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勝
摘要:思政政治教育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尤其在大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對于思想政治教學的意義卻不夠重視,認為其是可有可無的,因此造成了一些大學生思想觀念落后,綜合素質低下。因此,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應作為今后大學教育的重點。
關鍵詞:大學生 ? ?思想政治 ? ? 教育 ?意義 ? ? ?策略
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受到了各方面的沖擊,尤其是新時代的大學生接受新事物、新觀念是非常迅速的,在網絡信息日益發達的今天,大學生的道德意識越來越受到社會反面教育的影響,如果不予以正確的引導,將對今后的人才培養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就大學生思政教育進行了探究。
一、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觀念落后,不符合大學生的個性
一直以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比較陳舊,過多地關注一些理論性的問題,忽視了學生實際的思想動態,不利于激發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興趣,尤其是對于社會關注的熱點政治問題做不到深入研究,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思想政治教學,在教學內容上顯得有些陳舊和落后,致使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引不起強烈的興趣。
(二)片面的觀念認識占據了學生的思想,使有價值的意識形態被代替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認知情感,致使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主導性社會價值觀念被削弱,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被逐漸侵蝕,甚至偏離了正常的發展軌跡因此,大學思想政治課程要嚴防網絡的侵蝕,避免網絡對大學生的思想言行的負面作用,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應有的感染力
大學生都喜歡有責任心、有能力、懂幽默的大學教師。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程,就能夠和教師建立起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學效果更加有效,而教師的人格魅力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當前一些大學教師缺乏應有的責任和素質,致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具有距離感,不利于教學過程的開展,教育的效果也會相對減弱。
二、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方法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營造思想教育的氛圍,其中校園文化就是最有效的一種,校園文化蘊含著校風、教風、學生的行為準則等方方面面,對于學生的思想引導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可以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大學校園要將校園文化作為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陣地,通過創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來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積極開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
當前,由于信息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因為網絡所獨有的特點,致使網絡的影響面積十分廣泛,網絡教育所傳播的速度驚人,可以說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網絡隨時隨地都能夠教育學生,而且,當前的大學生都容易接受網絡這種教育的模式和平臺,因此,廣大高校要緊緊抓住這一新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通過網絡教育平臺積極為學生的思想教育開創一片新天地。
(三)尊重學生,讓學生愿意接受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由于大學生的思想、態度認知等方面與教師可能存在差異,這時,教師必須要根據教育教學的特點,尊重大學生的觀點和看法,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避免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隔閡而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如果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不理解,讓學生和教師之間關系緊張,這對于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例如,一位教師發現學生讓旁邊的同學“抄”作業,就不問青紅皂白狠狠地批評了他,那個被批評的學生是十分不服氣的,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就很難開展工作。后來,教師才知道那個所謂“抄襲”同學作業的學生,當時只是參考學生的作業,并沒有真正去抄襲,于是課下教師找到那位學生主動做了自我檢討,解決了之間的誤解,以后,教師在教育學生方面也就得心應手,學生也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正確引導,從而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發展。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和不同,理解和尊重學生存在的不同看法,這樣才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
(四)正確協調學校與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主要陣地,廣大高校要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看待,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也并不是學校唯一的教育陣地,其中社會和家庭教育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因此,廣大高校要積極和社會、家庭溝通交流,共同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當前,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時代發展主旋律的現代社會,思想政治教師要賦予思政教育新的思想內涵,讓其和當前社會發展的熱點新聞和熱點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將愛國主義思想、民族主義思想、集體主義思想和教育教學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的強大動力,從而努力學習,真正樹立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識,為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而不斷努力。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教育的根本,開展好思想政治課程,對于培養新時期高素質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廣大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程的積極作用,積極轉變觀念,改革教學方式,讓思想政治教學真正成為大學教育的基礎,成為培養優秀人才的有利保障。
參考文獻:
[1]謝守成.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8).
[2]李廣義.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實現“兩個文明”高度融合及同步發展[A].實踐 理論 創新[C].2001.
[3]魯永琦.把青少年塑造成有作為的一代新人——省教育工作會議交流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側記[J].安徽教育,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