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然
中圖分類號:G85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瑜伽運動逐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并在不斷的普及。并且經研究發現,在瑜伽教學中有機的融入中醫養生理念,有助于提高瑜伽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但是,如何在瑜伽教學中融入有效的中醫養生理念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 中醫 養生理念 瑜伽教學 融入
中醫學是我國原創性的醫學,古印度文化汲養下的瑜伽也同樣具有鮮明的的人文與醫學的雙重屬性。經大量的史料考證表明,我國的中醫和古印度的瑜伽從理論淵源到養生祛病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相似性與可融合性。因此,教師在瑜伽教學中應注意為學生引入中醫養生理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所學知識去改善身體的不適,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中醫養生與瑜伽的關系
為在瑜伽教學中融入中醫養生的理念,首先,教師應了解中醫養生理念的作用。其次,教師應注意發現瑜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醫養生與瑜伽間的關系,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并將其進行有機的融合,提高瑜伽教學的質量與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首先瑜伽教師應提升自身的素養,了解中醫養生理念在于“治未病”,所謂治未病就是: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治疾病的發生發展。也就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思想。這一理念在日程的生活和臨床工作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并且在千百年來一直有效的指導著人們的防病治病實踐。另外,教師應意識到當今瑜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經調查可知,當今瑜伽教學中,教師會用大部分時間對瑜伽動作和細節進行講解和示范,然后讓學生練習并糾正學生的錯誤。這樣的教學訓練,對中醫養生理念的結合較少,因此,很難解決學生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某些時候身體部位出現的酸、脹、疼等現象)。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注意將中醫養生理念與瑜伽教學相融合,讓學生通過瑜伽知道自己大概是哪些經絡的問題。然后根據不同學生身體上的不適,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正確的瑜伽姿勢,拉伸、安撫身體的不同部位,緩解學生身體的不適,同時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在瑜伽教學融合中醫養生理念的重要性。
二、中醫養生融入瑜伽的條件
中醫養生在各階段都始終立于現實人生,旨在幫助人們獲得生命的現實利益。而瑜伽則側重于通過外在的肢體鍛煉,達到人們的內在的精神與身體和諧的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在瑜伽教學中融入中醫養生理念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因此,在瑜伽教學中,教師應發揮自己傳遞者與指導者的作用,將中醫養生理念逐漸融入瑜伽教學中。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咨詢專家等方式,首先提高自身對中醫養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來影響并帶動學生對瑜伽運動的學習。同時,教師應認識到瑜伽教材的重要性,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基礎依據。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學習瑜伽教材,并在教材中為學生融入一些中醫養生理念,有利于改進教師的瑜伽教學工作,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提高瑜伽教學的質量。另外,教師應注意引起學生對中醫養生理念的重視,并加大對中醫養生理念的宣傳力度,如:可以在學校的主要過道、走廊的墻壁上貼出宣傳海報;同時可以利用學生的校廣播宣傳中醫養生理念與瑜伽相融合的益處。以這樣的形式,提高教師與學生對中醫養生理念的重視。
三、中醫養生融入瑜伽的方法
最后,教師應從長期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然后找出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高校瑜伽教學的具體教學方法與途徑。以下是對教師將中醫養生融入瑜伽教學的方法提出的幾點建議:第一,在瑜伽教學的理論部分增加中醫養生理論知識。第二,指導學生學習四季瑜伽。第三,利用經絡與人體生物鐘安排學生練習內容。
例如,教師不應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瑜伽體位訓練,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部分的訓練。在理論訓練中,教師可以將中醫養生理論知識預期有機的相融合,如:教師可以適當的為學生延伸《黃帝內經》中的養生知識,從“生(春)、長(夏)、收(秋)、藏(東)”為學生講述,結合瑜伽教學內容將二者進行有機的融合。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中醫學的人體春夏秋冬保健來指導安排學生的瑜伽課程內容,如:春季,主要讓學生練習能疏通足少陰經(簡稱膽經)和足厥陰經(簡稱肝經)的經絡,讓學生通過瑜伽運動,讓身體微微出汗,從而達到排陳的效果。總之就是結合以上“生(春)、長(夏)、收(秋)、藏(東)”不同的理論進行安排指導不同的瑜伽訓練。另外,我國古代將一天分為12時辰,而與之相應的人體剛好有十二條正經,人體的經氣會隨時間的變化不斷的起伏。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可以發現,在不同時間練習瑜伽,練習的內容應做到相應的調整,有利于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瑜伽練習中,學生需要心平氣和,身心清凈,這與中醫養生理念中的平心靜氣、內養元神也是相通的。因此,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瑜伽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通過瑜伽練習調節自身的身體,達到對疾病的防御與治療。
參考文獻:
[1] 周松賢,黃敏.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高校瑜伽教學課堂的可行性研究—以湖南工業大學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11,02:94-96.
[2] 周松賢.如何有效地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高校瑜伽教學[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4:145-147.
[3] 馮光微.貴陽市普通高校瑜伽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0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