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明
【摘要】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為對象,對所有患者行常規心電圖監測,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記錄,并按照相關流程來對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記錄,以便于制定出最佳的護理措施。結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發生率為54%,室上性心律失常發生率為46%,心電圖ST段改變率為76%;本研究中有21例患者的空腹血糖較高,17例患者存在低血糖反應,11例患者在大便后胸悶,23例患者存在心絞痛。結論 冠心病患者出現心律失常的概率較高,其出現心絞痛的概率相對較高,因此,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還必須對其給予相應的護理,以便于降低患者出現心律失常以及心絞痛的概率。
【關鍵詞】糖尿病;冠心病;并發癥;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大量臨床研究資料表明[1-2],糖尿病是導致患者出現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變、代謝紊亂,此類患者的預后效果較差,且容易出現廣泛性心肌壞死。為了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情況以及護理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將對5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為對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衛生組織關于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3]。本研究中女12例,男38例,年齡42~70歲,平均年齡(58.7±2.1)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3±0.6)年。所有患者中,有23例患者為2型糖尿病,27例為1型糖尿病。
1.2 方法
1.2.1 心電監測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心電圖監測,對患者的心電圖ST段改變發生率以及心律失常發生率進行觀察記錄。同時還必須對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進行嚴格的觀察、記錄,按照相關流程來對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記錄,以此來找出最合理護理方式。
1.2.2 護理方法
(1)心理護理:對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其病程相對較長,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患者還會出現所臟器功能受損等多種并發癥,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加其家庭的經濟壓力。在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不僅要叮囑患者準醫囑用藥,還必須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適當控制,以便于對其血糖進行有效控制。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通常會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這些情緒很容易導致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基于此,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鼓勵患者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并對患者給予足夠的關懷,指導患者怎樣解除憂慮、恐懼情緒,讓患者明白樂觀情緒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護理人員一定要與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并讓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以便于讓患者得到家屬的支持,幫助其建立起治療的信心[4]。
(2)病中護理:危險因素的評估以及控制: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一定要對患者的疾病危險因素、是否存在低血糖反應、心絞痛發作情況、用藥情況、血糖控制情況以及疾病認知狀態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對患者的護理流程以及護理內容進行計劃,以便于讓患者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疾病情況,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其他并發癥的幾率。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監控,同時還必須對患者的電解質情況、尿量以及血糖含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患者出現水電解質紊亂以及心力衰竭的情況。 在對患者使用藥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用藥,嚴禁使用可能影響到患者血糖含量的藥物,在對患者的血糖含量進行控制時,最好采用胰島素來對其進行治療,并對胰島素的種類、劑量以及用法進行嚴格控制。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還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行自我防護、康復鍛煉以及預后等健康教育。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一定要叮囑患者放松精神、控制情緒、規律生活,并以平常心態來面對疾病,確保睡眠質量,并進行適當的鍛煉。讓患者學會自我監測,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時,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叮囑患者在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并堅持藥物治療與飲食控制,以便于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
2 結 果
2.1 心律失常情況
本研究所有患者中,有27例患者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情況,其發生率為54%;其主要表現為多源室早、束支阻滯、房室傳導阻滯以及短陣性心動過速。23例患者存在室上性心律失常,其發生率為46%;其主要表現為房撲房顫、陣發性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過緩以及竇性心律失常。38例患者存在心電圖ST段改變,其概率為76%。
2.2 臨床癥狀
本研究中有21例患者的空腹血糖較高,其概率為42%;17例患者存在低血糖反應,其概率為34%;11例患者在大便后胸悶,其概率為22%;23例患者存在心絞痛,其概率為46%。
3 討 論
相較于單純冠心病患者而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重以及臨床表現復雜等特點。因此,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以及臨床表現來對其治療以及護理進行安排,以便在提高療效的同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心電圖ST段改變;當冠心病患者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時,一定要考慮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后的并發癥主要有空腹血糖較高、低血糖反應、大便后胸悶以及心絞痛,因此,在對其進行護理時,一定要對可能引發上述情況進行適當的處理,以此來降低患者出現其他并發癥的幾率。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過護理后仍出現了較重的并發癥,這可能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僅行常規護理,而未接受針對這一情況的預防處理。
參考文獻
[1] 羅淑平.護理干預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4):17-19.
[2] 張大敏,田 峰,郭杏花,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08(9):116-117.
[3] 李 紅,邱雪梅,劉 英,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6):457-458.
[4] 鄭 勇,程 穎,王閩紅,等.高齡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