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曉英
ESCO春天將至
文/韓曉英
盡管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但節能環保產業卻在逆勢而上,與其他產業相比,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有望保持15%以上的增速。9月29日,在國際節能環保協會第三期企業發展專題會上,國際節能環保協會秘書長李軍洋更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的節能環保產業有望達到年增速20%以上,節能環保產業正成為帶動我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重要支撐。
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與我國的能源結構和利用效率密切相關。當前,我國仍然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的國家之一,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尖銳。
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單位GDP一次能源消費量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相當于美國的2.4倍、日本的4.4倍、印度的1.2倍。盡管“十二五”期間能源消耗水平有所下降,但我國主要產品的能耗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鋼材能耗差距在11%左右,水泥綜合能耗差距在23%左右。
在中國能源供需矛盾、結構性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繼續進行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效勢在必行。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有效的能源解決方案的行業,節能服務行業應運而生。
節 能 服 務 公 司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ESCO)既可以為客戶提供單項的能源供應、節能技術、設備、咨詢服務,也可以綜合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過去的幾年里,伴隨著我國節能產業的發展,節能服務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
盡管前景廣闊,但一直以來,ESCO在市場拓展上卻面臨諸多瓶頸,主要是融資渠道不暢以及與政府合作中的關系不暢兩大問題。一方面,ESCO大部分是中小微型企業,規模小、財務體系不健全、信用資質相對較差、缺少可以用于抵押擔保的資產等,導致銀行貸款困難,同時在與政府打交道時總是作為孤零零的乙方單打獨斗,被邊緣化,處于被動的談判層面。而另一方面,ESCO和金融機構以及政府之間信息不對稱、多層次化資本市場缺乏等都造成了中小規模ESCO難以在現有資本市場中獲得融資。
為了改善ESCO的發展困境,促進節能產業的發展,各級政府先后發布了多個促進節能服務行業發展的文件,如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行業發展意見的通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節能服務行業發展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等等。

通過梳理,具體利好政策主要包括財稅政策的支持,安排中央財政的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實施節能、節水、綜合利用優惠的稅收政策;投融資渠道的拓寬,政府支持節能服務企業發行債券、短期融資券等,支持節能服務企業上市融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技術研發的支撐,鼓勵設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組建節能服務行業技術創新平臺;法規、標準的不斷完善,建立健全節能服務法律法規體系,逐步提高重點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完善節能服務公司扶持政策準入條件,實行節能服務產業負面清單管理,積極培育“節能醫生”、節能量審核、節能低碳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機構。這表明我國政府在不斷構建和完善節能服務體系,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空間逐漸廣闊。
以北京市為例,2015年6月,北京市發改委聯合北京市財政局發布了《關于開展2015年能源費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印發《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獎勵政策。對于ESCO公司可獲得資金獎勵支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國家獎勵政策,二是北京市獎勵政策。國家獎勵政策,財政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年節能量和規定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標準為500 元/噸標準煤。其中:中央財政獎勵標準為240元/噸標準煤,市級財政配套獎勵標準為260元/噸標準煤。北京市獎勵政策,節能服務公司可選擇兩種方式:一是財政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年節能量和規定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標準為450元/噸標準煤,由市財政負擔。
二是財政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項目節能率和項目投資額的一定比率給予一次性獎勵,由市財政負擔。獎勵標準為:項目年節能量500噸標準煤以上。按可比口徑計算,項目節能率15%-25%的,給予項目投資額15%的獎勵;項目節能率25%(含)以上的,給予項目投資額20%的獎勵。北京市獎勵單個項目最高支持額度不超過450萬元。
另外,北京市還積極申請了多項政府或者是NGO支持的節能服務的項目。例如:“世界銀行貸款北京市節能減排示范”項目、中德財政合作“京北風沙危害區植被恢復與水源保護林可持續經營”項目、“全球環境基金(GEF)贈款中國城市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應用”項目。
其實在國外,ESCO成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節能投融資渠道的多樣性。如美國,ESCO開展相關業務除了自籌資金外,節能服務公司能夠得到來自政府、保險公司、融資機構、電廠或公共機構等多方的資金支持;英國電力行業則通過輸電附加費籌集資金,投資提高能效項目。
除此之外,國際上大部分成功的節能服務公司,均采用間接融資或以第三方進行間接融資的模式,通過銀行取得項目資金。
目前,我國傳統金融機構正在逐步開發適合ESCO的融資產品,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銀行推出的節能貸產品,其根據行業特點創新擔保模式,根據企業項目確定投資回收周期,可提供最長5年授信服務。并根據業務模式,創新打包授信方式,即可提供“單筆融資”,也可進行“打包融資”,切實解決ESCO出于資金鏈短缺顧慮而無法承接更多項目的問題,使其擁有洽談項目、擴張發展的資本基礎。
在北京銀行的示范效應下,各種類似“節能貸”的金融產品紛紛涌現,進而極大地提升了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服務產業的積極性。
日前,全國首批為節能行業度身定做的金融服務創新產品:碳貸通、碳險通、碳債通同時在深圳、天津發布。企業通過這個金融服務平臺,只需付出貸款的千分之三的成本和大約一周時間即可通過相關銀行的前置審核。
審核通過后,合作銀行一個項目至少可提供2000萬元貸款,貸款利息最低可達7%,普通貸款通常是8%~9%。這將為那些具有可靠節能技術的節能服務公司提供一條通過技術獲得銀行貸款的渠道。
通常情況下,PPP模式的應用范圍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領域,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領域。
若節能服務引入PPP模式,可以探索性地解決ESCO投融資和政府關系兩個方面的困境:一方面社會資本的面很大,投資基金很多,有利于解決節能服務公司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與政府結為股東關系,ESCO與政府共同成為業主從而真正實現“甲乙方共贏”,改變單打獨斗的被動局面。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新城建設和舊城改造正同步開展,這些都需要ESCO的積極參與。ESCO在新型城鎮化推進中基本上是在建筑節能領域全面展開節能運營管理,主要是水電氣暖的設備配置和運營,即通過水泵節水、電機節電、工程節氣,通過自動化、自控化、智能化實施系統集成。
PPP模式中ESCO的經營性收益來源主要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政府購買服務;一個是消費者付費,主要是水費、電費、氣費、油費等,其市場化進程推動更快,公益性相對較低,也就是距離市場更近,現金流清晰,應收賬款明確,受社會資本歡迎。
隨著競爭的加劇,我國ESCO數量將經歷一個先增后減的過程。目前的政策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組建專業化的ESCO,為本行業其他用能單位提供節能服務,例如,寶鋼、國家電網。大型企業背景的ESCO既為節能服務行業帶來了頗具實力的新生力量,同時也可能對節能服務行業帶來沖擊和不公平的競爭。
另外,外資或可成為我國節能服務市場重要的競爭參與者。目前已有西門子、施耐德電氣、江森自控等外企成功進入中國的節能服務市場。未來,會有更多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先進和具有品牌優勢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節能服務市場參與競爭。
可以預見,在ESCO市場被放大的同時,ESCO行業也隨著市場的擴大而面臨洗牌的格局。在資金實力雄厚的國資、外資中間,民營ESCO探尋特色化、差異化的生存之道,將會伴隨ESCO的春天同步到來。
作者單位:(投資北京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