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樺
摘要: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擔負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責任。但是,在現實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有些學生對體育學習沒興趣,對于上體育課不積極,在體育課上也表現得“不想學、不愿動”,這對于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很不利的。所以,要想上好初中體育課,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體育教師就要對學生沒興趣上體育課的原因進行總結和分析,進而找到對應的解決策略。本文就對此進行淺談,以期能夠對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 ?學習興趣 因素 ? ?策略
初中體育課的開設旨在鍛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得到德、智、體、美等的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的健康理念。為了將體育課程的開設主旨落實,體育教師就要上好體育課,讓學生有興趣參與體育活動,通過各項體育運動鍛煉和體育活動的參加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那么,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呢?這是當前很多初中體育教師關注的問題。
一、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因素分析
(一)對體育課不重視,不能正確認識體育課的重要性
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不管學生、家長還是教師都有一種共識:文化課的學習是首位的,其他都可以放一放。于是,初中體育課不被重視似乎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學生對于上體育課沒有積極性和興趣,即使體育成績被納入了中考考核范圍,學生對于上體育課依然沒有興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對于參加運動和活動絲毫沒有積極性。此外,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對于體育課的開設目的沒有了解,這與學校、教師不無關系。
(二)體育課無法保證正常開展
有很多初中學校由于體育經費嚴重不足而對于體育教學投入有限,這不僅導致初中體育教師隊伍難以建立健全,而且使得眾多體育設施設備不能得到保證完備和健全,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環境和氛圍不夠良好,使得學生對于體育學習提不起興趣。此外,初中體育課由于得不到重視,會偶爾被一些學校活動占用,這使得體育課不能保證正常開展,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不高,對于體育活動更沒有絲毫興致,導致體育教學目標難以達成,這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
(三)教學內容陳舊,教學形式單一
雖然教學改革逐步深化,但是初中體育教學依然籠罩在傳統教學模式內。教師以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來設定教學內容,不僅程式化、機械化,缺乏趣味性,而且教學形式單一,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育教師的教學流程以簡單的講解、示范為主,之后讓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教條化的教學形式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且,不管有多少學生,課堂多以教師為主,以教師的講解和示范為主線,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反復的動作練習。在這種態勢下,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枯燥乏味,教師教學難以有好的效果,學生學習難以有好的效率,學生難以有學習興趣。
(四)教學評價方式落后
當前的很多初中體育課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以對于學生的評價,多數體育教師也是依然以成績作為標準。這種教學評價只以成績來評判學生的體育學習是否合格、是否優秀,而不關心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學習情感變化、學習過程等,實際上是不科學不合理的,是一種比較落后的評價方式,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只是對于學生一次體育考核的成績總結。這種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的教學評價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導致一些平時體育課表現良好的學生由于一次考核成績不好而被評價為不合格,會對體育學習失去信心,甚至放棄體育學習。
二、培養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使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
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要對體育課引起充分的重視,不但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而且也要在實際中體現出來。教師要積極組織教學,學生要積極參與和配合。此外,體育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初中體育課的開設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學生的意志,使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學生通過上體育課、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這對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用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學校也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學生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也能充分體會到這一點,使學生在此基礎上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開展
學校要加大對于體育教學的經費投入,要建立一支過硬的初中體育教師隊伍,要逐步完善體育教學設備設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學校要保證體育課不被任意擠占,要保證體育課能按時上。體育教師要通過體育活動和運動的安排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配合教學,主動參與。
(三)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
體育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同時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要豐富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形式多樣化,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體育教師還要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進行教學,使學生對體育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具,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有趣味,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這樣,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才會情緒飽滿、興致盎然。體育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認知等的不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自愿參加體育運動,通過體育實踐去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四)考核與評價要科學合理化
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體育教學評價以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教學中的表現為中心,突出考核的激勵機制。這就要求初中體育教師要打破過去的以成績為統一考核標準的評價模式,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努力程度與進步幅度,使人人都能體驗成功,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改變過去統一考核項目的慣例,要允許學生在一定范圍內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考核項目。這樣,學生通過努力學習既可以發展特長、提高興趣,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與理想的考核成績。這種評價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克服舊的評價制度只看最重結果的弊端,有效激發素質較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