點、增時線、減時線等,之后結合標準音與調式主音的關系,確定旋律的調式調性,最后按照五線譜記寫的要求,將簡譜記寫的旋律按照旋律的調式調性記寫在五線譜上。
綜上所述,在練耳學習中,節奏、單音、音程、和弦、旋律的聽寫都是學生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一些重要內容,學生在聽寫時不僅要有扎實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而且應該掌握科學有效的速記方法,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聽寫能力及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虹.視唱練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