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諾
(上海大學 音樂學院,上海 200444)
現代音樂創作對于中國傳統戲曲元素的融入
許 諾
(上海大學 音樂學院,上海 200444)
將現代音樂作曲中融入中國傳統戲曲的相關元素,既能夠滿足音樂消費者和愛好者的需求,同時又能有效地傳播我國傳統戲曲文化。
傳統戲曲;現代音樂;融合創新
中國的傳統戲曲,是人民最重要的娛樂形式。在新中國創立后的第一個十年期間,戲曲逐漸開始向著現代音樂藝術領域進軍,與現代音樂的文化和創作漸漸融合,讓中國傳統音樂的元素傳承并發揚光大。下面我們就從三個方面分別舉例說明中國傳統戲曲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應用。
戲歌是把戲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結合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它的歌詞是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情感的內容,而曲調旋律用的卻是中國古老的戲曲形式。它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文化特色,還具有新時代人的極寵——通俗歌曲,二者結合,自然相得益彰,風格獨特。戲歌的主要優勢在于它能夠將音律的基調用戲曲唱腔等形式演唱出來,同時結合西方樂器的配樂以及曲風,如經典戲歌《說唱臉譜》運用京劇的腔調不僅唱出了時代的韻味,還唱出了當下最流行的現代音樂風味。除了京劇被廣泛地融入流行音樂中以外,其它種類的戲曲也同樣在與現代流行音樂相融合。其中,歌曲《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巧妙地運用了越劇等多元化的戲曲種類進行了演唱,這種結合了地方戲曲方言和普通話唱法的演唱形式,給我們的觀眾一種全新的體驗。在歌曲《誰說女子不如男》當中,流行音樂與豫劇相結合,這也使得人們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增添了對豫劇這個古老戲曲的關注,使得很多知名的音樂創作者都紛紛向我國古典戲曲投來熱切的目光。由此可見,戲歌完全可以用它那種韻味和時代感吸引觀眾,在提升通俗歌曲品位的同時,促進戲曲的復興。
我國的戲曲隨著國家社會的制度體系和改革的發展而逐漸地具備了自己的突破性,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戲曲與搖滾音樂創作的相結合。例如《北京一夜》將京劇的元素完美地融合進搖滾音樂當中,使得整首搖滾音樂顯得更為生動,同時還充滿了京劇唱腔的韻味,使得歌曲變得回味無窮。
在當代,音樂領域整體的結構正在進行飛速的變化,受眾群體越來越多。音樂不但要滿足中老年人的欣賞需求,同時也需要滿足年輕人的需要,為了能夠集結更多的年輕群體,音樂創作就必須要融入大量的新元素。在當今的音樂領域當中,很多著名歌手都在自己的歌曲當中加入了Rap,并以此種形式來演唱一些經典的傳統曲目。“Rap”是源于歐洲的一種說唱技術,后來遍及全世界,如今中國的流行說唱音樂也層出不窮。這種說唱形式,節奏賦有韻律,動感十足,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吸引了當代的年輕人,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因此這種形式的歌曲也在我國音樂領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正是因為這種結合形式的歌曲的出現,才使得中國傳統的戲曲文化在年輕人群體當中的傳播越來越廣泛,同時,這種形式的歌曲也使得我國當代的年輕人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國民族的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精髓。此類歌曲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周杰倫所演唱的一些包含傳統戲曲的專輯,如《我的地盤》。
現如今,戲曲融合音樂的形式使得音樂發展突飛猛進,很多的流行音樂都已經加入了越來越多的傳統戲曲因素,這使得二者的傳播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如《將軍令》這首歌曲當中充斥著許多的現代音樂流行旋律,同時又兼具了古典戲曲的韻味和元素,二者相結合為我們完美地詮釋了男女主角之間感人的愛情故事,極大程度上吸引了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群體。再如王力宏的《在梅邊》以流行音樂搭配古典昆曲的結合表演形式為我們展現了古典美與現代美的特有魅力。
我國傳統戲曲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獨特魅力現今已經成為了一股中國古典颶風在音樂領域當中刮起。中國傳統戲曲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的創新模式能夠為我國的音樂領域增添更多的活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國家音樂創作人的創作思維,使我國的音樂創作徹底地走出一味模仿而不創新的怪圈,促進了我國音樂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1]吳一凡,楊海樂.民間戲曲與流行音樂音樂[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
[2]梁茂春,鄧紫棋.我國當代音樂創作新模式[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3]孫海震,李曉龍.中國戲曲與流行音樂發展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
[4孫道東,劉繼海.我國古典戲曲音樂與民間流行音樂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1(03)。
J614.93
A
1007-0125(2015)06-0032-01
許 諾(1994-),女,山東淄博,民族:漢族,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