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細梅
(九江學院 藝術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民族聲樂演唱個性化發展的探討
王細梅
(九江學院 藝術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我國的民族聲樂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經過長期發展,民族聲樂已經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和地位,并且蘊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民族聲樂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唱藝術,個性與特色是其發展的動力。本文主要對我國民族聲樂演唱個性化發展作深入分析探討,并且通過一些有效途徑來實現民族聲樂演唱的個性化發展。
民族聲樂延長;個性化發展;探討
民族聲樂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歌唱藝術,其不同于民歌、說唱與戲曲,繼承發揚了傳統藝術精華,吸收、借鑒歐美聲樂唱法的歌唱優點與理論,具有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和科學性。民族聲樂要想保留個性與特色,演唱者應該深入了解其發展歷史,挖掘作品的深刻含義,全面熟悉和掌握作品。
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得以快速發展,并且較為繁榮,還涌現出不少民族聲樂演唱藝術家,多種風格的民族聲樂演唱藝術備受歡迎。民族聲樂以民族風格與演唱方法為基礎,又借鑒歐美聲樂藝術風格,使演唱者不僅能夠演唱出本民族的聲樂作品,還能夠演唱出其他民族的作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更是取得突破性發展,無論是民族聲樂作品的深度與難度,還是對演唱聲音的發揮,還有作品的風格、藝術與個性都更加富有民族色彩。經過長期不斷的探究與實踐,最終形成一種具有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和科學性的演唱藝術,其演唱個性化發展也日益突出。
(一)在社會生活中實踐體驗
現階段,我國的民族聲樂發展處于多元化階段,對演唱者的個性化要求更高,需要演唱者不斷地深入體驗社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體驗人民群眾的民族精神與思想感情。不少民族聲樂演唱者的生活體驗較少,缺乏社會生活實踐的鍛煉,對于傳統民族聲樂的演唱方法了解不多,有的甚至不了解作品的背景,就直接去演唱。因此,要想實現民族聲樂演唱的個性化發展,演唱者應該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學習,向廣大民間民族聲樂演唱者學習,從多種民族生活中探究民族聲樂的特色與風格。演唱者在不斷學習演唱技巧的同時,還需要注重情感體驗對民族聲樂演唱個性化發展的影響,繼承和發揚傳統民族聲樂演唱精華,豐富想象,將演唱技巧與情感相融合,實現民族聲樂演唱的多元化發展,進而實現個性化發展。演唱者需要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突顯個性化特征,進而推動民族聲樂演唱的個性化發展。
(二)在融合中實現個性發展
民族聲樂演唱需要在融合中發展個性,在保持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和科學性的同時,還需要對其進行完美融合,在借鑒與繼承中尋求個性發展。近年來,我國民族聲樂過于重視技術方法的學習,而忽視民族聲樂藝術的個性化發展。其原因在于民族聲樂演唱者與民族文化的割裂,民族聲樂演唱者與民間藝人缺乏溝通交流。民族聲樂演唱者在融合中發展需要處理好個性與共性之間的關系,以科學唱法的基本訓練為前提,同時了解與掌握各種唱法的規律、特點,然后再體現其本身個性。民族聲樂演唱者可以認真研究戲曲演唱技巧,包括其唱腔、收聲、咬字、吐字、表演和歸韻等,在不斷融合中汲取精華,在實踐中不斷升華與融合,最終實現民族聲樂演唱的個性化發展。
(三)在多元化發展中顯個性
目前,我國民族聲樂演唱藝術在個性發展過程中,需要在多元化中突顯個性,應該把所有有利于提高和發展民族聲樂演唱的唱法、經驗和技巧都汲取過來,從而實現其個性發展。不斷提升民族聲樂歌唱的探索精神和自覺意識,不斷求新、求變和求異,為民族聲樂的個性發展提供多元化空間。在民族聲樂中發展個性,提倡多元化唱法,發展民族聲樂演唱藝術,更是需要挖掘其精髓,突顯民族聲樂演唱藝術的個性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民族聲樂演唱需要跟隨時代的步伐,在演唱過程中體現民族特色,從而符合人們的時代審美需求。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和科學性是民族聲樂個性發展的必然特點,也是其未來發展方向。另外,民族聲樂在多元化發展中需要不斷完善演唱方法與技巧,包括風格的變化、聲音的使用和音色的變化等,要做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與個性魅力,在多元化中日益突顯個性化。
總之,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中,民族聲樂有其獨特的個性與演唱風格,演唱個性化是其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在民族聲樂演唱個性發展中,政府應該加以重視與引導,不斷挖掘民間藝術,演唱者也應該加強與民間藝術家的交流學習,在融合中實現個性發展,在多元化發展中突顯個性。
[1]伍莉.戲曲在民族聲樂表演中的借鑒作用[J].大眾文藝,2015,(06):165-166.
[2]張彥,輝徐玲.民族聲樂的多元化走向問題探討[J].黃河之聲,2015,(02):102-103.
[3]張清華.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的有機統一[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J617.13
A
1007-0125(2015)06-0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