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娥
摘要:二年級數學在小學階段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等初步形成,為了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教師要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新教學觀念,把學生當做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關鍵詞:數學 ?興趣 ?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主動去認識和探究真理的最強大的動力,是學生熱愛數學學科的前提。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積極探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再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效率不斷提升。對于二年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嚴密性有時很難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先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激活學生的認知活動。
一、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語可以使學生熱情高漲、精神飽滿、探究欲望強烈。因此,教師要經常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設計導語的時候,以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作為出發點。比如,學生在學習厘米和米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導語:“同學們,你們都熟悉光頭強和熊二吧?有一天光頭強和熊二見面了,他們都認為自己比對方高,誰也不服氣,然后就找尺子量了量,結果熊二190厘米,而光頭強才145厘米,同學們,你們評評理,誰高呢?你們有多少厘米呢?”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對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通過實踐操作、問題引導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比較少,社會經驗也不充足。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方向與位置”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判斷學校的方向,再來判斷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斷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加深對方向與位置的理解,通過親身實踐,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年級的學生自制力比較差,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注意力不能保持太長的時間。如果僅讓他們聽課,他們很快就會出現精力不集中、做小動作的現象,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問題,通過積極引導、啟發讓學生積極探究、主動思考。比如,在教學“對稱圖形”時,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動手折一折,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折好后的圖形有什么變化,有哪些特點。這樣,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個個爭先恐后,踴躍發言。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繼續啟發、設問,這些圖形的角有什么特點。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和學習,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使他們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
三、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游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游戲比較感興趣,如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能把游戲穿插進去,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教學中,可穿插找朋友、果果連連看、加油站、數字樂園、寶寶會客等游戲,把枯燥、抽象的數學認識變成生動有趣的游戲,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興趣高漲起來,反應敏捷起來,學生在玩耍中輕松愉快地獲取了新知識,提高了多種能力。比如,在教學二年級的“乘法口訣”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展找朋友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喜悅中獲取知識。
四、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更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教學內容生活化、生活材料數學化,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樂趣。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知識,數學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在教學比較大小、長短的時候,教師要問:“你和同桌誰更高一些,你們分別是多少厘米?”教師還可以問:“在生活中,什么東西用米來表示,什么用厘米表示?”
這樣,通過教學內容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認識到了學習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使他們深刻認識到了數學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識。
五、通過豐富多彩的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加強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形成技巧、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要使課堂練習達到有效、高效,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需要教師在設計練習的時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如猜一猜、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等。例如,在教學“乘法口訣”的時候,教師要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尋找規律,然后在小組內討論,最后小組匯報,得出結論。這樣,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在解決新舊知識的矛盾中提高能力,發展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總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生了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二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教師要起到積極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出發,精心設計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輕松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蘭芝.讓學生愛上數學課[J].才智,2010(36).
[2]劉美玲.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0).
[3]顏艷紅.在快樂中學數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5).
[4]陳朝云.新課程標準下關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1(15).
[5]姜曉麗.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新課程學習: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