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一玲,郭焰,嚴玉玲(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系,新疆烏魯木齊830021)
無二氧化硫濃甜紅葡萄酒的釀造
豆一玲,郭焰,嚴玉玲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系,新疆烏魯木齊830021)
摘要:傳統冰酒生產工藝要求將葡萄采收期延遲至自然溫度在-7℃以下的冬季,雖然我國北方地區可以達到這一溫度條件,但是由于葡萄樹的凍傷嚴重影響來年葡萄的產量,使得本就昂貴的冰酒成本被再次加倍。旨在尋求一種新的生產工藝以獲得具有冰酒絕大部分特征但成本較低的濃甜葡萄酒,并嘗試降低濃甜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關鍵詞:濃甜葡萄酒;無二氧化硫;紅葡萄酒
我國葡萄酒產品類型多為干型是不爭的事實,雖然近些年冰酒產業有所發展,但由于受地理環境的制約而產量甚微。目前濃甜型葡萄酒主要是采用提前終止酒精發酵或者用干型葡萄酒加糖調配而成,但都表現出二氧化硫含量高和裝瓶后微生物破敗率高的特性,因為無論是提前終止酒精發酵還是加糖調配都造就了利于葡萄酒中微生物生長的物質條件。在一個不能進行物質交換和補給的封閉環境中,各種微生物的自由生長會表現出明顯的種群更替。在葡萄汁中,隨著酒精發酵即酵母菌群生長繁殖的進行,某些特定物質將消耗殆盡,酵母菌群必將逐漸消亡退出,若能提高葡萄汁中本身的糖含量,即經酵母菌徹底發酵至酵母菌群自己消亡后仍然含有125 g/L以上的糖,同時依靠高濃度的酚類物質對微生物的抑制,葡萄酒發生二次發酵或者瓶內微生物破敗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1.1試驗材料
新疆昌吉產赤霞珠葡萄;LAFASE優質果膠酶;BO213活性干酵母。
1.2試驗儀器
10L廣口瓶:徐州聯興包裝制品制蓋有限公司;LRH-70恒溫發酵箱:上海一恒;LH-F92手持糖度計:陸恒生物;溫度計:河北興隆儀表廠:1.000-1.100、1.100-1.200精密比重計:上海天壘儀表廠。
1.3方法
本試驗選取的葡萄產地為新疆昌吉軍戶農場,該產區氣溫低葡萄多為晚熟,葡萄酒原料的采收期確定在日均氣溫不超過20℃的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同時要求葡萄的糖度在230 g/L以上。葡萄采收后主要經以下流程進行釀造:葡萄成分濃縮→破碎加酵母→酒精發酵→壓榨→加果膠酶澄清→原酒陳釀。
1.3.1葡萄成分濃縮
葡萄經人工分選去除霉爛果和生青果后,放入通風冷涼的場所,將葡萄攤鋪在離地1 m以上的篩網上讓葡萄自然陰干,葡萄串盡量不要重疊,氣溫高時可采取空調降溫,使整個陰干過程室內溫度不得超過17℃,陰干處理時間不得超過15 d,否則會使原酒揮發酸含量較高。
1.3.2破碎加酵母
對成分濃縮達到要求的葡萄直接進行破碎處理,不除梗也不添加二氧化硫。破碎后的果漿裝入準備好的廣口瓶內,裝填量不超過80%。將BO213活性干酵母按說明書活化后加入葡萄漿中并攪拌均勻,將酵母添加量提高至為0.3 g/L~0.5 g/L,以保證發酵快速啟動。
1.3.3酒精發酵
酒精發酵過程溫度控制在18℃~20℃,每天進行一次壓帽攪拌,大約10 d后廣口瓶中氣泡開始減少,當酒精發酵進行到達到15 d時對發酵醪進行壓榨,將壓榨汁裝入帶水封的廣口瓶內,裝填量控制在空隙不超過2 cm,再次加入0.2 g/L~0.3 g/L的BO213活性干酵母,加蓋后放入16℃~18℃的恒溫箱內,維持1周或者瓶內沒有氣泡產生時酒精發酵結束。
1.3.4加果膠酶澄清
對酒精發酵結束的葡萄酒進行換瓶去酒泥,往清液中加入0.25 g/L~0.55 g/L的Laffort果膠酶,仍然維持滿瓶水封保存于16℃~18℃的恒溫箱內,兩周后進行換瓶去酒泥。
1.3.5原酒陳釀
經澄清換瓶后的葡萄酒即進入到原酒的陳釀階段,陳釀過程溫度必須控制在16℃~18℃,陳釀容器選擇帶水封的廣口瓶,必須滿瓶儲存,陳釀期不少于6個月,若在陳釀1個月以后發現有氣泡產生即發酵的現象,在換瓶時需用偏重亞硫酸鉀將葡萄酒中游離態二氧化硫的含量調整到40 mg/L~55 mg/L,在以后的陳釀和儲存中該葡萄酒中的游離態二氧化硫含量需始終控制在40 mg/L~55 mg/L。該葡萄酒發酵過程中沒有添加二氧化硫。經陳釀后的原酒后處理按照常規工藝進行。
2.1葡萄原料成分分析
經測定葡萄原料糖度為232 g/L,酸度為6.2 g/L。葡萄在陰干過程中成分變化見表1、圖1。

