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焱

近日,京津冀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之一的承德市與中關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立“2+3”合作體系,構建“領創空間+協同創新共同體基金”的市場化運營服務平臺,促進大數據、節能環保、大健康三大重點合作領域產業融合,合力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
通過本次合作,承德將成為中關村兩大新銳“品牌”——“中關村領創空間”和“中關村協同創新共同體發展基金”的合作城市。根據雙方協議,承德將建設“承德中關村領創空間”,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概念,把中關村技術、人才、資本、市場、平臺等要素,與區域優勢相結合,整合國際國內創新創業資源,搭建線上虛擬服務平臺和線下實體服務空間,打造新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引領創新,服務創業,助力地方產業升級、人才戰略和經濟發展。
中關村協同創新共同體發展基金還將在承德設立子基金,以基金為紐帶,發揮金融聯動作用,為承德科技創新、高新技術企業及重大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共同促進承德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管委會與承德市政府早于2012年9月就簽署過戰略合作協議,一個時期以來,通過干部掛職交流、互訪對接、考察推介、項目引薦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創新合作并已取得明顯成效。
承德發揮區位、生態、氣候、水源、電力、地質等特色優勢,結合中關村創新資源、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品牌服務等突出優勢,共同加快發展大數據、節能環保、大健康產業,將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綠色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手段。
中關村管委會表示,此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創新合作邁上了新的臺階,是雙方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市、河北省兩地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承德市比較優勢,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有益嘗試。
此次“承德·中關村大數據產業合作暨項目簽約儀式”上,中關村200多家大數據企業齊聚一堂,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戴爾、浪潮、萬國數據、數??萍?、亞信、中興網信、神州數碼等國內外知名的大數據公司與承德簽署了協議,將在承德部署建設數據中心、區域總部等,投資總額預計達到220億元。
去年,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提出打造“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驅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生產要素在京津冀地區的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
以發展大數據產業為抓手,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發展模式。之后,北京市分別與天津市、河北省簽訂了《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合作協議》。協議明確提出,共同謀劃打造以“中關村數據研發服務–張家口、承德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
從環境和區位優勢來看,張家口和承德是距離北京最近的適宜大規模建設數據中心、發展數據儲存產業的區域。以承德市為例,承德市地處北寒溫帶,空氣優良,水源豐沛,年平均氣溫低于9℃,地質結構穩定,自然災害風險低,具有發展大數據基礎設施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
截至2015年6月底,承德市電力總裝機380萬千瓦,發電量61.18億千瓦時。清潔能源發電量占一半以上,電力價格按直供電方式計算,具有較強的能源優勢。承德處于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過渡地帶,擁有“一市連五省”的優越地理位置,構筑了以“一環九射”高速公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網絡。2017年京承高鐵開通后,將納入北京1小時生活圈,對高科技人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不過,雖然擁有大數據產業的良好環境和區位優勢,此前張家口、承德的大數據產業并未取得長足的發展。隨著此次協議的簽署,張家口、承德相繼在大數據產業發展上邁開步子,再加上此前已經分別具備一定研發基礎和裝備制造基礎的中關村和天津,“中關村數據研發服務–張家口、承德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由此初具雛形。
為了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承德市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大數據應用為導引,聚集大數據產業資源,全面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據信息安全體系、探索多元化投融資途徑、推動大數據產學研用結合、著力建設綠色數據中心。
在大數據產業發展上,承德市將重點實施“四大工程”:“一城六中心”建設工程,將在高新區規劃7000畝園區用地,重點打造承德高新區大數據產業城,建設大數據云中心、大數據人才培訓中心、大數據孵化中心、大數據產業研究中心、大數據評估與交易中心、大數據產業服務中心等“六個中心”。“四平臺一節點”工程,即建設大數據交易平臺、品牌推廣平臺、大數據企業融資平臺、大數據安全平臺,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建立互聯網通信骨干節點?!爸腔鄢鞘薪ㄔO”工程,將利用大數據促進城市智慧化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施政務辦公智慧化,實現民生服務智慧化?!按髷祿膫渲行慕ㄔO”工程,將使承德市大數據云中心成為面向全國服務于京津冀的大數據災備服務中心。
承德市為了吸引更多的云計算、大數據企業入駐,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土地、稅收、資金、人才、招商等方面給予優惠,向在承德落地的大數據企業傾斜。
此外,還專門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大數據產業鏈關鍵環節,引進和培育重點企業發展、產業化項目建設、創新能力提升、創業項目孵化、應用示范等。
中關村和承德在資源稟賦、功能布局等方面具有很強互補性,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可以說“一拍即合”。
8月初,承德市政府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環保產業合作及環境治理對接會上,發布了12個方面、119個環保項目,科凈源、嘉博文、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等一批中關村企業、聯盟,已與承德在尾礦處理、水處理、餐廚垃圾處理等方面開展合作,簽約近20項合作項目。
在大健康產業領域,承德基于氣候、生態、中藥材資源、產業基礎等多方面的獨特條件,將依托中關村原創能力強、產業層級高、研發資源要素雄厚的特點,開展智慧健康、智慧醫療、現代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生物醫藥、中藥研發等方面的合作。此外,借助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中關村設立技術審評分中心和行政許可辦事處、中關村企業在京津冀地區試點實施研產分離監管的創新政策,承德將積極爭取“原創”在中關村,生產在承德布局,打造承德中關村大健康產業基地。
在科技資源共享領域,中關村開放實驗室資源將全面對接承德科技創新需求,謀劃建設承德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中關村方面表示,承德市在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領域具有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優勢,中關村大健康、節能環??萍佳邪l優勢突出,兩地創新合作潛力巨大,可以通過創新強化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支持新興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在大區域形成創新驅動為根本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極。
此次深化合作,將整合中關村示范區科技、人才、智力、資本等資源和承德生態、區位、產業、空間資源,聚焦大數據、節能環保、大健康等重點產業領域,推動發展要素和創新資源跨區域加速流動,探討借助中關村示范區體制機制創新和高新技術支撐,實現承德生態保護、水源涵養與經濟轉型升級、綠色低碳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模式,雙方將探索建立穩定完善的共建共享機制,共同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轉型提質,對京津冀乃至全國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發揮引領示范作用。