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張海珠,*,劉熙,李楊(.大理學院藥學與化學學院,云南大理67000;2.云南省昆蟲生物醫藥研發重點實驗室,云南大理67000)
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測定兩種方法的比較
王瑩1,2,張海珠1,2,*,劉熙1,2,李楊1
(1.大理學院藥學與化學學院,云南大理671000;2.云南省昆蟲生物醫藥研發重點實驗室,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通過對云南松松塔中多糖的含量的測定,比較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兩種常用多糖測量方法。通過精密度試驗、穩定性試驗、回收率試驗等方面,對硫酸-蒽酮和硫酸-苯酚兩種常用多糖測量方法進行比對。結果表明:硫酸-苯酚法在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測定中較硫酸-蒽酮法優越,硫酸-苯酚法測定云南松松塔多糖含量時,操作簡便,精密度、穩定性高,為云南松松塔等植物的多糖含量測定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云南松;松塔;硫酸-苯酚法;硫酸-蒽酮法;多糖含量
松塔(Pinecone)系松科(Pinaceae)松屬(Pinus)植物的球果,別名松果、松球,其植物來源有華山松、云南松、紅松、油松及思茅松等[1],松塔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2],而分布在云南的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aranch)資源十分廣泛,但藥用價值卻未得到有效地開發利用。本文對采集于云南省大理市的云南松松塔進行研究,測量其多糖含量,為云南松松塔的藥用價值的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1.1研究對象
云南松松塔樣品于2013年8月采集于云南省大理市斜陽峰,標本由大理學院段寶忠副教授鑒定,粉碎,過60目篩,置于陰暗處備用。
1.2主要儀器
RE-3000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AL104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浦西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恒溫水浴鍋:金壇市大地自動化儀器廠。
1.3主要試劑
葡萄糖: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純度≥99%,批號20130408;蒽酮: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純度≥99%,批號20131011;苯酚、濃硫酸及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5%苯酚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苯酚10 g,加入200mL水溶解,完全溶解后放置于棕色瓶保存,備用。
2.2硫酸-蒽酮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蒽酮4mg,加入80%200mL硫酸溶解,完全溶解后放置于棕色瓶保存,備用。
2.3標準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葡萄糖50.00mg,置于50mL容量瓶溶解,定容,得1.0mg/mL標準溶液,備用。
2.4樣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樣品10mg,置于50mL容量瓶溶解,定容,得樣品溶液,備用。
2.5測量波長的選擇。
2.5.1硫酸-蒽酮法
精密移取1.0mg/mL標準溶液/樣品溶液各1mL,分別置于兩個10mL容量瓶中,各加入7mL硫酸-蒽酮溶液,冷卻至室溫后定容,再次冷卻至室溫,100℃沸水浴加熱10min,冷卻至室溫,另取1mL蒸餾水以同樣方法做空白對照,進行光譜掃描,掃描波長500nm~700 nm[3]。圖1顯示得到,測量波長為622 nm。

圖1 樣品溶液與葡萄糖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譜(硫酸-蒽酮法)Fig.1 TheUV absorption spectra ofsam ple solution and glucose solution(sulfuric acid-anthronemethod)
2.5.2硫酸-苯酚法
精密移取1.0mg/mL標準溶液/樣品溶液各1mL,分別置于兩個10m L容量瓶中,各加入5%苯酚溶液1mL,5mL濃硫酸,冷卻至室溫后定容,再次冷卻至室溫,100℃沸水浴加熱10min,冷卻至室溫,另取1mL蒸餾水以同樣方法做空白對照,進行光譜掃描,掃描波長400 nm~550 nm[4]。圖2顯示得到,測量波長為490 nm。

圖2 樣品溶液與葡萄糖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譜(硫酸-苯酚法)Fig.2 TheUV absorption spectra ofsam ple solution and glucose solution(sulfuric acid-phenolm ethod)
3.1標準曲線的制備
3.1.1硫酸-蒽酮法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葡萄糖標準溶液0.1、0.3、0.5、0.7、0.9、1.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7mL硫酸-蒽酮溶液,冷卻至室溫后定容,再次冷卻至室溫,100℃沸水浴加熱10min,冷卻至室溫,另取1mL蒸餾水以同樣方法做空白對照,進行光度測量,測量波長為622 nm。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Y,以溶液濃度C為橫坐標X,得到標準曲線Y=16.177X-0.075 3,相關系數R2=0.999 6。測定結果顯示,葡萄糖在10μg/m L~110μg/m 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3.1.2硫酸-苯酚法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葡萄糖標準溶液0.25、0.75、1.25、1.75、2.25mL置于10mL容量瓶中,1mL 5%苯酚溶液,5mL濃硫酸,冷卻至室溫后定容,再次冷卻至室溫,100℃沸水浴加熱10min,冷卻至室溫,另取1m L蒸餾水以同樣方法做空白對照,進行光度測量,測量波長為490 nm。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Y,以溶液濃度C為橫坐標X,得到標準曲線Y=2.06X+0.032 8,相關系數R2= 0.999 7。測定結果顯示,葡萄糖在10μg/mL~90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3.2方法學考察
