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邈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文化還有人民的生活水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原因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整體方針和方略是正確的。有了正確的指導方針,人民才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國才會呈現出繁榮昌盛的局面。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借鑒歷史放眼未來,創造性的提出了“四個全面”,給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指明了新的方向。
[關鍵詞]四個全面;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略
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時刻緊跟時代的步伐,穩步向前不斷的提升自己。在國際社會上有了很好的聲譽,我國正變得更加自信,正以一個大國的姿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但是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且從我國的國情來看,我國還要長期處于這種初級階段。所以說我國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于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根據我國的實際發展狀況,創造性的提出了“四個全面”給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注入了新的血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將黨的治國方略提到了新的高度。“四個全面”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和意義,它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融合在一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做出了更全面的指導和發展方向的定位。
一、“四個全面” 是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完善
一個國家能否在新時期下快速的向前發展,與其國家的發展戰略以及領導人的執政方略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一個國家和地區要想穩步的前進也離不開自我的調整和方向的修正,只有不斷跟上時代的步伐以及人民新的生活需求才能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治國方針和策略,才能適應國家的發展需要。“四個全面”就是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實際發展和基本國情的戰略布局。同時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共產黨的治國理政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經驗的全面總結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早在2002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十六大上就提出了“要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號召。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帶動我國文化的升級,進一步提升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物質上對人民的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相對忽視人民的個人發展狀況,以及人民的切身需求。2007年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把我國的小康社會建設從一般的行為倡導變成了具體行為過程。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最終確定并且形成了“兩個全面”的要求。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指導作用,也是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保證。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一次進行了新的部署,不管是在時間上還是細節上,更加明確了小康社會的行動路線和行為標準。在2014年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在戰略上又提出的新的發展構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接下來的“全面從嚴治黨”打下了理論基礎。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提出了“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二、“四個全面” 具有嚴謹的內在邏輯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四個全面”具有很強的嚴謹性和內在的邏輯性,它為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策略指明了方向,也為中國共產黨更好的治理國家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邏輯性和條理性。“四個全面”存在著相互依存、互相支撐的關系,既有對整體的把控又有對具體問題的具體要求。體現了“目標-途徑-調控”的邏輯思維結構,對我國現在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以后可能出現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解答和指導作用。
在“四個全面”中首先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我國領導人以及全社會人民的奮斗目標,也是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中國共產黨就必須要實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過程中必須突破的障礙。“全面深化改革” 是對全中國人民的共同要求,不管是什么人處在什么地位都要在行動上切實的完成改革的目標,用自己的言行來實現這個目標,這與自己是否在領導層無關,這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情,就像中國夢一樣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夢的實現,那么中國夢才會真正的得到實現。“全面依法治國”這個要求層次開始上升是對法律的執行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是依法治國的根本,執行法律的人是實現依法治國的有效保證。只有完善了法律,加強對法律執行人員的管理和監督,才能夠實現中國“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全面從嚴治黨”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自身覺悟,黨自身的發展關系到國家治理的前途和命運。如果自身出了問題后果將非常的嚴重,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自身出了毛病,那么它做出的指導方針和策略也會出現問題,對國家的治理就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可以看出我國領導人在治理國家時正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客觀的認識。只有不斷的改進自己,讓自身變得更加強大,整個國家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三、黨的執政理念實現了強調監督和自我完善的統一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物質水平提高的速度非常之快。也催生出了一些好逸惡勞的人,他們在思想上開始脫離人民群眾,更與我國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背道而馳,站在國家和人民的對立面。這些人不僅有知識水平不高的人也有一些身居高位的黨的成員。他們無視黨風黨紀以身犯險,貪污腐敗給國家和人民在經濟上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不正之風,給廣大人民群眾留下了極其壞的印象。面對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個全面”中明確提出要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讓那些無視黨風黨紀的人在法律的監督下、在黨內的監督下、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無所遁形,揭開他們的虛偽面孔和丑惡嘴臉。這也體現了黨在十八大報告中對自身提出的要求:“我們黨要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可見中國共產黨在自我建設中對自身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當然這也是符合人民內心訴求的,只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更加的信任我黨,才會時刻跟隨著黨的指導方向前進。
從世界范圍來看自身的防腐和防變是一個政黨自強的基礎,也是長久發展的必要保證。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前蘇聯,當然這是一個反面教材,但是對我黨的發展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前蘇聯的共產黨沒有被外界的炮火所打敗,而是被內部思想不純的共產黨員所掏空。在最開始時蘇維埃的政黨是在兩百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從二十多萬人開始不斷的壯大;到了兩百多萬人時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成立了蘇聯政府;但是到了兩千多萬人時蘇聯共產黨卻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這其中的原因顯而易見,是他們自身出了問題,沒有及時的革除腐敗,導致執政能力不斷下降,最終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失去了整個政黨。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我黨只有不斷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做出令人民滿意的政績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黨的執政理念實現了用遠大理想凝聚共識和具體行動贏得民心的統一
在十八大上黨和國家領導人明確指出,要堅持理想、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為全中國人民提出了“中國夢”以及走“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偉大構想。特別是“中國夢”體現了全國人民必須要緊密團結,斗志昂揚的走自己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找到自信,最終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團結所有人的力量,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國夢”,同時鄭重告誡全黨全國人民“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給那些渾水摸魚與國家發展不符的人當頭棒喝。只要你對這個社會對這個國家起到積極地作用,國家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同時也體現了黨的執政理念的變化,更加注重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用具體的行動來贏得人民大眾的認可,也為實現全中國人民共同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個國家或者是民族只有所有人都團結在一起,力量才是最強大的,才會實現整個民族的夢想和復興。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并且實事求是的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治國方略,才能將整個民族變得更加強大。
結語
面對新的形勢和現實發展的需要,中國共產黨只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治國理政的方略才能帶領全中國人民奮力向前,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而“四個全面”對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考慮到全國人民的未來也考慮到中國共產黨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四個全面”的提出更加全面科學的為我國的發展以及黨的治國理政方針指明的新的正確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涂小雨.全面性: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執政方略新探索[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2]秋平.發揮好“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巨大威力[J].紅旗文稿, 2015(5).
[3]曲青山.“四個全面”:新形勢下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J].黨建, 2015(2).
[4]王克群,王偉,左麗燕.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重大戰略思想[J].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