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玲
(佳木斯師范學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談高校聲樂教學的創新意識
崔佳玲
(佳木斯師范學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中體現時代性教學思路與教學模式,是聲樂教學體現時代性的最為基礎和最為直接的點,聲樂教學要體現時代性,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課堂細節處下功夫,將時代性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摒棄以往不符合時代特征和被淘汰了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通過新形勢與新內容的探索,將課堂變為聲樂教改體現時代性的傳聲筒和前線陣地。
聲樂教學;創新;模式
在聲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中,要注重體現時代精神,并運用最為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打破以往的常規的教與學的兩點一線的教學模式,多加嘗試學生討論、主題研究、比較分析等符合時代精神和時代規律的課堂模式,將真正有效率和能夠體現時代性的方式帶到課堂上去。在教學時,要注重內容的不斷更新和方式的不斷變革,聲樂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要以最新的實踐為基礎,探索新的聲樂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將最先進、最具有時代性的聲樂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教材的編訂和選擇上也可以體現出時代性,聲樂課程的教材要常用常新,不能持續使用一套教材而不知翻新,畢竟聲樂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學生對于教材的需求也是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合理選擇教材,合理編訂教材,也是在聲樂教改中體現時代性的必由之路。
轉變教學觀念的聲樂教學應該推崇創新的觀念和形式,應該不斷改進傳統教學方式,建設探索發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自我尋找,摸索適合自己的藝術表現類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歌曲的創作能力要在較強的基本理論知識的配合下完成。所以應該從基礎抓起,在學生不斷鞏固基本能力的前提下,發展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的審美力、創造力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還可以開設第二課堂,讓學生從中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第二課堂大膽延伸教學內容,拓寬思路。另外可以安排自行設計演唱,增強實踐能力,提高演唱經驗。
加強學科綜合聲樂教學應該站在多學科的角度展開教學,充分加強學科綜合,創造新的教學方法,不受單一學科的局限,深層次咀嚼音樂作品的內涵。第一,可以加強聲樂教學與整個音樂學科之間的綜合。其中包含與曲式課程的綜合,從曲子的結構安排與曲式課程的綜合,從曲子的結構安排聲樂。還有與音樂審美課程的綜合,通過聆聽,感受聲音的不同韻味。另外也可以與和聲課程綜合,通過伴奏品味和聲中的層次、強弱等信息。第二,可以加強聲樂教學與姊妹藝術間的綜合。比如,影視、舞蹈、文學、美術、戲劇等門類的綜合,將很大程度上拓展聲樂教學的寬度,使聲樂教學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容。第三,可以加強聲樂教學與歷史、哲學、地理等學科的綜合。例如:教唱《二泉映月》時,通過講述盲人阿炳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命運與人生、正義與邪惡的思想內涵。
在教學中融入情感。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樂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記錄,是情感的一種宣泄。以中國著名民歌《茉莉花》為例,歌曲中姑娘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表達了作者對茉莉花的眷戀之情,更表達了人們對純真情感的一種向往。在教學中教師只有給學生介紹《茉莉花》的創作背景、作者情感,學生才會掌握歌曲的精髓。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以技巧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融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應該先從情感入手將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體會該歌曲要表達的思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感受隱藏在傳統音樂中的精髓與靈魂。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也是世界優秀的文化遺產。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要重視對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與創新,要弘揚傳統優秀文化、要增強民族凝聚力。高校作為最具活力的聲樂教學的前沿陣地,其在對傳統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因此,創新思維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基礎與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J617.13
A
1007-0125(2015)06-0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