3.2.1硫酸-蒽酮法方法學考察
精密度試驗結果RSD=0.64%。
精密移取樣品溶液1mL,按照2.5.2方法進行操作,得到重復性試驗結果,得樣品中多糖含量的平均含量為549μg/g,結果RSD=2.91%。
穩定性試驗,每隔4 h測定樣品液,連續考察24 h,RSD=1.67%。硫酸-蒽酮法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硫酸-蒽酮法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Table1 The resultsofaverage recovery ofsulfuric acid-anthrone m ethod
由表1可知,回收率試驗顯示,所測樣品回收率平均值為99.68%,RSD=1.05%。
3.2.2硫酸-苯酚法方法學考察
精密度試驗結果RSD=0.28%。
精密移取樣品溶液1mL,按照2.5.2方法進行操作,得到重復性試驗結果,得樣品中多糖含量的平均含量為584μg/g,結果RSD=1.51%。
穩定性試驗,每隔4 h測定樣品液,連續考察24 h,RSD=1.14%。
硫酸-苯酚法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硫酸-苯酚法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Table2 The resultsof average recovery of sulfuric acid-phenol m ethod
由表2可知,回收率試驗顯示,所測樣品回收率平均值為99.57%,RSD=1.43%。
綜上所述,通過對精密度試驗、重復性試驗、穩定性試驗、回收率試驗等的考察,對比了硫酸-蒽酮法和硫酸-苯酚法兩種常用多糖測定方法。試驗結果表明,硫酸-苯酚法所測云南松松塔多糖精密度、重復性、穩定性較好,雖然回收率較硫酸-蒽酮法略有不足,但相差不是很大,是目前測定云南松松塔多糖較為理想的方法。
3.3樣品含量測定
用硫酸-苯酚法對松塔多糖樣品進行測定,依照2.5.2方法進行操作,測得云南松松塔多糖粗提物的含量為58.41%。
1)硫酸-蒽酮法和硫酸-苯酚法在測定松塔多糖的過程中,回收率試驗方面,硫酸-苯酚法雖較硫酸-蒽酮法略有不足,但精密度、重復性、穩定性較好,操作簡單,適合松塔及其制品的多糖含量常規測定。
2)硫酸-蒽酮法測量多糖含量的關鍵在于,蒽酮在空氣中易氧化變質,因此蒽酮溶液應現配現用[5],而硫酸-苯酚法在于苯酚的重結晶,去除其中被氧化的的醌類雜質,以提高實驗準確性[6]。
利用硫酸-苯酚法測定松塔多糖的方法,所需儀器簡單,藥品價格低廉,操作簡便,利于推廣,對于云南松松塔多糖的藥用價值的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嚴文靜,李春艷,楊永壽,等.不同采摘時間云南松松塔中脫氫樅酸的HPLC法測定[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13,44(8):798-800
[2]周明波,劉光明,呂永俊,等.藥用植物松塔的化學成分研究[J].大理學院學報,2008,10(7):1-4
[3]譚敏,邱細敏.白術多糖含量兩種測定方法的比較[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2,26(2):73-75
[4] 周萍,羅延夢,馬媛,等.核桃殼多糖的含量測定[J].安徽農業科學, 2012,40(25):12654-12655
[5]譚敏,邱細敏,陸艷艷,等.植物多糖分析方法綜述[J].食品科學, 2009(21):420-423
[6]徐斌,董英,林琳,等.改良苯酚-硫酸法測定苦瓜多糖含量[J].食品科技,2005(7):79-82
DO I:10.3969/j.issn.1005-6521.2015.19.038
收稿日期:2014-06-0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60632);云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云南松松塔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免疫活性研究);大理學院應用開發科研基金(KYYY201304)
作者簡介:王瑩(1981—),女(漢),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中藥活性研究。
*通信作者:張海珠,講師,主要從事中藥及天然藥物活性及質量控制研究。
Com parison of Two M ethods of Determ ination in the Pinecone of Pinus yunnanensis
WANGYing1,2,ZHANGHai-zhu1,2,*,LIUXi1,2,LIYang1
(1.College of Pharmacology,DaliUniversity,Dali671000,Yunnan,China;2.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ofEntomological BiopharmaceuticalR&D,Dali671000,Yunnan,China)
Abstract: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in the cloud Nansongsongta polysaccharides,more sulfuric acidanthrone and sulfuric acid-phenol two common polysaccharidemeasurementmethod.By aspects of precision test,stability test,recovery testofsulfuric acid,sulfuric acid-anthrone and sulfuric acid-phenol two common polysaccharidemeasurementmethodswere compared.Sulfuric acid-phenolmetho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cloud Nansongsongta than sulfuric acid-excellent anthrone method.Sulfuric acid-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cloud Nansongsongta phenol method,simple operation,high precision,stability,and other plant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loud Nansongsongtapolysaccharide cont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pinecone;sulfuric acid-phenol method;sulfate acid-anthrone method;polysaccharid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