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中醫護理教學不斷進行反思,是促進中醫護理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筆者同課題組成員一起進行了一系列有關中醫護理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不斷地總結經驗、反思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中醫 ? ? 護理 ? ?教學
中醫護理是中職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存在著以下問題:學時少而教學內容多,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評價較為單一等,導致中醫護理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教學中,筆者同課題組成員一起進行了一系列有關中醫護理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中,我們不斷地總結經驗、反思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
中醫護理教學的課題研究以護理專業在校生為研究對象,依托學校師資力量,積極探索在中等職業教育中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模式。在研究中,大家不斷總結中醫護理教學經驗,自主開發適合中職護生的培養教材,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為醫療衛生行業培養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二、課題實施過程中的突破點
在中醫護理課題研究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是重點,如何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是難點。在中醫護理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分組討論教學等,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目前文獻資料顯示,中醫適宜技術的培訓多數在醫院,針對在職人員進行,暫無院校對在校生進行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研究。因此,本課題在此研究方面就具有開創性。為了更好地應用此技術,凸顯中醫護理的優勢和特色,促進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加強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的研究。本課題立足于對在校生進行中醫適宜技術的教學、培訓,以期讓學生在走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操作,縮短培訓期,節約科室培訓資金等。
筆者以護理專業在校生的《中醫護理》課程為教學改革載體,把中醫適宜技術的相關內容作為學生新增加的教學內容,在有限的學時內注重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能力、中醫適宜技術的操作能力以及走入工作崗位后的再學習能力。在教學研究中,課題組成員通過電話聯系、座談、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對臨床專家、臨床帶教教師、實習學生、畢業生進行了調查,確定了在中醫護理教學中,應著重開展的教學內容,計劃安排耳穴、推拿、冬病夏治、老年性高血壓、音樂療法、傳統功法等教學內容。唐成林認為耳穴與經絡的聯系非常緊密,把耳穴歸納為腧穴的第4類更加合理。在教學中,適當調整教學順序,可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耳穴知識,將知識以耳穴視頻配合PPT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可收到較好的課堂效果。
本課題在研究中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倡導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分組討論教學、專題講座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記錄總結中醫適宜技術教學的實施過程及學生的反饋信息。根據實際情況,部分教學內容采用專題講座法,收效較好,不僅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系,而且在實訓室還完成了“教學”做一體化,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三、中醫護理教學中的學生訪談感受
在學期末,針對學生學習中醫護理的感想和對中醫護理課程的相關建議,我們進行了隨機訪談,記錄如下。
學生甲:“這學期學到的知識,我都用在生活中了,家里人很高興,說我長大了,會心疼父母了。我周末回家時會給家里人按摩一下,大家都說很舒服。我特別高興,因為剛開始時,我對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等知識都不是很明白,并且和我學習的解剖知識不是很一樣。我感覺中醫知識很抽象,對此沒有信心,也沒有興趣,有時還逃課。中間教師介紹了中醫適宜技術的知識,其中我對推拿按摩特別感興趣,就聽得很認真,學得也很快,尤其給家里人按摩完,家人高興的神情更增加了我學習的自信心和欲望。我在學校考了按摩師證書,有時間我就上網查一些有關推拿按摩緩解常見不適的方法,還和老師經常qq聯系,問他一些問題,我感覺學到了有用的知識。我希望以后還能在學校繼續學到一些有用、實用,尤其是和生活聯系緊密的知識,比如我還想學習一些中醫養生知識,希望以后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給我們講一講。”
學生乙:“作為一名中職生,我的專業是護理,我畢業打算從事護士職業。最開始的時候,我對中醫護理課并不重視。我把很多時間都用在了解剖上,因為學姐們告訴我,解剖很重要。有一天上課,我牙痛,剛好老師在講耳穴的知識,他問大家有沒有同學想體驗一下耳穴的療效,牙痛的同學可以試試,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老師給我進行了耳穴埋豆的操作,捏了捏我的耳朵,囑咐我多操作幾次。我按了半節課的時間,下課的時候,真的好了很多。這一次神奇的體驗讓我知道了,中醫適宜技術中有著豐富的內容,不僅可以用來治病,還可以用來養生保健。學會了這些技術,對自己、對家人、對需要的患者都有好處。我對這部分知識忽然就有了興趣,以后的中醫護理課,我都認真記筆記,跟著老師講的進行操作練習。我希望中醫護理課程能安排多點兒學時,我想學到更多實用的中醫護理技術。”
《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指出:各地根據需求設立中醫特色康復醫院和療養院,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開設老年病科,開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在隨后的教學改革中應逐漸增加中醫護理技術在老年護理、慢性病護理、康復護理應用中的教學內容,同時讓學生通過見習、實習進行中醫護理技術的臨床實踐,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唐成林.全國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針灸學》耳穴內容教學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5(27):342-343.
本文為2013年河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項目論文(項目文件號:教職成[2013]155號,項目編號:ZJB13139)。
作者簡介:
曹月(1981-),女,中醫碩士,中級職稱,主要從事中醫教學與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