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軍 孫彤姝
【摘 要】戲劇和電影在本質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類型,兩者存在諸多區別:戲劇的表演原則上通常是假定性的,而電影則更強調真實性;戲劇中演員表演的質量十分關鍵,而電影則是鏡頭拍攝和演員表演并重的;戲劇更注重演員和觀眾之間的雙向交流過程,而電影強調的是單方面地吸引觀眾。
【關鍵詞】戲劇表演;電影播放;區別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6-0031-01
戲劇表演出現的時間相較于電影時間更早,歷史更悠久。很早之前戲劇就成了人們生活中為數不多的文化休閑娛樂方式之一。電影與戲劇的歷史相比則顯得較為短暫,但電影卻在短時間內憑借引人入勝的藝術表現形式、逼真的視覺沖擊力而風靡全球。但很多觀眾仍然混淆戲劇和電影的基本概念,這樣顯然是錯誤的,電影僅僅是借助了戲劇的外殼,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很多方面都超越了戲劇,并且電影和戲劇的傳播工具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因此,文章從兩者的藝術表現形式入手,來探究兩者背后的本質區別。
一、戲劇的假定性與電影的真實性對比
戲劇和電影都是以敘事為主、表演為輔的藝術表現形式。電影在表現和反應生活內容的過程中,更具逼真性,因此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強調藝術的真實性,從而給觀眾更強烈的感官刺激,這樣觀眾對于電影內容的理解也將更深刻。而戲劇藝術表演往往是先假定好舞臺的場景,之后是演員的演出,在舞臺上虛擬出表演的背景、人物以及所要講述的內容。因此戲劇表演形式可以被稱為假設性的藝術表現手法,換言之可以理解成戲劇是“假”中求真,在整個戲劇表演過程中內容背景假定、人物假定、情節假定,每一個舞臺的場景都沉浸在一個假定的世界里。當然,戲劇舞臺上的表演也要求表演者要有純熟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技巧,這樣才能夠讓觀眾和演員都沉醉到舞臺上所烘托的氣氛中,使戲劇的表演能夠以假亂真,所以說戲劇的假設性是與電影的本質區別之一。
而電影則通過機械性的放映工具來完成表演場景的切換。電影通過攝影機來拍攝各種需要展現的表演內容,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進行鏡頭畫面的剪切,以此來組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再呈獻給觀眾。例如,著名的災難電影《后天》,講述了世界末日來臨的可怕景象,全球氣候變冷,以至于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全部被冰封。這樣逼真的電影視覺效果,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對未來的想象以及在電影熒幕對所想象場景的展現,讓人們理解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防止類似電影中可怕的場景出現。但電影所展現的藝術場景往往過于真實,使得觀眾從某種意義上去質疑藝術表演的價值。
二、復制性方面戲劇與電影的區別
戲劇和電影雖然同為表演藝術,但兩者之間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本質區別,戲劇藝術表演的魅力在于舞臺上演員的即興表演,使得每一場戲劇表演的過程都不具備復制性,雖然戲劇表演的內容往往是被安排好的,但實際表演過程中卻存在舞臺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得每一場戲劇表演都存在著獨特之處,這也正是戲劇表演的魅力所在。而電影的表演在這方面與戲劇相比則顯得十分機械,畢竟電影需要之前拍攝完畢,之后通過熒幕為觀眾進行放映,所有的表演過程全部是設定好的,不存在現場觀眾與演員的交流,這樣從一個方面也就降低了觀眾的真實感受,原本人與人之間的藝術交流過程變成了高科技的熒幕放映過程。
另外,戲劇表演過程中,演員表演才是整個舞臺表演的中心環節。劇目開場之后,所有的協助表演者都要退居幕后,將整個舞臺留給要上場的表演者。因此,戲劇表演就要考慮舞臺表演的上場順序,以此來營造不同的表演層次感。同時,上場表演的演員還要注意舞臺上表演過程與觀眾的距離,不要過近,更不要過遠。這都說明著戲劇表演的不可復制性。而電影的制作過程和表演過程全部是在放映前就完成了,這樣雖然電影的表演過程具有很強的復制性,可以同時在很多地方進行放映表演,影響力以及影響范圍都更加廣泛;但電影的表演過程卻不像戲劇一樣具有連續性,因此電影的演員必須能夠在短暫的、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完成表演,然后由攝影機進行內容的拍攝以及后期處理最終展現在觀眾面前。雖然電影的復制性更強,能夠使更多的觀眾對電影內容進行欣賞,但電影的表演往往依靠之前設定好的臺詞進行藝術溝通,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的交流過程,因此可以說電影的表演過程并沒有像戲劇那樣掌握“演”的精髓,而是更多依靠科技的幫助來完成藝術形式的表達。
三、結束語
戲劇與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存在著本質區別,但在藝術交流的過程中仍然有很多相通之處,且電影的發展離不開戲劇歷史悠久的經驗積累過程。電影帶動了藝術產業的革命,也通過熒幕放映的形式重新定義和詮釋了藝術內容的表現形式,使得人類藝術的發展過程再一次升華,同時也為更多喜歡藝術、熱愛藝術的觀眾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去感知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吳戈.戲劇本質新論田[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4.
[2][法]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么[M].崔君衍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