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摘要: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得以形成的關鍵階段,大學音樂賞析教育與素質教育對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學音樂欣賞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具體功能,以期提升大學的綜合音樂素養。
關鍵詞:大學音樂 欣賞教育 素質教育 功能
21世紀當中,社會競爭更為激烈,大學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一席之地,必須在大學階段打好扎實的基礎,對于其未來發展做好鋪墊。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高校的音樂教學已經受到普遍的重視。作為人類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大學音樂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審美,同時激發他們潛在的創造能力。另外,在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之上,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本文主要闡述了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兩個方面的功能,以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功能
音樂的教育功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大學培養人才所使用。隨著國家歷史的更替和變遷,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音樂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一)大學音樂欣賞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人類的精神狀態和水平高度將決定著他們具體的精神世界狀況。而在一個國家之內,國民的人文素養更是直接關系到祖國的繁榮富強。因此,在進行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時,就可以將其與音樂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感受到濃厚的人文氣息,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價值取向。
(二)音樂的欣賞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同時還能夠達到凈化學生心靈的作用。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其生活狀態更為自由。面對社會和環境中的各種誘惑,完全需要學生的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然而,音樂能夠讓學生在意識的感官系統協助下,完成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和鑒賞,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樂感和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在音樂所塑造的優雅氛圍當中,學生的心靈也必然能夠得到一定的凈化。
(三)音樂的欣賞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音樂教育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道德教化功能。這種教化的方面不僅僅只是體現在音樂的審美層面之上,還體現在能夠讓學生通過聽覺系統享受愉悅的情懷。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二、大學音樂欣賞教育的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素質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考量因素。而音樂教學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大學音樂的素質教育功能更是成為重要的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依然處于積極的探索階段,并且,音樂教學依然沒有被放到等同于文化課程教學位置。另外,我國大學音樂教學的基礎比較薄弱,使得我國的大學音樂教學當中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問題,而這也成為阻礙大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的瓶頸問題。在我國的大學音樂教學當中,其欣賞教育功能主要有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音樂課程設置與學生發展之間的不平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并且地區間的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有一些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的客觀限制,造成了這些地區之內的個別大學沒有多余的資金支持音樂課程的設置。即便是對于設置音樂課程的大學來講,其間的課程時長或者教育偏好上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就會造成我國大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二)音樂課程時間不夠規范,教材建設情況也不是非常理想。在目前的大學音樂教學當中,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成型的教材,但是卻沒有形成統一性。這樣的差異性必定會給音樂教學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大學音樂教師專業素質不高。教師是學生最為直接的影響者,教師的專業素質更是學生音樂素養形成的直接因素。而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為了降低教學的成本,會任用一批非專業的音樂教師任職,這對于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來講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四)教學設施不夠完善。由于學校教學設施投入的比例問題,很多大學都選擇偏好于文化課程基礎設施的建設。這樣一來,就會存在很多大學內部的音樂設施無法達到規定的標準,這也會造成學生音樂欣賞教育提升的瓶頸問題。
(五)大學音樂管理教育機構建設不健全。在我國的相關條例當中有著規定,藝術教育管理教育機構是強化公共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很多大學中都沒有相應管理機構。而沒有這種專門性的管理機構,會造成音樂教學處于無秩序的狀態,給學生的選擇造成障礙。另外,在沒有專門性管理機構的帶領之下,藝術相關的其他部門會形成各自為政的狀態,這會造成音樂教學資源的巨大浪費。
(六)國家相關部門沒有形成必要的統一協調工作。由于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的教育模式當中,很多大學的教學重點依然是偏向于文化課程。而國家藝術管理部門又沒有形成必要的協調統一,這必定會造成高校在資源利用上的混亂狀態,也無法形成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上的充分利用,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來講具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三、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改革建議
在進行大學音樂欣賞教育改革進行之時,主要改革的方向有以下幾點:
(一)要做好音樂教育的領導機制建設。學校科學的領導機制改革才能夠形成大學音樂教育的正確領導方向。而大學音樂教學一旦具備了方向性之后,其后續工作的建設才能夠步入正軌,并能夠完成各種有利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這對于大學音樂教育的資源的綜合利用來講,對達到提升大學音樂教學水平的作用來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完成大學音樂教育學科的合理規劃和建設。大學音樂教學資源的合理規劃和建設能夠充分的整合校內的所有有利資源,這不僅是音樂教學資源的有效節約,同時還完成了音樂教學水平的巨大提升。
(三)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大學音樂欣賞課程的修訂和完善,并能夠對音樂教材實現有效的價值提升。教材是音樂教學最為根本的依據,學生能夠擁有科學的教材,是他們能夠打下良好音樂學習基礎的前提條件。而且,規范化的課程標準——以審美角度規范音樂教學,能夠讓學生對于音樂的基礎理論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認識,并且還能夠掌握到基本的音樂欣賞的途徑和方法。
(四)加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建設。學生的最為直接的模仿對象就是教師。換句話說,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對于學生將來專業素養的培養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大學必須重視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和強化工作,這也是實現大學音樂欣賞教育功能的重要措施。
(五)加強國家相關部門的協調管理工作。在我國的體制之下,國家本身就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國這種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地位比較深厚的國家,權威機構的管理和協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轉變大學教學意識上的偏差。同時,國家藝術部門的管理和協調,還能夠保證大學積極調動各方面的有利因素,這對于幫助學生盡快的提升音樂欣賞能力來講具有深遠的意義。
(六)傳承我國古代優秀的音樂欣賞教育實踐,并能夠積極吸收西方發達國家的優秀經驗。我國是一個擁有音樂悠久發展歷史的國家。這種厚重的歷史意義,對于現階段大學音樂欣賞教育教學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因此,在大學音樂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積極引進高雅的音樂,以幫助學生祛除不良的思想,而以音樂的高尚情懷凈化學生的思想,最終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就是說,在大學音樂的教學當中,必須突出音樂欣賞教育功能中的道德教化作用。另外,還應當積極西區西方發達國家在音樂教學中的大膽突破。在提升我國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功能改革時,就應當以寬廣的胸懷汲取西方國家的優秀成分。
四、結語
進入21世紀以后,世界的政治和經濟都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由此也推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而音樂作為文化藝術的重要形式,更是以全新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并且,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的教育功能也被逐步的重視起來。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學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功能。綜合來看,雖然我國的大學音樂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只要能夠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并能夠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音樂欣賞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功能,從而實現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并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也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素質基礎,以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承擔應有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又丹.大學音樂欣賞教育及其素質教育功能研究[J].北方音樂,2011,(01).
[2]朱婷,王容.音樂教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用分析[J].教師,2010,(08).
[3]馬婷.對于《大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初探[J].大眾文藝,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