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彥
小時候,我非常淘氣,從不會體諒父母的難處。看到一樣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不給我買就使勁哭。然后爸媽就會給我買,但買來了也玩不了多久。
有一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我想要買東西,可是媽媽不讓。我就一直哭。到家后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子,和我差不多大,也是和我一樣見什么就要,不買就哭,而且一直哭個不停。回到家,他媽媽拿出了一個洗澡用的盆,告訴小男孩什么時候淚水裝滿了盆,再去買玩具。小男孩心想,這么大的盆,我要哭到何年何月啊!這么一想,他就不哭了。聽到這,我早已擦干了眼淚說:“媽媽,我不要流一盆眼淚。”
轉眼間9年的時間過去了,現在想起兒時的往事,覺得真可笑。如今我已不是一個愛哭的小男孩了,初中階段的一次經歷,讓我的思想第一次發生重大改變。
記得那年暑假,我偷偷地和幾個同學給一家媒體發傳單,八十元一天,一天工作八小時,每天要發幾百張。白天有同學陪著,一點也不覺得累,可是晚上回到家,腳真叫一個痛。第二天床都下不了。我咬牙堅持了三天,拿了二百四十元。在領工資的那天,我才體會到錢的分量,這次短暫的體驗讓我體會到了賺錢的不容易。現在想想,小時候不懂事,天天要爸媽買玩具,心里不免愧疚起來。
賺來的二百四十元錢,我拿了一百給媽媽,拿了一百給爸爸。爸媽問我錢是哪來的。我告訴他們,是我暑假打工賺的。爸媽高興地笑了,我也笑了。
這次打工的經歷,讓我學會了感恩。
父親是個粉刷匠,每天早出晚歸,天天和水泥、石灰打交道。早上干干凈凈的一身衣服,晚上總是面目全非。母親又何嘗不是?她一年到頭,風里來雨里去,在家與農場奔波,回家后還要照顧我和弟弟的生活。感恩父母,感謝他們多年來一直盡心盡力地關心我,愛護我,讓我快樂地成長。
白云經過太陽的親吻會成為絢麗的彩霞。我相信,再淘氣的小孩,有父母的愛來呵護,也會成為有用之才!
點評
本文寫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寫小時候自己的淘氣,見什么要什么,不買就哭,后來母親用講故事的方法,讓“我”停止哭泣。小孩的不懂事,再現了父母養兒的不易(經濟上的負擔,精神上的負擔);另一件事是寫自己打工的經歷,這一社會實踐,讓“我”真切地體會到父母賺錢的不易,同時,也學會了感恩。由懵懂到懂事,這就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