表1 葡萄陰干過程中成分變化Table 1 Grape composition changes during the drying process g/L

圖1 葡萄陰干過程中糖、酸含量變化Fig.1 Changes of sugar and acid content during the grape drying process
從圖1可以看出,葡萄在陰干過程中酸含量隨著葡萄水分蒸發而逐漸升高,陰干過程中糖和酸兩種成分同時被濃縮,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其含量變化趨勢應該相同,但圖1表現出酸含量的升高速度略低于糖的速度,而且陰干濃縮結束后酸含量有所損失,這可能是葡萄果實在采摘后還保留著物質代謝的原因,因為在陰干初期酸被濃縮的速度低于糖的速度更明顯。
2.2原酒成分分析
酒精發酵結束后依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對原酒成分進行分析,測定結果見表2。

表2原酒成分Table 2 The Original wine composition
從表2可以看出,該酒樣各主要成分指標均符合冰酒的國標要求,尤其是干浸出物含量為71.4 g/L遠高于國標對冰酒的要求。
2.3原酒陳釀后成分分析
該葡萄酒經6個月陳釀后對其常規成分進行分析,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原酒陳釀后成分Table 3 The wine composition after ageing
從表3可以看出,揮發酸含量為1.7g/L,遠低于國標要求的2.1 g/L。
1)目前濃甜型葡萄酒包括冰葡萄酒主要依靠較
高的二氧化硫來抑制微生物,本試驗采取葡萄皮、籽和葡萄果梗一起進行酒精發酵,提高了葡萄酒中單寧的含量,依靠高濃度單寧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的用量,整個實驗過程中沒有添加二氧化硫,而葡萄酒經6個月的陳釀后揮發酸含量只有1.7 g/L,遠低于國標對揮發酸含量的要求。同時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含量遠高于其他工藝釀制的濃甜葡萄酒,提高了葡萄酒的營養物質含量。
2)由于葡萄陰干過程中葡萄果實生理代謝受到干預,產生特殊的物質,最終得到具有獨特香氣和口感的濃甜紅葡萄酒。
3)對于葡萄在陰干過程中果實成分的變化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尤其是陰干過程中酒石酸、揮發酸含量的變化。另外,找到酒精度、單寧、總酚、酒石酸、二氧化硫等物質對揮發酸的影響也很有必要。
總之,采用陰干濃縮法釀造濃甜型紅葡萄酒,提高了甜型葡萄酒的營養物質濃度、降低了二氧化硫的用量,而且還使得濃甜葡萄酒生產更加容易并降低了生產成本。該釀造方法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若要工業化生產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高年發.葡萄酒生產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2]金蘭(澳)著.釀造優質葡萄酒[M].馬會勤,等,譯.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3] 王婷,王新勇,毛亮,等.吐魯番無核白甜葡萄酒的研制[J].釀酒科技,2007(7):76-78
[4]張炎.風干甜葡萄酒釀造質量控制要點[J].吐魯番科技,2010(1): 1-3
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5.23.016
收稿日期:2014-08-20
作者簡介:豆一玲(1983—),男(土家),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The Brewing of No Sulfur Dioxide Sweet Red Wine
DOU Yi-ling,GUO Yan,YAN Yu-ling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Xinjia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Urumqi 830021,Xinjiang,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icewine production process requirements that the grape harvest in winter when the natural temperature at-7℃.Although it can achiev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China,but the vine frostbite affects the coming year's yield of grape,it makes the costs of icewine doubled agai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seek a new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obtain a sweet wine which had a majority feature of the Icewine but lower cost,and tried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sulfur dioxide in sweet wine.
Key words:sweet wine;no sulfur dioxide;red grape 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