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玲麗
摘要: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內容之一,是美育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音樂教學應以“情”和“美”作為出發點,本文提出通過創設情境、激發情趣、豐富情感、培養審美能力等方面來組織學校的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審美能力,使他們成為善良高尚的人,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關鍵詞:音樂教學情境 音樂審美情趣 音樂情感體驗 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通過各種音樂要素表達出特定的思想感情。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樂表達的是人的內心情感體驗。曹理教授曾說:“音樂審美教育最基本的性質就是審美性,它是通過音樂進行的一種審美教育。”如何在音樂教學中體現其審美功能?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內容之一,是美育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音樂教學應以“情”和“美”作為出發點,本文提出通過創設情境、激發情趣、豐富情感、培養審美能力等幾方面來組織學校的音樂教學活動,充分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
一、創造審美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美好情感
(一)情境是音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物質前提,如何創設情境?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教具展示、音樂及多媒體電化教學等手段,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來創設生動真實的審美化的教學場景,以激起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和品質。如,課前制作教具,準備道具、圖片、服裝、樂器等,都能給學生帶來直觀的科學的美感,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的積極情感。
(二)創設音樂教室的藝術情境,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
音樂教室的布置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在墻壁上粘貼一些樂器圖片或多彩的五線譜、跳動的音符符號、著名音樂家簡介等等,各類樂器的安排要有新意,多利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如錄像、幻燈、多媒體課件等開展教學,以此引發學生的審美注意。藝術家柯倫曾說過:“教師的工作應具有審美化的光彩,給人帶來美麗的快樂,使人產生興奮,體現美的教學過程,這就是藝術的成品的愿望”。
二、創設音樂審美情趣,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音樂審美趣味是人們顯示自身偏愛的一種審美鑒賞能力,它表現為人的個體的審美偏愛、審美標準以及審美理想等。例如,年齡偏小的兒童大都喜歡形象鮮明的兒童歌曲,而高中生和大學生們多數喜歡節奏強烈的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教師有責任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齡特點來選擇優秀的本民族的和世界的歌曲及樂曲來引導學生傾聽、欣賞音樂,積極為學生創設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受到感化、陶冶,使他們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避免“重技輕藝”的音樂教育傾向的發生。
三、依據音樂的情感體驗特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
(一)音樂是音響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
音樂是以音響的形式來吸引人注意,并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其審美的作用。音樂以旋律、節奏、節拍、力度、速度等多種形態的有機結合,構成完美的音樂形式,作用于人的聽覺感知,充分表現人們的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美國艾倫·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一書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什么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币虼?,教師要選擇優秀的、健康的、活潑的音樂作品來引導學生多聽、反復聽、分析聽各種音樂,使學生的情感與音樂的發展產生良好的共鳴。
(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是情感的藝術
音樂作品在時間中展現與消失,沒有時間的延綿也就沒有音樂的存在與展現,例如,完整聆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樂曲是25分鐘時間,你利用5分鐘聆聽是無法體會到樂曲的主題意義的。托爾斯泰曾說過:“音樂是感情的速記”,這種說法是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觀點。音樂是以聲傳情、以情感人的藝術,它對人的情感作用,是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比擬的。例如,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罚魳匪憩F的那種惟妙惟肖凄美的愛情故事會使你我淚流滿面,激動不已。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堅持正面的教育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的審美情趣及音樂素質。
四、音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優化唱歌、識譜教學,提高審美功效
傳統的音樂課是將大部分時間用于識譜視唱教學,忽視了對歌曲藝術性的挖掘,把本應是活潑有趣的音樂課變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課了。筆者在音樂教學中采取“先唱歌后識譜”的教學方法,利用音樂的音響、色彩和意境,通過聆聽音樂,模唱旋律進一步感受歌曲及樂曲的情緒,使學生熟悉歌樂曲旋律,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的積極情感,實現了音樂課的審美教育功效。
(二)唱、奏、演相交融,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教學中,要做到音樂與律動相結合、音樂與舞蹈相結合、音樂與器樂相結合,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全面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通過自唱自演自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充分利用節奏訓練,將聲勢、器樂、歌曲、舞蹈、表演、游戲、戲劇等多種形式將結合,使音樂教學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币虼?,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真善美”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成為善良高尚的人,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2]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3][美]艾倫·科普蘭.怎樣欣賞音樂[M].丁紹良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