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雅靜
摘要: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積極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有了興趣,他們才會主動自覺地去學習,相反,缺乏興趣,他們就會產生懈怠心理,不可能愛上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本文從四方面入手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究,旨在真正讓學生愛上數學,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興趣 ?導入 ?情境 ? ?競賽 ? ? 多媒體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一種尷尬現象:教師怕教、學生怕學,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教師沒有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以至于對數學望而生畏。那么,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經過長期的思考與實踐,筆者總結了以下方法與策略。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胧钦n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它好比橋梁,聯系著學生與課本知識,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整堂課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重視導入方法的選擇。一般來說,導入的方式包括:故事導入、謎語導入、懸念導入等,只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在其大腦皮層形成對新課內容的興奮中心,使得他們把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軌道上,產生學習的直接動力。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在教學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背對黑板,先讓幾名學生到黑板上畫幾個三角形,并利用教具量出度數,接著說:“只要你們報出其中兩個角的度數,老師就能很快地說出余下的第三個角的度數,不信我們可以試試看?!苯涍^學生核對,他們發現我報出的第三角的度數都準確無誤,就產生了疑問:為什么老師能夠準確無誤地答對呢?他們迫切地想知道答案,由此就進入了本課的學習。這樣的導入,就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又如在講授“能被2或5或3整除的數”時,教師可以上課伊始就向學生挑戰說:“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能被某數整除,不信試試看?!睂W生一聽,紛紛向我發出挑戰,結果是我都很快都答對了,他們感到很奇怪,急切想找到答案,就產生了欲知而后快的期待心理。這樣,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是小學數學的心臟,是點燃學生思維之火花的導火線,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而他們的思維之火花被點燃了,才會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積極思維。由此可見,問題的重要性。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枯燥、抽象,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借助趣味性資料,創設一些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生動、具體、形象的情境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課堂教學成為“生疑—質疑—釋疑—激疑”的環環相扣的過程。如在教學“連加連減”時,我聯系生活,創設了一個這樣的問題情境:我當司機,讓學生做乘客,先上來5個學生。汽車開動,我問學生現在汽車上有幾個人?(5)個。廣場到了,停車,又上來幾個阿姨,汽車再開動,我問又上來幾個人?(3個),現在汽車上一共有幾個人(8個)。又到一站,停車,下去了4個學生,我問現在汽車上還有幾個人?(4個)。這樣抽象出算式5+3-4=4。如此反復輪流做幾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達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
三、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組織和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很有必要,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好勝心強,我們不妨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身心特點,適當組織和開展一些競賽活動,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競賽主要包括師生競賽、生生競賽、小組競賽三種方式,無論哪種方式,在控制好“度”的前提下,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我設計了幾道練習題,把學生分成了三組,并在各組指定一名學生帶隊進行比賽,看哪隊做得又好又快,哪隊就贏了,并給獲勝的學生帖星表示祝賀。這樣宣布以后,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好勝心被激發了出來,就連平時不愛學習的幾名學生也認真計算起來,惟恐自己這一隊輸了。這樣在課堂上引入競爭,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引發出來了。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感性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而小學數學知識又比較抽象、復雜,若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手段不易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有必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能將靜態的課堂變為動態的演示,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們要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小學數學相整合,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借助多媒體課件的聲、色、光、動畫等豐富的視聽媒體優勢,充分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強化學生的感知,讓他們在直觀教學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如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其難點是要理解相遇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找出解題思路。為了掃清學生學習上的理解障礙,我在教學中將例題示意圖借助多媒體變成了直觀演示,通過多媒體演示了兩輛車慢慢相遇的全過程,讓學生掌握了“相遇、相距、相向、同時”這四個詞的含義,弄清速度和、相遇時間、相距距離等概念的含義,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以上僅是筆者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的幾點粗淺建議。除此之外,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大膽實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就一定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吳麗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下,2013(6).
[2]王霖.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4).
[3]卜有東.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技資訊,2012(25).
[4]李艷麗.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
[5]平先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