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丹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6)
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功效研究
崔曉丹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6)
聲樂教育是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識教育可以很好促進學生健康心態的培養和團隊意識的增強,還能增強學生對本民族認同感和世界文化的理解,對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培養和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本文首先概述了聲樂教育和通識教育,然后,詳細地分析了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功效,并對其進行了展望,以提高人們對聲樂教育和通識教育的認知水平。
聲樂教育;通識教育
追溯通識教育的起源可以發現其最早開始于西方發達國家,最初產生的原因在于解決學科劃分過于細化而導致的知識間的斷裂及人們無法進行系統知識掌握的問題,之后,美國開始將通識教育貫穿到大學教育中;而聲樂教育最早也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聲樂教育盡管起步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聲樂教育過于追求和強調表演或者演繹技術,其藝術性的教育和培養環節比較薄弱。
通過上述介紹可以看出,通識教育以幫助人們掌握系統、全面的知識結構為目的,包含了自熱、社科、人文等多學科的內容,而聲樂教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進行聲樂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地完善通識教育,而通識教育的開展又能加強人們對聲樂教育的認識,兩者相輔相成,成為相互影響和制約的有機統一體。
(一)聲樂教育促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人類精神的追求
聲樂教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大量的聲樂作品的介紹,而這些聲樂領域的作品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本民族聲樂知識的教育,不僅是不同時代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反映,更凝聚著世代相傳的精神追求和普遍認同的觀念、價值,這就使得學生們加強了對本民族代代相傳的精神、文化和追求的理解,更可以增強其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進而為國家和民族的繁榮發展自強不息;另一方面,進行的其他國家優秀聲樂人物及其作品的教育,既可以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認可,又可以拓展學生們的視野。這樣既可以促進本民族文化的延續,又可以促進世界的多樣化發展。
(二)聲樂教育有利于學生健康心態的形成和團隊意識的增強
聲樂教育對學生健康心態的形成和培養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方面,聲樂教育借助和引用的大量優秀聲樂作品充分體現了音樂的藝術美,通過這些作品的鑒賞和感受有利于學生感受和洞悉人際交往中的行為,發現和感受生命中的真善美;另一方面,聲樂知識的學習需要長期的堅持和訓練,還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作品內容調整自己的心態,這就需要學生提高心理調節能力,增強其適應和反應能力,并保持沉穩、鎮定、穩定的心態;另外,學生自身的多種情緒也可以通過形式各異的聲樂器具、作品等展現出來,這就為其心理、情感的宣泄等提供了很好的渠道。
聲樂教育對學生團隊意識的增強主要體現在對聲樂知識的具體學習、訓練和使用或者演奏上。學生在進行聲樂知識的學習時,不僅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各個器官、肢體,還需要和其他人員配合,因此,團隊意識和合作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聲樂表演和作品展現的成功與否。
通過上述兩節的介紹可以看出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其在通識教育中的作用,促進聲樂教育和通識教育的雙贏發展,各院校應當不斷努力探索,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各院校應當增強聲樂教育的意識,加強對其重視程度。各院校應當積極組織教師完善聲樂教育的教材、課程安排、教學模式和方法,同時,應當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進而為學生聲樂知識的學習和教師聲樂教育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其次,聲樂教師們應當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聲樂教師們應當樹立正確的聲樂教育和通識教育理念,正確地理解和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確在通識教育中開展聲樂教育的目的,還應當積極地進行聲樂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
最后,各院校在進行聲樂教育時,應當將聲樂具體知識和聲樂文化相結合,把聲樂教育從具體聲樂技術、樂器樂曲的訓練,提升到音樂文化的感受、理解的層次上來。
總的來說,當前形勢下,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進行聲樂教育活動不僅是當前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必然之舉,也很好地適應了現階段社會對全面發展、綜合素質人才的要求,意義重大。
[1]邱豐.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功效研究[J].音樂時空,2013,(14):193-194.
[2]劉艷霞.通識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崔曉丹(1981-),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聲樂教師。
J617.13
A
1007-0125(2015)06-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